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并联双压缩机船用空调冷热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654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5:35
一种整体式并联双压缩机船用空调冷热水机组,包括一个板式换热器、两个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和冷热水系统。板式换热器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制冷剂通道和一个冷热水通道,每个制冷剂通道分别并联连接一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套管式换热器、节流膨胀阀、双向过滤器、板式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压缩机,依次由铜管连接成闭合回路;所述的冷热水系统,进水端经不锈钢管依次与进水过滤器、膨胀罐、冷热水循环泵、不锈钢板式换热器、出水压力表与循环水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并联式制冷剂热泵循环和自带冷热水系统,但机组运行能耗低,结构紧凑、空调系统总体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性能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式并联双压缩机船用空调冷热水机组,是一种船舶上使用的小型空调冷热水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船舶船舱内特别是游艇的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小型船用空调机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现有船用空调主要利用江河水和海水作冷热源,采用热泵技术进行夏季制冷和冬季供热。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船舶的航行效率,要求所有的船舶设备包括船用空调机组结构必须紧凑,外形尺寸特别是占地面积越小越好、安装要简单、使用要方便、性能要可靠。另外一方面船用空调采用船上发电机组供电,要求启动电流小,同时要求空调机组水温控制波动不能太大,以免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而目前船上安装的小型空调冷热水机组基本采用陆上的方法,冷热·水系统与机组分离,结构不够紧凑。总体尺寸较大;另外采用一台大容量的压缩机,启动电流大,水温主要依靠一台压缩机开停控制,对小的水系统,水温波动较大,引起船舱室内温度和湿度变化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整体式并联双压缩机船用空调冷热水机组,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弊端,解决机组结构不紧凑、空调系统占地面积大、机组启动电流大、水温控制容易波动、现场使用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出的采用两个制冷剂热泵循环并联,采用一台板式换热器和两台套管式换热器进行制冷或制热。同时空调冷热水机组自带冷热水循环水泵、膨胀罐、水泵进水过滤器和出水压力表;以及冷热水循环水泵采用不锈钢软管连接,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水温稳定,不仅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而且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整体式并联双压缩机船用空调冷热水机组,包括一个板式换热器、两个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和冷热水系统、机组外框架;机组外框架内置电控箱、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和冷热水系统;机组外框架底部通过安装板固接不锈钢水盘;所述的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套管式换热器、节流膨胀阀、双向过滤器、板式换热器组成;所述的冷热水系统由冷热水循环泵、膨胀罐、进水过滤器、出水压力表组成;A)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制冷剂通道和一个冷热水通道,每个制冷剂通道分别设置有制冷剂进、出口,两个制冷剂通道分别通过各自的制冷剂进、出口,并联连接一制冷剂循环系统;B)所述的两个并联连接的制冷剂循环系统,每个制冷剂循环系统分别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套管式换热器、节流膨胀阀、双向过滤器、板式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压缩机,依次由铜管连接成闭合回路;C)所述的冷热水系统,循环水进水经不锈钢管依次与进水过滤器、膨胀罐、冷热水循环泵、不锈钢板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不锈钢板式换热器的出水口、出水压力表与循环水出口连接;D)所述的两个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和一个冷热水系统均由一台电控箱控制,电控箱与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的二台压缩机和二只四通换向阀、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通过电线连接控制启停。 所述的压缩机采用减震橡胶脚固定在机组底部不锈钢水盘的安装板上。所述的套管式换热器为方形盘管套在每一台压缩机外围,并固定在机组外框架上。所述的套管式换热器,内管采用防腐蚀的镍铜管,外管采用精密无缝钢管。所述的冷热水循环泵的进、出口采用不锈钢软管连接。所述的机组底部的不锈钢水盘两侧上设置有两根排水管。所述的电控箱,根据出水温度自动调节是否开启一台压缩机制冷剂热泵循环还是二台压缩机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船用空调冷热水机组采用两个并联式制冷剂热泵循环和自带冷热水系统,这样,制冷量和制热量可以进行二级调节,冷热水温度控制波动小、机组启动电流也小,运行能耗低,可以降低船用发电机组配置容量,而且机组自带冷热水系统,结构紧凑、空调系统总体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机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I、压缩机,2、四通换向阀,3、套管式换热器,4、节流膨胀阀,5、双向过滤器,6、板式换热器,7、进水过滤器,8、膨胀罐,9、冷热水循环泵,10、出水压力表,11、不锈钢软管,12、减震橡胶脚,13、不锈钢水盘,14、排水管,15、机组外框架,16、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整体式并联双压缩机船用空调冷热水机组,如图I、图2所示,机组外框架15内置电控箱16、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和冷热水系统;机组外框架底部通过安装板固接不锈钢水盘13 ;所述的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由压缩机I、四通换向阀2、套管式换热器3、节流膨胀阀4、双向过滤器5、板式换热器6组成;所述的冷热水系统由冷热水循环泵9、膨胀罐8、进水过滤器7、出水压力表10组成;A)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制冷剂通道和一个冷热水通道,每个制冷剂通道分别设置有制冷剂进、出口,两个制冷剂通道分别通过各自的制冷剂进、出口,并联连接一制冷剂循环系统;B)所述的两个并联连接的制冷剂循环系统,每个制冷剂循环系统分别由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套管式换热器3、节流膨胀阀4、双向过滤器5、板式换热器6、四通换向阀2、压缩机1,依次由铜管连接成闭合回路;C)所述的冷热水系统,循环水进水经不锈钢管依次与进水过滤器7、膨胀罐8、冷热水循环泵9、不锈钢板式换热器6的进水口、不锈钢板式换热器6的出水口、出水压力表10与循环水出口连接;D)所述的两个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和一个冷热水系统均由一台电控箱16控制,电控箱16与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的二台压缩机I和二只四通换向阀2、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9通过电线连接控制启停。压缩机I采用减震橡胶脚12固定在机组底部不锈钢水盘13的安装板上;套管式换热器3为方形盘管,套在每一台压缩机I的外围,并固定在机组外框架上;套管式换热器3,内管采用防腐蚀的镍铜管,外管采用精密无缝钢管;所述的冷热水循环泵的进、出口采用不锈钢软管11连接。不锈钢水盘13两侧上设置有两根排水管14。本技术的空调机组具有制冷、制热两种功能。制冷水时,制冷剂经压缩机I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四通换向阀2后进入套管式换热器3,海水(或江河水)经外接水泵送至套管式换热器3,对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冷却使其冷凝成为高压液体,高压制冷液经过节流膨胀阀4降压后成为气液两相流经过双向过滤器5进入板式换热器6,与冷热水系统送来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循环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被送到船舶室内冷却空气,制冷剂吸收循环水中的热量后蒸发成为低压气体,最后经四通换向阀3后被吸入压缩机1,如此完成了一个制冷剂的制冷循环,两个并联制冷剂制冷循环完全相同。制热水时,制冷剂经压缩机I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四通换向阀2后进入板式换热器6,与冷热水系统送来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循环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被送到船舶室内加热空气,同时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被冷凝成为高压液体,高压制冷液经双向过滤器5和节流膨胀阀降压后成为气液两相流进入套管式换热器3,海水(或江河水)经外接水泵送至套管式换热器3对其放出热量返回至大海(或江河)中,制冷剂吸收热量后蒸发成为低压气体,最后经四通换向阀3后重新被吸入压缩机I。如此完成了一个制冷剂的制热循环,两个并联制冷剂制热循环完全相同。从船舶室内换热器来的循环水回到本机组冷热水系统,经过进水过滤器7过滤水中的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并联双压缩机船用空调冷热水机组,包括一个板式换热器、两个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和冷热水系统、机组外框架;机组外框架内置电控箱、两个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和冷热水系统;机组外框架底部通过安装板固接不锈钢水盘;所述的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套管式换热器、节流膨胀阀、双向过滤器、板式换热器组成;所述的冷热水系统由冷热水循环泵、膨胀罐、进水过滤器、出水压力表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制冷剂通道和一个冷热水通道,每个制冷剂通道分别设置有制冷剂进、出口,两个制冷剂通道分别通过各自的制冷剂进、出口,并联连接一制冷剂循环系统;B)所述的两个并联连接的制冷剂循环系统,每个制冷剂循环系统分别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套管式换热器、节流膨胀阀、双向过滤器、板式换热器、四通换向阀、压缩机,依次由铜管连接成闭合回路;C)所述的冷热水系统,循环水进水经不锈钢管依次与进水过滤器、膨胀罐、冷热水循环泵、不锈钢板式换热器的进水口、不锈钢板式换热器的出水口、出水压力表与循环水出口连接;D)所述的两个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和一个冷热水系统均由一台电控箱控制,电控箱与制冷剂热泵循环系统的二台压缩机和二只四通换向阀、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通过电线连接控制启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星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