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木金专利>正文

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44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包括机体筒体、进风口、排放口,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筒体的前部的壁上开有催化剂喷入口,机体筒体的中部有一气压段,气压段的筒体的截面积小于机体筒体的截面积,在气压段后为膨化段,膨化段的截面积大于气压段的截面积,在膨化段后部的机体筒体内有一反向气流装置,在反向气流装置的后部有均流格栅,均流格栅后有喉栅,相对喉栅处的机体筒体下部壁上开有出料口,在喉栅后部的机体筒体上的排放口接有烟囱。反向气流装置为气流迎向进风口的风机。均流格栅为蜂窝格栅。喉栅为若干片呈斜角排列的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地小,运行成本低廉、脱硫率高,能适合多种条件下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是一种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城市中有大量的锅炉在使用,特别是热电厂等,由于使用的锅炉用燃煤,因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由此也加剧了酸雨等对环境的危害,现有的一些使用燃煤锅炉的用户使用湿式脱硫设备进行烟气的脱硫处理,但是湿式脱硫设备投资费用高、占地大、运营成本高、净化率低,且有严重的废水、废渣二次污染,因此现有的湿式脱硫设备无法得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燃煤锅炉使用湿式脱硫设备进行烟气脱硫所存在的投资费用高、占地大、运营成本高、净化率低,且有严重的废水、废渣二次污染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廉、脱硫率高的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本技术设计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包括机体筒体、进风口、排放口,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筒体的前部的壁上开有催化剂喷入口,机体筒体的中部有一气压段,气压段的筒体的截面积小于机体筒体的截面积,在气压段后为膨化段,膨化段的截面积大于气压段的截面积,在膨化段后部的机体筒体内有一反向气流装置,在反向气流装置的后部有均流格栅,均流格栅后有喉栅,相对喉栅处的机体筒体下部壁上开有出料口,在喉栅后部的机体筒体上的排放口接有烟囱。反向气流装置为气流迎向进风口的风机。均流格栅为蜂窝格栅。喉栅为若干片呈斜角排列的挡片。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地小,运行成本低廉、脱硫率高,能适合多种条件下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喉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中包括机体筒体1、进风口2、排放口3,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筒体1的前部的壁上开有催化剂喷入口4,机体筒体1的中部有一气压段5,气压段5的筒体的截面积小于机体筒体1的截面积,在气压段5后为膨化段6,膨化段6的截面积大于气压段5的截面积,在膨化段6后部的机体筒体1内有一反向气流装置7,在反向气流装置7的后部有均流格栅8,均流格栅8后有喉栅9,相对喉栅9处的机体筒体1下部壁上开有出料口10,在喉栅9后部的机体筒体1上的排放口3接有烟囱。反向气流装置7为气流迎向进风口2的风机。均流格栅8为蜂窝格栅。喉栅9为若干片呈斜角排列的挡片11。使用时,将锅炉的烟气由烟道予以收集,然后引到机体筒体1的进风口2处,然后在机体筒体1的前部的壁上开有催化剂喷入口4接上氨气,以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按照1∶1左右的比例(PPM)喷入氨气,喷入的氨气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充分混合后进入气压段5,压缩后的混合气进入膨化段6再经反向气流装置7风机进行迟缓气流的流通,然后由反向气流装置7的后部有均流蜂窝格栅8进行均流,均流后的混合气流遇若干片呈斜角排列的挡片11构成的喉栅9碰撞,形成的颗粒硫化氨被挡片11收集,吸附在挡片11上,当堆积后跌落至机体筒体1下部壁上开有出料口10,可以回收作为化肥使用。使用的氨气可由锅炉废水制得,其PH值为8-16,一般选12使用。由于使用了锅炉废水制得的氨气作为催化剂,因此脱硫除尘效率高达85%以上,而且使用的氨气可以反复使用,运行成本低廉,且整台的设备占地小,无废水、废渣的排放,可以积极推广应用减少酸雨,净化空气。本设备也可以采用湿法进行脱硫处理,利用双碱法,在机体筒体1的前部的壁上开有催化剂喷入口4接上碱性的锅炉废水,对进入的烟气进行喷淋催化反应生成硫化氨,其脱硫率为65%以上,然后使用后的碱水仍可以再次重复利用,即由出料口10回收再次泵至催化剂喷入口4对烟气进行喷淋催化,从而避免二次污染。权利要求1.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包括机体筒体、进风口、排放口,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筒体的前部的壁上开有催化剂喷入口,机体筒体的中部有一气压段,气压段的筒体的截面积小于机体筒体的截面积,在气压段后为膨化段,膨化段的截面积大于气压段的截面积,在膨化段后部的机体筒体内有一反向气流装置,在反向气流装置的后部有均流格栅,均流格栅后有喉栅,相对喉栅处的机体筒体下部壁上开有出料口,在喉栅后部的机体筒体上的排放口接有烟囱。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反向气流装置为气流迎向进风口的风机。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均流格栅为蜂窝格栅。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喉栅为若干片呈斜角排列的挡片。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包括机体筒体、进风口、排放口,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筒体的前部的壁上开有催化剂喷入口,机体筒体的中部有一气压段,气压段的筒体的截面积小于机体筒体的截面积,在气压段后为膨化段,膨化段的截面积大于气压段的截面积,在膨化段后部的机体筒体内有一反向气流装置,在反向气流装置的后部有均流格栅,均流格栅后有喉栅,相对喉栅处的机体筒体下部壁上开有出料口,在喉栅后部的机体筒体上的排放口接有烟囱。反向气流装置为气流迎向进风口的风机。均流格栅为蜂窝格栅。喉栅为若干片呈斜角排列的挡片。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地小,运行成本低廉、脱硫率高,能适合多种条件下使用。文档编号B01D53/74GK2691689SQ200420022260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杨木金 申请人:杨木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合干湿两用烟气脱硫除尘器,包括机体筒体、进风口、排放口,其特征在于:在机体筒体的前部的壁上开有催化剂喷入口,机体筒体的中部有一气压段,气压段的筒体的截面积小于机体筒体的截面积,在气压段后为膨化段,膨化段的截面积大于气压段的截面积,在膨化段后部的机体筒体内有一反向气流装置,在反向气流装置的后部有均流格栅,均流格栅后有喉栅,相对喉栅处的机体筒体下部壁上开有出料口,在喉栅后部的机体筒体上的排放口接有烟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木金
申请(专利权)人:杨木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