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以及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9162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包括集装箱房体,该集装箱房体的前、后端壁上设有用于进入集装箱房体内的门(13),并且该集装箱房体的前、后端分别设有阳台,该阳台与集装箱房体形成为一体,每个阳台的左、右侧分别设有用于进出该阳台的出入口,所述集装箱房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管道井(15)。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由上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组装而成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及其构成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结构科学合理,既保持了原有集装箱居住房屋的构造,确保了集装箱化房屋的基本强度,又在目前集装箱房屋基础上完善了产品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并适应了工业化的生产的需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组装的集装箱式居住房屋,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以及由该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组装而成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
技术介绍
集装箱式居住房屋(即集装箱活动房)作为临时性建筑在众多工程建设现场配套使用,与此同时,随着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活动房的安全性、舒适性逐渐改善,活动房的使用理念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使用率大为提高。现在轻型钢结构组合房屋用的越来越多,但是其使用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具体地,现有集装箱居住房屋的组合过道一般放在箱体中间,这样箱体组合的时候,在过道处需增加附件连接,这导致漏水的现象时常发生;阳台一般采用与箱体分开独立的设计,到目的地后组装的方式,这样大大增加了现场组装的工作量;管道井一般采用内置的方式,这往往存在漏水的现象;此外,箱体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或角件孔内螺栓连接的方式,不便于操作。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居住房屋,尤其是该集装箱式模块化居住房屋的组装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该集装箱式房屋单元能够确保居住房屋的质量,并且方便客户组装使用,使得通过该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组装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使用性能有效改善,质量显著提高。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由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组装而成的所述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包括集装箱房体,该集装箱房体的前、后端壁上设有用于进入所述集装箱房体内的门,并且该集装箱房体的前、后端分别设有阳台,该阳台与所述集装箱房体形成为一体,每个所述阳台的左、右侧分别设有用于进出该阳台的出入口,所述集装箱房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管道井。选择地,所述阳台的宽度与所述集装箱房体的宽度相同。具体地,所述集装箱房体由两侧的上侧梁、两侧的下侧梁以及四角的过道立柱形成支撑框架,该支承框架上安装外侧板、外端板、外顶板和地板以形成箱形房体。优选地,两侧的所述上侧梁和下侧梁分别伸出所述集装箱房体的前、后端,其中两侧的所述上侧梁的端部之间固定有门楣,两侧的所述下侧梁的端部之间固定有门槛,所述上侧梁和下侧梁的端部之间固定有角柱,并且所述上侧梁、门楣和角柱以及所述下侧梁、门槛和角柱在各自交汇连接位置分别固定有角件,以形成阳台框架,该阳台框架的顶部具有伸出所述集装箱房体前、后端的所述外顶板,底部固定有过道地板,并且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固定护栏,从而形成所述阳台。优选地,所述门楣为矩形管,该矩形管的两端部的上表面分别焊接有截面呈“]”形的]形连接件,该]形连接件的槽口定位为背向所述集装箱房体,所述门槛为槽钢,该槽钢的槽口定位为背向所述集装箱房体。具体地,所述管道井包括水路管道井及电路管道井,每个所述管道井设有围板和管道井门。在上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基础上,本技术提供如下一种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该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包括至少一层,每层包括至少一组根据本技术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每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包括两个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其中每层的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依次连接,并且每层的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阳台依次邻接,以形成走廊过道。优选地,每组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中的两个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管道井的位置相对并邻接。优选地,该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包括上、下层,其中上层的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与下层对应的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连接。此外,本技术还提供如下一种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包括上、下层,其特征是, 每层包括至少一组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每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包括两个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其中每层的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依次连接, 并且每层的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阳台依次邻接,以形成走廊过道,每个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上的角件通过角件连接件固定连接到相邻的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角件上,所述角件连接件上具有用于定位所述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上、下凸缘,所述门槛、所述角件连接件及所述门楣上的]形连接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中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及其构成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结构科学合理,既保持了原有集装箱居住房屋的构造,确保了集装箱化房屋的基本强度,又在目前集装箱房屋基础上完善了产品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并适应了工业化的生产的需要。本技术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以及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工业化的特点、便于运输、便于组装,其将走廊过道设置在集装箱房体的两端,保证无水能进入到集装箱房体内;将兼作走廊过道的阳台与集装箱房体设计成一整体, 解决了客户回去需要重新组装所带来的不便;将管道井设置在集装箱房体的外部,避免水的渗入;同时,在优选方式下,将相邻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之间的连接设计成开放式,方便了客户的组装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俯视图,其中为了清楚显示该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内部布置结构,该图去除了该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顶盖;图2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从左侧壁一侧观察的左侧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从右侧壁一侧观察的右侧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从前端或后端观察的视图,其中该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前端和后端带有阳台;图5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从前端或后端观察的视图,其中未显示该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前端和后端的阳台;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俯视图,其中显示了该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顶盖;图7是通过图1所示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组装而成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的俯视图,其中为清楚显示该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的内部布置结构,省略了上层各个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顶盖;图8是图7所示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从左侧观察的左侧正视图;图9是图7所示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从右侧观察的右侧正视图;图10是图7所示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从前端或后端观察的视图,其中各个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前端和后端带有阳台;图11是图7所示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从前端或后端观察的视图,其中省略了各个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前端和后端的阳台;图12是通过图1所示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组装而成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的俯视图,其中显示了上层各个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的顶盖;图13是图8中M位置处的连接点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是图10中N位置处的连接点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角件;2角柱;3门楣;4门槛;5上侧梁;6下侧梁;7外侧板;8外端板;9 外顶板;10地板;11过道立柱;12窗户;13门;14内部装饰;15管道井;16护栏;17过道地板;18围板;19管道井门;20防雨透气帽;21角件连接件;22螺栓;23 ]形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集装箱式房屋单元以及由该集装箱式房屋单元组装而成的模块化群楼居住房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包括集装箱房体,其中,该集装箱房体的前、后端壁上设有用于进入所述集装箱房体内的门13,并且该集装箱房体的前、 端分别设有阳台,该阳台与所述集装箱房体形成为一体,每个所述阳台的左、右侧分别设有用于进出该阳台的出入口,所述集装箱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装箱式房屋单元,包括集装箱房体,其特征是,该集装箱房体的前、后端壁上设有用于进入所述集装箱房体内的门(13),并且该集装箱房体的前、后端分别设有阳台,该阳台与所述集装箱房体形成为一体,每个所述阳台的左、右侧分别设有用于进出该阳台的出入口,所述集装箱房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管道井(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同刘华存曹智昌严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