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板的不锈钢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496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板的铁素体不锈钢材料,其具有以下组成:C:0.01-0.03wt%、Si:0.30-0.75wt%、Mn:0.30-0.60wt%、Cr:13.5-25.5wt%、N:0.03-0.06wt%、Co:0.50-0.90wt%、V:0.10-0.25wt%,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不锈钢材料,观察其金相组织,晶粒细小且均匀对提高材料的耐蚀性有好处;并且其组织中没有发现大量存在电化学腐蚀的异质相,大大减轻了晶间腐蚀发生的倾向,发生点蚀的几率也很小,其抗拉强度大于450MPa;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不锈钢材料耐热性能良好,在中高温环境中能够保持很高的强度,而且其加工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材料,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用于换热器板的不锈钢材料,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并且其可加工性能良好。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换热器、热管等用不锈钢材料含有较高的铬含量,该钢在高温下被氧化,在它们表面形成一层薄的氧化膜,它非常致密而且稳定,从而防止了氧的深透扩散和钢表面的继续氧化。热交换器、换热器、热管等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含有较高含量的铬和镍,铬和镍原子尺寸与铁原子尺寸有差异,高含量的铬和镍使晶格发生畸变,组织得到强化,并有较高的再结晶温度,使钢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另一方面,在诸多换热器产品和设备中,都使用海水形式的含氯化物液体作为冷却介质用于冷却目的。由于因氯化物产生的极高腐蚀环境,在这些换热器中使用氯化物液体对使用的材料提出了高的要求。晶间腐蚀构成了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液的板式换热器中的主要问题,因为可能无法避免这样的情况换热器相邻板之间连接界面的所处位置使得海水会到达相邻板之间由此形成的裂隙或接缝处,并且它们还位于冷却液具有相对高温的位置处,这也是危险的。板式换热器中的晶间腐蚀问题可以通过将所述板彼此焊接并通过密封使它们彼此连接来缓解, 但通过这些措施并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板的铁素体不锈钢材料,其具有以下组成:C:0.01-0.03 wt%、Si:0.30-0.75 wt%、Mn:0.30-0.60 wt%、Cr:13.5-25.5 wt%、N:0.03-0.06 wt%、Co:0.50-0.90 wt%、V:0.10-0.25 wt%, 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得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方暨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