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氧化氢萃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93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氧化氢的萃取塔,其特点是:沿塔高变化自下而上筛孔径依次逐渐增大,通过采取随塔高变化自下而上筛板筛孔径逐渐增大,在获得满意的萃取效率前提下,获得更大的通量,即使在筛板工作液层增厚的情况下,工作液仍能顺利通过筛板塔。(*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萃取塔,特别涉及一种过氧化氢的萃取塔。蒽醌法过氧化氢工艺包含工作液的氢化、氧化、过氧化氢的萃取及净化、工作液的后处理等几个工序。氧化工序得到的过氧化氢经萃取塔萃取后,萃余液经后处理后再返回氢化工序,在系统中循环使用。在相同的氢化效率条件下,工作液循环量决定了单一循环的过氧化氢产率,而工作液循环量则取决于萃取塔的通量。过氧化氢萃取是利用工作液比水轻,过氧化氢在工作液与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水自塔上部加入,经降液管在塔内形成连续相,工作液自塔下部进入萃取塔内,经筛板筛孔分散成小液滴上浮,直往塔顶去后续工序,萃取得到的过氧化氢溶液自塔底出塔,进入净化系统。国内蒽醌法过氧化氢萃取塔一般采用筛板萃取塔,塔板筛孔径为¢1.8~¢5.0,全塔筛孔孔径大小一致,塔板降液管长一般为板间距的50~60%。塔板数大多为50块左右。这种塔存在两个缺点一是没有考虑萃取塔内沿塔高变化自下而上两相比重差逐渐减小,工作液越往上浮,萃取推动力越小;二是塔板降液管过短,易造成返混。由于萃取塔塔板筛孔间距取决于两相物性,不能太小,再加上工程制造因素,塔板开孔面积有限,对相同直径的萃取塔其通量是有限的,遇上板下工作液增厚,容易发生液泛,无法正常生产,致使萃取之前各工序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工作液单一循环产率下降。生产实践中往往是在第40块筛板视镜处发现液泛,严重时自第30块塔板处即发生液泛。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过氧化氢萃取塔,它能减少工作液通过筛板筛孔的阻力,以获得更大的通量;同时,可避免板下工作液层增厚后,水相被切断,仍保持塔内连续相正常运行。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随塔高变化自下而上筛板孔径依次加大,加长筛板降液管,将降液管长加大至板间距的66~75%。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图4是本技术筛板的筛孔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2、图3、图4,将全塔塔板数分成数组,为便于工程制造,适宜分成2~5组,组内筛板筛孔孔径一致,沿塔高自下而上组间筛孔逐渐加大,图中1为¢2.5的筛板、2为降液管、3为¢2.4的筛板、4为¢2.3的筛板。实例1一直径¢2600的萃取塔,塔板数51,沿塔高自下而上第1-11块筛孔孔径¢2.3,第12-31块筛孔孔径为¢2.4,其余20块筛孔孔径¢2.5,降液管长为板间距的70%。采用本技术,在同样的氢化效率下,萃取过氧化氢浓度27.5%,萃余过氧化氢含量<0.2g/l,其正常通量为125m3/h,同时,不会发生液泛。权利要求1.一种过氧化氢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沿塔高变化自下而上筛孔径依次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过氧化氢萃取塔,其特征在于将塔板等分或分为2-5个组,组内筛板孔径相同,但组与组之间沿塔高变化自下而上筛孔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1所述过氧化氢萃取塔,其特征在于筛板降液管长为板间距的66-7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氧化氢的萃取塔,其特点是:沿塔高变化自下而上筛孔径依次逐渐增大,通过采取随塔高变化自下而上筛板筛孔径逐渐增大,在获得满意的萃取效率前提下,获得更大的通量,即使在筛板工作液层增厚的情况下,工作液仍能顺利通过筛板塔。文档编号B01D11/04GK2439311SQ0022527公开日2001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赵怀亮, 胡兴福 申请人: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氧化氢萃取塔,其特征在于:沿塔高变化自下而上筛孔径依次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怀亮胡兴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