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宏升专利>正文

一种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5883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加工设备。控制室位于恒温室的顶部;恒温室内两侧设置具有通孔的隔板,隔板与恒温室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控制室相通的保温层,恒温室的正面开设门扇,恒温室中安装有衣物架;远红外线放射源安装在保温层中;风机和加热器安装在控制室中并通过电源开关与工作电源连接,电源开关、温控器和定时器安装在控制室的面板上,温控器的检测端安装在恒温室中,温控器与加热器,定时器与加热器和风机相连。此设备方便生产出远红外线贴身衣物,并且降低制造成本。加工出来的贴身衣物,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测试表明,远红外线法向发射率为0.886,高于标准要求即≥0.80,为合格的远红外线能量产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贴身衣物加工的
,特别是与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加工设备有关。
技术介绍
远红外线是一种能够深入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射线。它无形又奇异,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渗入体内后,会引起人体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酵素生成,达到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功效,故有“生命光波”之称。目前,已经有很多远红外线贴身衣物面市,比如远红外线内衣、远红外线内裤、远红外线塑身衣、远红外线文胸和远红外线收腹带等。这些远红外线产品大多是在原材料中添加了能够产生大量远红外线的粉末(如陶瓷粉),主要的功能是促进身体不同部位的血液循环,预防酸痛不适,消除疲劳,以及预防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炎、腰痛和手脚麻痹等。但是,现有技术仍存在如下不足首先,这样生产出来的贴身衣物成本高,致使产品的价格居主不下,难于得到推广普及运用;其次,对于普通的贴身衣物而言,因为原料中不具有远红外线粉末,已经加工完毕又不能再加入远红外线粉末,所以也就无法再增加远红外线能量。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缺陷深入研究,开发出一种专门加工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设备,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加工设备,以方便生产出能够产生远红外线的贴身衣物,并且降低制造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加工设备,包括控制室、远红外线放射源、加热器、风机、 电源开关、恒温室、温控器和定时器;控制室位于恒温室的顶部;恒温室内两侧设置具有通孔的隔板,隔板与恒温室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控制室相通的保温层,恒温室的正面开设门扇, 恒温室中安装有衣物架;远红外线放射源安装在保温层中;风机和加热器安装在控制室中,电源开关、温控器和定时器安装在控制室的面板上,加热器和风机通过电源开关与工作电源连接,温控器的检测端安装在恒温室中,温控器与加热器相连并控制加热与否,定时器与加热器和风机相连并控制加热器和风机的通断电时间即加热时间和通风时间。所述衣物架为可旋转式挂钩架。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过热保护器,安装在控制室的面板上,过热保护器与加热器相连并在温度过高时控制加热器紧急断电。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结构简单,用于远红外线贴身衣物加工时,将待加工贴身衣物放在恒温室中的衣物架上,打开电源开关,由温控器和定时器控制加热器和风机开始工作,风机将热风吹进保温层,对远红外线放射源加热,使远红外线放射源通过热效应产生大量远红外线,并由风机鼓风,将远红外线随热风一起通过隔板的通孔输送到恒温室, 使挂置的待加工贴身衣物充分吸收外来的远红外线,从而制成能够释放远红外线能量的贴身衣物。采用温控器根据恒温室的温度来控制加热与否,可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蕾丝花边、莱卡等弹性纤维、海绵衬垫、定型钢丝等对高温敏感部件的性能和使用效果,更适合将普通女性内衣、内裤、塑身衣、文胸和收腹带等制成相应的远红外线产品。采用定时器控制加热时间和通风时间,可分别控制加热器的开关和风机的开关, 如预设加热器的开机时间和通电长短,延时开关风机有效利用远红外线能量,避免浪费。当开启电源对远红外线放射源加热时,由于产生大量远红外线需要时间,因此可延迟开风机时间;当关闭电源停止加热远红外线放射源时,恒温室内仍会有大量远红外线,因此可延迟关风机时间。采用可旋转挂钩架,可悬挂更多的贴身衣物进行加工,同时可旋转挂钩架会由于风机产生的气流而转动,从而使待加工贴身衣物进一步充分均勻地吸收外来的远红外线。本技术加工远红外线贴身衣物时,没有额外加入陶瓷粉末或竹碳纤维等任何粉料,保留贴身衣物原有的配方,工艺更简单,制造成本低,增加了贴身衣物的保健功能。本技术加工出来的贴身衣物,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测试表明, 远红外线法向发射率为0. 886,高于标准要求O 0. 80),为合格的远红外线能量产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控制室1远红外线放射源2加热器3风机4电源开关5恒温室6隔板61通孔62保温层63门扇64衣物架65温控器7检测端71定时器8过热保护器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一种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加工设备,包括控制室1、远红外线放射源2、加热器3、 风机4、电源开关5、恒温室6、温控器7和定时器8。其中,控制室1位于恒温室6的顶部。恒温室6内两侧设置具有通孔62的隔板61,隔板61与恒温室6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控制室1相通的保温层63,恒温室6的正面开设门扇64,恒温室6中安装有衣物架65。 衣物架65可以是多层可旋转挂钩架(可由转盘等带动旋转),以方便吊挂贴身衣物。远红外线放射源2安装在保温层63中。远红外线放射源2可以选择高远红外线辐射材料MgO、A1203、TiO2, SiO2, Fe2O3和CaO复合而成的陶瓷,各组分的含量依所要达到的放射能量而定。风机4和加热器3 (图中用虚线表示)安装在控制室1中,电源开关5、温控器7和定时器8安装在控制室1的面板上。加热器3和风机4通过电源开关5与工作电源连接。 温控器7的检测端71安装在恒温室6中,温控器7与加热器3相连,并根据检测端71的信息控制加热与否。定时器8与加热器3和风机4相连,并控制加热器3和风机4的通断电时间即加热时间和通风时间。为了安全起见,本技术还包括过热保护器9,安装在控制室1的面板上,过热保护器9也与加热器3相连,并在温度过高时控制加热器3紧急断电。整个设备应尽量密闭,以防止远红外线能量外泄,提高远红外线能量的利用率。本技术运用于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加工时,打开恒温室6的门扇64,将待加工衣物吊挂在恒温室6中的衣物架65上,再关闭恒温室6的门扇64,然后打开电源开关5, 由温控器7和定时器8控制加热器3和风机4开始工作。当检测端71温度达到设定值时 (如60°C ),由温控器7控制加热器3停止继续加热升温而保持此温度。风机4将热风吹进保温层63,对远红外线放射源2加热,使远红外线放射源2通过热效应产生大量远红外线, 同时,定时器8开始计时,在保温状态下,通过风机4鼓风,将远红外线随热风一起通过隔板 61的通孔62输送到恒温室6中,待加工贴身衣物在一定时间(1小时左右)内充分吸收远红外线,即制成远红外线能量贴身衣物。本技术加工出来的贴身衣物,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测试表明,远红外线法向发射率为0. 886,明显高于标准要求O 0. 80,检验技术依据参照CAS 115-2005),因此,本技术生产出来的贴身衣物为合格的远红外线能量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室、远红外线放射源、加热器、风机、电源开关、恒温室、温控器和定时器;控制室位于恒温室的顶部;恒温室内两侧设置具有通孔的隔板,隔板与恒温室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控制室相通的保温层,恒温室的正面开设门扇,恒温室中安装有衣物架;远红外线放射源安装在保温层中;风机和加热器安装在控制室中,电源开关、温控器和定时器安装在控制室的面板上,加热器和风机通过电源开关与工作电源连接,温控器的检测端安装在恒温室中,温控器与加热器相连并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红外线贴身衣物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室、远红外线放射源、加热器、风机、电源开关、恒温室、温控器和定时器;控制室位于恒温室的顶部;恒温室内两侧设置具有通孔的隔板,隔板与恒温室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控制室相通的保温层,恒温室的正面开设门扇,恒温室中安装有衣物架;远红外线放射源安装在保温层中;风机和加热器安装在控制室中,电源开关、温控器和定时器安装在控制室的面板上,加热器和风机通过电源开关与工作电源连接,温控器的检测端安装在恒温室中,温控器与加热器相连并控制加热与否,定时器与加热器和风机相连并控制加热器和风机的通断电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宏升
申请(专利权)人:蔡宏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