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447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和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保护线路板、端盖和胶片;端盖固定连接于电芯端面上,端盖上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设有支撑筋位,保护线路板位于支撑筋位上;胶片位于端盖顶部,用于将保护线路板封装于端盖的通孔内;电芯上引出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保护线路板上设有作为电输入端的第一电输入端和第二电输入端,及作为电输出端的金手指;电芯的第一电极与保护线路板的第一电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极与保护线路板的第二电输入端电连接;胶片上设有与保护线路板的金手指对应的电极输出窗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可通过胶片的厚度来实现不同的金手指深度,有效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卷绕或叠置成极芯后,将极芯放入电池壳体和盖板形成的空腔内,内部注入电解液经封口化成等步骤后即得,但实际上,还需要进行包装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安全的电池。例如,需要在电池端部安装保护线路板才能用于给负载供电,防止电池的过充、过放、短路、滥用,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电池在与用电器连接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用电器的接口端子其形状与尺寸均不同,因此对电池的簧片深度要求也就不一样。例如现有技术中电池簧片的深度要求有0. 1-0. 6mm,因此保护线路板上的金手指深度小于0. 4mm时则需要在保护线路板上贴五金簧片或五金注塑端子,以增加金手指的深度。而贴五金簧片或五金注塑端子均需要新开模具,其物流成本投入也相应增加,导致电池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存在的金手指深度较小从而需要贴五金簧片或五金注塑端子以增加金手指深度导致电池成本大大增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和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保护线路板、端盖和胶片;端盖固定连接于电芯端面上,端盖上设有通孔,端盖的通孔内设有保护线路板和用于支撑保护线路板的支架;胶片位于端盖顶部,用于将保护线路板封装于端盖的通孔内;电芯上引出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保护线路板上设有作为电输入端的第一电输入端和第二电输入端,及作为电输出端的金手指;电芯的第一电极与保护线路板的第一电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极与保护线路板的第二电输入端电连接;胶片上设有与保护线路板的金手指对应的电极输出窗口。本技术中,所述电芯包括极芯和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和与盖板本体绝缘连接的铆钉,盖板本体为电芯的第一电极,铆钉为电芯的第二电极。盖板本体与第一电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带电连接,铆钉与第二电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带电连接。盖板本体上还设有面垫,用于绝缘第二连接带与盖板本体。盖板本体与端盖的对应位置上均设有钉孔,钉孔内穿设有固定钉,用于将电芯和端盖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钉为螺钉、铆钉或销钉。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还包括用于包裹电芯的标贴。优选情况下,所述标贴与胶片为一体结构。本技术中,胶片的厚度为0. 1-0. 6mm。本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通过在线路板上设置胶片,因此可通过胶片的厚度来实现不同的金手指深度,而胶片的成本远远低于五金簧片或五金注塑端子的成本,因此能有效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标贴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如图1所示,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1和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保护线路板9、端盖12和胶片13。如图1所示,端盖12设置于电芯1的端面上,端盖12上设有通孔,端盖12的通孔内设有保护线路板9和支架8。支架8设置于端盖12的通孔内,且位于保护线路板9的下方,用于支撑保护线路板9。胶片13位于端盖12的顶部,将保护线路板9封装于端盖12的通孑L内。电芯1上引出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保护线路板9上设有作为电输入端的第一电输入端和第二电输入端,及作为电输出端的金手指90。电芯1的第一电极与保护线路板9的第一电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极与保护线路板9的第二电输入端电连接。胶片13上设有与保护线路板9的金手指90对应的电极输出窗口 130。本技术中,所述电芯1包括极芯和极芯端部的盖板14。所述盖板14包括盖板本体和与盖板本体绝缘连接的铆钉。极芯上引出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盖板本体与极芯上的第一极耳电连接,作为电芯1的第一电极,铆钉与极芯上的第二极耳电连接,作为电芯 1的第二电极。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电极为正极,第二电极为负极;或者,第一电极为负极,对应地,第二电极为正极;本技术没有特殊限定。所述锂离子电池设有第一连接带5和第二连接带7。盖板本体与第一电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带5电连接,铆钉与第二电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带7电连接。盖板本体与端盖12的对应位置上均设有钉孔,钉孔内穿设有固定钉10。通过固定钉10将盖板本体与端盖12固定连接,即实现将电芯1与端盖组件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所述固定钉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各种固定钉,例如可以为螺钉、铆钉或销钉。优选情况下,用固定钉10将盖板本体与端盖12固定后,还注入密封胶11,用于密封钉孔。盖板本体上还设有面垫6,用于绝缘第二连接带7与盖板本体。本技术中,保护线路板9上面设置有过充、过放、过流保护的保护电路。金手指90用于与用电器接口端子接触,金手指90最少两个,一般三个也有三个以上的,分别为 B+、B-、NTC、ID、信号输入端等。胶片1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常见绝缘塑料片。胶片13上设有电极输出窗口 130,且该电极输出窗口 130的位置与保护线路板9上的金手指90的位置对应。本技术中,胶片13的厚度与用电器的接口端子的深度匹配。因此,通过对胶片13的厚度进行选择,可实现金手指90的不同深度,从而以匹配与金手指90接触的用电器的接口端子的深度。具体地,所述胶片的厚度为0. 1-0. 6mm。具体地,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装配过程为在电芯1的盖板14的盖板本体上贴上面垫6,先通过激光焊或电阻焊将第一连接带5焊接在盖板14的盖板本体上未贴面垫的一侧,再将第二连接带7通过电阻焊焊接到盖板14的铆钉上,然后采用夹具或手工将第一连接带5、第二连接带7弯折成直角。将保护线路板9上对应的B+、B-焊盘与第一连接带5和第二连接带7对应焊接。将支架8放置在电芯1的盖板14上并压在第一连接带5 与第二连接带7上,并弯折保护线路板9将其置于支架8上。套上端盖12,使支架8、保护线路板9均位于端盖12的通孔中,将固定钉10穿过端盖12与盖板本体上的钉孔,将端盖组件与电芯1固定连接,注入密封胶11密封钉孔。再将胶片13置于端盖12的顶部,并粘贴在保护线路板9上,胶片13上的电极输出窗口 130与保护线路板9上的金手指90对应。 胶片13的厚度可以根据用电器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从而实现金手指90的不同深度。根据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完成胶片13的贴片后,然后可进行底片3的粘接, 例如可通过采用双面胶水2将底片3粘结至电芯1的底部。本技术中,在电芯1外还包裹有起标识和绝缘作用的标贴4,如图1所示。标贴4可采用热缩性材料制作,制成长方形后并在背面涂上不干胶,通过手工、机器将其包裹到电芯1的外侧面即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标贴4与胶片13为一体结构,如图2 所示。因此,将端盖12与盖板14固定连接后,然后将标贴4贴在电芯1外侧,与标贴4 一体的胶片13覆盖于保护线路板9上,胶片13上的电极输出窗口 130正对保护线路板9上的金手指90。此时,金手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和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保护线路板、端盖和胶片;端盖固定连接于电芯端面上,端盖上设有通孔,端盖的通孔内设有保护线路板和用于支撑保护线路板的支架;胶片位于端盖顶部,用于将保护线路板封装于端盖的通孔内;电芯上引出有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保护线路板上设有作为电输入端的第一电输入端和第二电输入端,及作为电输出端的金手指;电芯的第一电极与保护线路板的第一电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极与保护线路板的第二电输入端电连接;胶片上设有与保护线路板的金手指对应的电极输出窗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良明谭明生周继浩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