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永东专利>正文

隐形弹子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3934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实现防技术开启功能的隐形弹子锁芯,它包括固定套(1)、可在固定套(1)内转动的可动套(2),固定套(1)与可动套(2)之间设有弹子孔(11),其特征是弹子孔(11)内设有磁弹子(3)、非工作弹子(4),磁弹子(3)的长度和非工作弹子(4)的长度之和与弹子孔(11)在可动套(2)内的长度相等,弹子孔(11)在固定套(1)内设有堵头(5),使锁芯非正常开启时,由非工作弹子(4)限制可动套(2)在固定套(1)内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能有效的防范技术开启,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使锁芯快速、正常复位,避免了锁芯大量漏锁互开现象和锁芯非正常锁死情况的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芯,具体地说一种隐形弹子锁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破译功能的隐形弹子锁芯。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常用的机械锁均为普通弹子锁,而普通弹子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范技术开启时间短,容易在极短时间内被非法技术开启,以至我国最新防盗门标准中规定,甲级防盗门防技术开启时间大于或等于5分钟就为合格,也就是说,机械锁的防范技术开启性能过低,已经严重的妨碍到我国防盗门及其相关安防产品的进步。为了延长锁芯防范技术开启时间,有将机械弹子改用磁弹子的,虽然防止技术开启的性能有所提高,但还是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专利号为00225111. 6,申请日为2001年12月19日,授权公告号为CNM66^7Y,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防破译磁锁锁芯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防破译弹子的磁锁芯。当固定套弹子孔、可动套弹子孔的孔径相同时,锁芯上锁时,固定套内的工作弹子落入可动套弹子孔内比较困难,常常因为工作弹子没有能落入可动套弹子孔内而导致用户出现大量漏锁互开现象;使用自动锁体时,还常出现工作弹子跳进其它弹子孔致使锁芯非正常锁死而无法使用。如果选择可动套弹子孔的孔径大于固定套弹子孔的孔径,虽然可以较好的保障工作弹子落入可动套弹子孔,从而降低漏锁互开现象,但是,这样将导致可动套弹子孔内的防破译弹子进入固定套弹子孔时变得更加困难,如果非法技术开启利用这一弱点,并通过锁芯转动间隙来放大这一弱点时,锁芯防破译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在使用自动锁体时,由于工作弹子在复位时需要一点时间差,经常因为工作弹子没能及时复位,一是造成出现大量漏锁互开现象;二是出现锁芯非正常锁死而无法使用。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实现防技术开启功能的隐形弹子锁芯。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隐形弹子锁芯,它包括固定套、可在固定套内转动的可动套,固定套与可动套之间设有弹子孔,弹子孔内设有磁弹子、非工作弹子,磁弹子的长度和非工作弹子的长度之和与弹子孔在可动套内的长度相等, 弹子孔在固定套内设有堵头,使锁芯非正常开启时,由非工作弹子限制可动套在固定套内的转动。本技术为使非工作弹子方便进入固定套上的弹子孔,所述的非工作弹子为球形。为使工作弹子快速、正常复位,本技术固定套与可动套之间设有复位弹子孔, 复位弹子孔内设有位于固定套内的复位弹簧、位于可动套内的复位弹子,复位钢珠设在复位弹子与复位弹簧之间,使锁芯处于正常锁定状态时,由复位钢珠限制可动套在固定套内的转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较好的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能有效的防范技术开启,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使锁芯快速、正常复位,避免了锁芯大量漏锁互开现象和锁芯非正常锁死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正常开启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非正常开启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可知,一种隐形弹子锁芯,它包括固定套1、可在固定套1内转动的可动套 2,固定套1与可动套2之间设有弹子孔11,本实施例选择弹子孔11的孔径在可动套2上大于固定套1上弹子孔11的孔径;弹子孔11内设有磁弹子3、非工作弹子4,磁弹子3的长度和非工作弹子4的长度之和与弹子孔11在可动套2内的长度相等,弹子孔11在固定套 1内设有堵头5,使锁芯非正常开启时,由非工作弹子4限制可动套2在固定套1内的转动。 为增加技术开启的难度,可在多个弹子孔11内设有磁弹子3、非工作弹子4组合。本技术为使非工作弹子4方便进入固定套1上的弹子孔11,所述的非工作弹子4为球形。为使工作弹子12快速、正常复位,本技术固定套1与可动套2之间设有复位弹子孔6,复位弹子孔6内设有位于固定套1内的复位弹簧7、位于可动套2内的复位弹子 9,复位钢珠8设在复位弹子9与复位弹簧7之间,使锁芯处于正常锁定状态时,由复位钢珠 8限制可动套2在固定套1内的转动,使锁芯处于经常锁定状态。本技术的锁芯处于正常锁定状态时,弹子孔11内的磁弹子3受复位套14吸引复位,使工作弹子12在弹子孔11内处于可动套2与固定套1之间。同时由于受复位弹簧7的作用,使复位弹子9回落复位,复位钢珠8在复位弹子孔6内也处于可动套2与固定套1之间,从而阻止可动套2在固定套1内转动,磁芯处于正常锁定状态。由图2可知,当正常开启时,将钥匙10插入锁孔,钥匙10上与弹子孔11对应的磁珠13,由于“同性相斥”将弹子孔11内的磁弹子3向固定套1推动,使工作弹子12被推入固定套1内,而磁弹子3处于可动套2内;同时,钥匙10克服复位弹簧7的阻力,将复位弹子9顶回可动套2,使复位钢珠8进入固定套1内,从而可动套2能在固定套1内转动,锁芯正常开启。当抽出钥匙10时,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弹子孔6内的复位钢珠8、复位弹子9在第一时间被压回,使复位钢珠8处于可动套2与固定套1之间,阻止可动套2在固定套1内转动,防止锁芯内的磁弹子3不能正常地将工作弹子12吸引复位,使锁芯非正常锁死而损坏。随后磁弹子3受复位套14的吸引复位,使工作弹子12在弹子孔11内处于可动套2与固定套1之间,阻止可动套2在固定套1内转动。由图3可知,当采用技术手段进行非正常开启时,钥匙10与非工作弹子4的对应处也设有磁珠13,这样,当插入钥匙10后,由于“同性相斥”将弹子孔11内的磁弹子3向固定套1推动,使非工作弹子4处于可动套2与固定套1之间,从而阻止可动套2在固定套1 内转动。 本技术由于非工作弹子4采用球形,同时磁弹子3与非工作弹子4分离,使非工作弹子4在弹子孔11内更加方便进入固定套1,使锁芯的防技术开启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彻底消除了普通磁性锁因为工作弹子12复位能力差引起的大量漏锁互开隐患。权利要求1.一种隐形弹子锁芯,它包括固定套(1)、可在固定套(1)内转动的可动套(2),固定套(1)与可动套(2)之间设有弹子孔(11),其特征是弹子孔(11)内设有磁弹子(3)、非工作弹子(4),磁弹子(3)的长度和非工作弹子(4)的长度之和与弹子孔(11)在可动套(2)内的长度相等,弹子孔(11)在固定套(1)内设有堵头(5),使锁芯非正常开启时,由非工作弹子(4) 限制可动套(2)在固定套(1)内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弹子锁芯,其特征是所述的非工作弹子(4)为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形弹子锁芯,其特征是固定套(1)与可动套(2)之间设有复位弹子孔(6),复位弹子孔(6)内设有位于固定套(1)内的复位弹簧(7)、位于可动套(2)内的复位弹子(9),复位钢珠(8)设在复位弹子(9)与复位弹簧(7)之间,使锁芯处于正常锁定状态时,由复位钢珠(8)限制可动套(2)在固定套(1)内的转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实现防技术开启功能的隐形弹子锁芯,它包括固定套(1)、可在固定套(1)内转动的可动套(2),固定套(1)与可动套(2)之间设有弹子孔(11),其特征是弹子孔(11)内设有磁弹子(3)、非工作弹子(4),磁弹子(3)的长度和非工作弹子(4)的长度之和与弹子孔(11)在可动套(2)内的长度相等,弹子孔(11)在固定套(1)内设有堵头(5),使锁芯非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形弹子锁芯,它包括固定套(1)、可在固定套(1)内转动的可动套(2),固定套(1)与可动套(2)之间设有弹子孔(11),其特征是弹子孔(11)内设有磁弹子(3)、非工作弹子(4),磁弹子(3)的长度和非工作弹子(4)的长度之和与弹子孔(11)在可动套(2)内的长度相等,弹子孔(11)在固定套(1)内设有堵头(5),使锁芯非正常开启时,由非工作弹子(4)限制可动套(2)在固定套(1)内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庄永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