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镀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04224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电镀或化学镀中使用渗透膜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电镀或化学镀零部件的表面强化、装饰与修复,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1)基材表面进行喷砂或抛光、除油、浸蚀与弱浸蚀处理;(2)采用喷涂或滚涂的方法使强化相颗粒在渗透膜表面的分布密度增加0~90%,然后将渗透膜放置在基材表面;(3)在配制好镀液的镀槽中进行渗透镀;(4)重复步骤(2)-(3),直到涂层达到所要求的厚度;否则,工作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复合涂层与基材结合强度高,不易剥落,且强化相颗粒沿镀层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最外层含量高达90vol.%;(2)复合涂层表面硬度可达55-80HRC,耐盐雾试验达30-12000小时,在高温1100℃时连续工作达4000小时;(3)表面平整、光亮,无需再加工与抛光处理;(4)工件尺寸、形状不受限制,且渗透镀的过程中不变形,可以修复磨损和加工失误的工件,若采用渗透化学镀还可加工较深的盲孔和形状复杂的内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复合涂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基材表面沉积具有全新性能的涂层。由于组成复合涂层的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补充与协调, 使复合涂层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工况要求。因此,复合涂层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冶金、化工与电力等易磨损与易腐蚀的关键零部件的表面强化与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复合涂层的方法主要有电镀、火焰喷涂、电弧焊与激光熔覆等。其中,电镀虽然工艺成熟、操作方便,但是强化相颗粒在涂层内分布不均勻且含量偏低,与基体的结合力较差,易剥落。火焰喷涂加热时间长,导致强化相颗粒烧损严重,耐磨性能较低,而且表面粗糙,孔隙率高。电弧焊的热源输入功率较大,不但使强化相颗粒发生大量的烧损,导致涂层的硬度与耐磨性降低,而且易使涂层的稀释率与基材的热影响区变大,导致基材发生严重的变形。激光具有能量密度高的优点,采用激光熔覆可以制备与基材呈冶金结合的复合涂层。但是,激光熔覆快速加热与快速凝固的特点,使制备的复合涂层易产生裂纹。基于此,在设定的距离内通过连续地或不间断地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圣丰戴晓琴刘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