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的液体种菌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94706 阅读:5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蘑菇子实体的大规模商业生产中廉价且有效的液体种菌生产方法、以及使用该液体种菌的蘑菇子实体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蘑菇的液体种菌的生产方法,其为用于生产蘑菇子实体的蘑菇液体种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植物油的液体培养基中,通过使用气泡搅拌培养基来进行液体深部培养。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蘑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瓶栽中,使用菌座进一步提高了的菌床栽培用培养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幅缩短种菌生产时间,另外,可以避免使用固体种菌的蘑菇子实体生产时的生产不均匀性的风险,并且可以稳定地生产优良的蘑菇子实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生产蘑菇子实体的蘑菇液体种菌的生产方法、以及使用该液体种菌生产蘑菇子实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开发了蘑菇的人工栽培技术,从而提供各种蘑菇子实体(占地菇、荷叶菇、真姬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等)。通常,这样对蘑菇进行人工栽培通过将蘑菇的种菌接种于碎块木或固体培养基中,经由培养、生长等工序,收获子实体。蘑菇的种菌包括使用锯屑等培养基的固体种菌和使用液体培养基的液体种菌。近年来,在蘑菇的人工栽培中正在推进机械化,例如,在大型设备的工厂系统中实施等。但是,为了商业上大量且稳定地生产蘑菇子实体,需要大量培养所使用的种菌。目前,从蘑菇的种菌保存性良好且可容易运输等理由考虑,可以使用固体种菌;但是从易于避免蘑菇子实体生产时的生产差异(其起因于固体种菌的批次差异)的风险、或有害菌·害虫对设备的严重污染(其起因于接种固体种菌时溢出的种菌所引起的瓶或集装箱的污染)等问题、能够大幅缩短种菌的生产时间、且易于扩大规模等方面考虑,液体种菌被认为是有利的,其使用正在增加。作为用于大量培养液体种菌的方法,对液体深部培养法(其为用于从菌丝体得到有用成分的大量培养方法)进行研究,为了严格地控制培养条件等,通用的是利用进行机械搅拌、通气、温度管理的小型发酵罐来通气搅拌的方法 (例如,非专利文献1)。但是,为了以商业规模生产蘑菇子实体,需要设置大容量的包含小型发酵罐的高价且大规模的培养设备。醌酵協会誌,第M卷,第7期,第四3_304页,1966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蘑菇子实体的大规模商业生产中廉价且有效地生产液体种菌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液体种菌生产蘑菇子实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对大量生产用于大规模商业生产的蘑菇液体种菌的方法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令人惊奇的是,在搅拌中使用气泡的液体深部培养(无动力搅拌鼓气泡)意外地也对用于生产蘑菇子实体的液体种菌的生产有用。另外发现,在该培养中,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含有低浓度的植物油,从而可以在具有蘑菇子实体形成能力的状态下有效且稳定地大量生产菌丝体。进而,通过进一步提高迄今为止在固体种菌中使用的菌床栽培用培养基的菌座,且使菌座表面均勻地平面化,从而可以进行更稳定的菌循环(菌廻),可以有效地进行由搔菌(菌+爸)所引起的发生诱导,与使用固体种菌的情况相比,可以生产优良的蘑菇子实体,该蘑菇子实体均勻且商品价值高,而该生产方法包含种菌生产时间在内的时间短,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概述如下 一种,其为用于生产蘑菇子实体的蘑菇液体种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植物油的液体培养基中,通过使用气泡搅拌培养基来对蘑菇的菌丝体进行液体深部培养;如所述的生产方法,其中,基本上仅使用气泡来搅拌培养基;如或所述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油为选自色拉油、米糠油、菜籽油、红花油、玉米油、橄榄油、芝麻油、大豆油及棉籽油中的1种或多种;如 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培养基中的植物油浓度为 0. 001 0. 1 体积 % ; 一种蘑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通过 W]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所得到的蘑菇液体种菌;如所述的蘑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其为瓶栽法;如或所述的蘑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菌座提高了的菌床栽培用培养基。如所述的蘑菇子实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菌座表面均勻平面化了的菌床栽培用培养基。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用于蘑菇子实体的大规模商业生产的、在短时间内廉价地大量生产蘑菇液体种菌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提供一种使用该液体种菌生产蘑菇子实体的方法。附图说明是示出用于本专利技术生产方法的栽培瓶中菌座提高了的菌床栽培用培养基的菌座位置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能够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蘑菇”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列举荷叶菇、占地菇、真姬菇、平菇、香菇、金针菇、滑菇、平菇、舞茸、杏鲍菇、姬松茸、鲍鱼菇、黑耳平菇等食用蘑菇。 作为这些蘑菇的菌株,只要是可作为液体种菌进行培养且可生产子实体的菌株即可,可以为市售的菌株,也可以为来自野生子实体的组织分离株,还可以为通过筛选、杂交、细胞融合、基因重组等方法进行育种而得到的菌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举出荷叶菇(Lyophyllum decastes)。作为荷叶菇,可以例示公知的菌株,例如,Lyophyllum decastes K-3303 株(FERM BP-4347)、Lyophyllum decastes K-3304 株(FERM BP-4348)、 Lyophyllum decastes K-3305 株(FERM BP-4349) > Lyophyllum decastes F-623 株(FERM P-13165)、Lyophyllum decastes F-1154 株(FERM P-13166)、Lyophyllum decastes F-1488株(FERM P-13167)及适于生产子实体的这些菌株的突变株等。另夕卜,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本占地菇(Lyophyllum shimeji)的菌株的实例, 可以例示LyophylIum shimeji La 01-27 (FERM BP—10960)、Lyophyllum shimeji La 01-20 (FERM BP-10959)、Lyophyllum shimeji LaO 1-37 (FERM P-17456)、Lyophyllum shimeji La 01-45 (FERM P-17457)、Lyophyllum shimeji La 01-46 (FERM P-17458)及适于生产子实体的这些菌株的突变株等。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真姬菇的菌株,有表示为榆生离褶伞(Lyophyllum ulmarium)的菌株、表示为Hypsizygus marmoreus的菌株等,例如可以例示Lyophyllum ulmarium M-8171(FERM BP-1415) > Lyophyllum ulmarium K-0259(FERM P—12981)、 Lyophyllum ulmarium Lul-172 株(FERM BP-8354)、Lyophyllum ulmarium Lul-173 株 (FERM BP-8355)、LyophylIum ulmarium Lul-174株(FERM BP-8356)、LyophylIum ulmarium Lul-181^ (FERM BP-8357) >Hypsizygus marmoreus K-4975 (FERM BP-11321) >Hypsizygus marmoreus K-4979(FERM BP-11322)、Hypsizygus marmoreus K-4980(FERM BP-11323)、 Hypsizygus marmoreus K_4981(FERM BP-11324)及适于生产子实体的这些菌株的突变株寸。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黑耳平菇的菌株,可以例示=Pleurotus cystidiosus subsp. abalonus K-4986(FERM P-22064)、Pleurotus cysti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蘑菇的液体种菌的生产方法,其为用于生产蘑菇子实体的液体种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植物油的液体培养基中,通过使用气泡搅拌培养基来对蘑菇的菌丝体进行液体深部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元勇二大岛健一喜多昭彦日下部克彦
申请(专利权)人: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