发酵产沼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10060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酵产沼气装置,它涉及一种沼气生产装置。针对目前沼气生产装置受温度影响产量较低、维护清池不方便对废弃的秸秆适应性差的问题。无级变速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壳体的顶部与内支套转动连接,内支套固装在壳体内的底部,搅拌轴由上至下依次固装有桨式搅拌叶和锚式搅拌叶,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出气管连通,壳体的外部设有循环水套,循环水套的外部设有外保温层,循环水套上部设有水循环上口,循环水套下部设有水循环下口,壳体的内腔侧壁上由上至下设置多层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生产沼气。(*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沼气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沼气是指有机质,如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污泥等在厌氧环境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逐步分解和转化,最终生成的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成分约合占沼气体积的95 %,其中甲烷约占45 % -70 %。从生物能合理利用而言,先将生物质作为人类食物和牲畜饲料,而后将人、畜排泄物和作物秸秆等一起突入沼气池发酵,可以等到清洁油脂燃料和有机肥料,还可以进一步由此制取化工产品,达到合理利用其能量和肥料成分,使生物资源得到多次利用和综合利用。目前推广的水泥沼气池都存在着受温度影响较大、发酵产气效率低、维护清池不方便,冬季容易冻裂,进池的原料主要以畜禽粪便为主,对农村大量农作物废弃的秸秆适应性差,缺乏相应的菌群固定技术及控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产沼气装置,以解决目前沼气生产装置受温度影响产量较低、维护清池不方便对废弃的秸秆适应性差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置包括无级变速减速机、出气管、浆式搅拌叶、外保温层、搅拌轴、锚式搅拌叶、内支套、循环水套、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和壳体,无级变速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壳体的顶部与内支套转动连接,内支套固装在壳体内的底部,搅拌轴由上至下依次固装有浆式搅拌叶和锚式搅拌叶,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出气管连通,壳体的外部设有循环水套,循环水套的外部设有外保温层,循环水套上部设有水循环上口,循环水套下部设有水循环下口,壳体的内腔侧壁上由上至下设置多层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设有多层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为发酵菌种提供酸碱度及厌氧环境,实现菌群的富集固定,提高菌群的工作效率,循环水套内有循环热水加温、控温,使厌氧发酵在可控温度下进行,进而实现自动恒温控制,使原料发酵充分,提高发酵效率和产气率,保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2、本专利技术维护清理方便且适用于废弃的秸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包括无级变速减速机1、出气管3、浆式搅拌叶9、外保温层10、搅拌轴11、锚式搅拌叶12、内支套13、循环水套14、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20和壳体21,无级变速减速机1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1的一端传动连接,搅拌轴11的另一端穿过壳体21的顶部与内支套13转动连接,内支套13固装在壳体21内的底部,搅拌轴11由上至下依次固装有浆式搅拌叶9和锚式搅拌叶12,壳体21 的上部设有进料口 4,进料口 4与出气管3连通,壳体21的外部设有循环水套14,循环水套 14的外部设有外保温层10,循环水套14上部设有水循环上口 8,循环水套14下部设有水循环下口 18,壳体21的内腔侧壁上由上至下设置多层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20。壳体21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上部测温点7、中部测温点15和下部测温点16。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油封抗压密封圈2,无级变速减速机1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1连接位置处设有油封抗压密封圈2,此结构密封效果好。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装置还包括安全阀5和取样口 6,壳体21的顶部上设有安全阀5和取样口 6,当设备或管道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 安全阀5即自动开启泄压,保证罐体内部压力在规定数值以内,防止发生事故,取样口 6用于随时采集样品。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装置还包括多个支腿 17,壳体21的底部设有多个支腿17,此结构对壳体21支撑效果好。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工作原理系统运行时调整畜禽粪便固体浓度,一般固体含量为6% -10%,摩尔碳氮比控制在25-30 1,调整PH值后从进料口 4打入到壳体21内,封闭进料口 4。观测中部测温点15、下部测温点16所示温度,根据发酵所需温度,启动循环加热水套14控温(利用太阳能、其它能源对整个罐体进行控温)。每天早晚个各启动一次无级变速减速机1,每次五分钟,搅拌速度15转/分,用浆式搅拌叶9和锚式搅拌叶12进行破壳搅拌,实现半自动恒温控制发酵。同时高效产甲烷菌群固定在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20上,增大菌种与发酵物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产气效率。发酵罐产生的沼气经出气管3由净化装置净化后用储气袋储存备用。发酵采取半连续进料的方式,发酵一段时间以后发酵料液由出料口 19放出一部分,再由进料口 4重新补充发酵料液。权利要求1.一种发酵产沼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无级变速减速机(1)、出气管(3)、 浆式搅拌叶(9)、外保温层(10)、搅拌轴(11)、锚式搅拌叶(12)、内支套(13)、循环水套 (14)、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00)和壳体(21),无级变速减速机(1)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1) 的一端传动连接,搅拌轴(11)的另一端穿过壳体的顶部与内支套(1 转动连接,内支套(13)固装在壳体内的底部,搅拌轴(11)由上至下依次固装有浆式搅拌叶(9)和锚式搅拌叶(12),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 G),进料口(4)与出气管C3)连通,壳体 (21)的外部设有循环水套(14),循环水套(14)的外部设有外保温层(10),循环水套(14) 上部设有水循环上口(8),循环水套(14)下部设有水循环下口(18),壳体的内腔侧壁上由上至下设置多层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酵产沼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油封抗压密封圈 O),无级变速减速机(1)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1)连接位置处设有油封抗压密封圈O)。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发酵产沼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安全阀(5) 和取样口(6),壳体的顶部上设有安全阀( 和取样口(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发酵产沼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支腿(17), 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支腿(17)。专利摘要发酵产沼气装置,它涉及一种沼气生产装置。针对目前沼气生产装置受温度影响产量较低、维护清池不方便对废弃的秸秆适应性差的问题。无级变速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壳体的顶部与内支套转动连接,内支套固装在壳体内的底部,搅拌轴由上至下依次固装有桨式搅拌叶和锚式搅拌叶,壳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出气管连通,壳体的外部设有循环水套,循环水套的外部设有外保温层,循环水套上部设有水循环上口,循环水套下部设有水循环下口,壳体的内腔侧壁上由上至下设置多层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本技术用于生产沼气。文档编号C12M1/107GK202157072SQ201120295649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于洪久, 刘杰, 卞景阳, 孙彬, 左辛, 张楠, 李玉梅, 王大蔚, 王粟, 王麒, 裴占江, 郭炜, 高亚冰 申请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产沼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无级变速减速机(1)、出气管(3)、浆式搅拌叶(9)、外保温层(10)、搅拌轴(11)、锚式搅拌叶(12)、内支套(13)、循环水套(14)、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20)和壳体(21),无级变速减速机(1)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1)的一端传动连接,搅拌轴(11)的另一端穿过壳体(21)的顶部与内支套(13)转动连接,内支套(13)固装在壳体(21)内的底部,搅拌轴(11)由上至下依次固装有浆式搅拌叶(9)和锚式搅拌叶(12),壳体(21)的上部设有进料口(4),进料口(4)与出气管(3)连通,壳体(21)的外部设有循环水套(14),循环水套(14)的外部设有外保温层(10),循环水套(14)上部设有水循环上口(8),循环水套(14)下部设有水循环下口(18),壳体(21)的内腔侧壁上由上至下设置多层蛇形螺旋菌群固定床(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