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锁和闩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5434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操作闩包括外壳和与所述外壳组装在一起以便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运动的闩构件。挡块构件被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且适于当所述挡块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阻挡所述闩构件运动到所述缩回位置,还适于当所述挡块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允许所述闩构件从所述延伸位置运动到所述缩回位置。致动器构件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且适于响应提供给所述致动器构件的电信号使所述挡块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电锁和闩锁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08年10月24日提交的名称为“ELECTROMECHANICAL LOCKS AND LATCHING ARRANGEMENTS”的序列号为61/108,203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在不会抵触本申请的情况下被并入本文以供参考。
技术介绍
常规锁定机构,例如橱柜门和抽屉的锁,通常使用锁定地接合扣掣从而将结构(例如门或抽屉)固定在锁定状态的机械闩。在这样的锁定机构中,适当地操纵锁接口(例如钥匙型圆柱锁或密码锁)能够使得闩从与扣掣锁定接合的位置移出从而允许打开门或抽屉。 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常规机械锁接口导致了用户的不便或安全隐患,例如当到达锁定结构的入口必须要延伸、缩回或以其他方式改变时。例如,在使用钥匙操作的锁的情况下,丢失钥匙会导致安全隐患并且会导致需要重配钥匙或更换锁。在机械密码锁的情况下,被授权访问锁定结构的个体的改变可能需要物理地重新编码密码锁或更换锁,并且未授权用户可以暗中查明密码编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描述了创造性机电闩锁装置,其可以被用于约束第一物体或结构(例如门或抽屉)相对于第二物体或结构(例如门框或罩壳)的运动。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闩可以被构造成在锁定状态和未锁定状态之间可电操作,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时闩构件的运动被阻挡,并且在所述未锁定状态时允许所述闩构件的运动从而使得闩分离于相应扣掣构件。因此,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操作的闩包括外壳和组装于外壳从而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运动的闩构件。挡块构件被置于外壳内并且适于在挡块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阻挡闩构件到达缩回位置的运动,并且适于在挡块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允许闩构件从延伸位置运动到缩回位置。致动器构件被置于外壳内并且适于响应提供给致动器构件的电信号使挡块构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附图说明参考附图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将显而易见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机电闩组件的立体后视图2示出了图1的机电闩组件的部分分解立体主视图3示出了图1的机电闩组件的立体侧视图,其中外壳被移除以便示出闩组件的附加特征;图4示出了图1的机电闩组件的立体后视图,其中外壳和马达被移除以便示出闩组件的附加特征;图5示出了与闩一同使用的棘轮扣掣组件的立体主视图;图6示出了图5的扣掣组件的侧视图,其中隐藏部分以虚线示出以便示出扣掣组件的附加特征;图7示出了图5的扣掣组件的俯视图,其中隐藏部分以虚线示出以便示出扣掣组件的附加特征;以及图8示出了包括图1的机电闩组件和图5的棘轮扣掣组件的锁定装置的侧视图,其中闩外壳和扣掣托架以虚线示出以便示出装置的附加特征。具体实施例方式这个具体描述仅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不试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实际上,所要求的专利技术比优选实施例广且不限于优选实施例,并且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使用其全面的普通含义。例如,虽然这里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橱柜的电子锁定装置, 不过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可以用于门、容器、锁柜或其他类似结构的许多不同类型的锁。本申请描述了锁定装置,其可以被用于将第一结构(例如橱柜门)固定到第二结构 (例如橱柜罩壳),其中闩被固定在锁定状态,从而阻止闩从扣掣构件或第二结构的其他互锁特征未授权地缩回或脱离接合。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当处于未锁定状态时闩可以从扣掣接合或延伸位置运动到扣掣脱离或缩回位置以允许闩分离于扣掣构件,从而例如打开橱柜门。虽然许多锁定机构类型可以被用于选择性地固定和释放闩从而允许通达到可锁定结构,不过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提供电操作的锁定机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响应授权的用户输入或其他电子提示向锁定机构提供电信号会使锁定机构运动到未锁定状态从而允许闩运动到扣掣脱离或释放状态。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类型的电操作机构,例如包括电致动器、电开关、马达(线性或螺杆驱动)、形状记忆合金器件(例如使用MUSCLE WIRES 或 NAN0MUSCLE 形状记忆合金的器件)或者电磁阀(线性或旋转)。电信号可以由例如电子键盘、生物识别传感器、磁性钥匙卡读取器、无线收发器或与电操作机构连接且被构造成响应授权数据信号的接收而传输电信号的其他这类电子锁接口来供应。此外或可替代地,电子信号可以响应预识别状态而被自动提供(即不需要来自授权用户的输入),所述预识别状态例如时间设定、紧急报警信号或接近无线信号传输器件。虽然电操作机构可以被构造成机械地移动闩使其脱离与相应扣掣构件的互锁接合,不过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操作机构可以被构造成在锁定状态阻挡闩的运动,并在未锁定状态允许闩的运动。在一种这样的实施例中,电操作机构可以具有阻挡构件,该阻挡构件被定位成当电操作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妨碍闩的运动,并且当电操作机构处于未锁定状态时运动到允许闩运动的位置。在这种未锁定状态,用户(直接或间接)施加在闩上的力导致闩运动到扣掣脱离或缩回位置从而允许未锁定结构被打开或以其他方式被通达。通过利用用户施加的力来使闩(而不是电操作机构)运动,可以最小化电操作机构的动力消耗,从而允许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或更小的电源。图1-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创造性特征的示例性电操作闩组件10的各种视图。 如所示,闩组件10包括外壳15和底座18,该底座18用于装纳电操作马达20(图2和图3) 以及延伸通过外壳15内的开口以便与扣掣构件(例如在下文中具体描述的图5-7的扣掣组件60)接合的闩构件40。外壳15可以包括用于电线(未示出)的开口 16以便例如响应授权用户输入来接收用于操作马达20的电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闩组件可以包括内部电源和收发器(例如红外的、无线电的或BLUETOOTH 的)从而接收用于操作马达(或其他这类电操作机构)的无线信号。示例性实施例的马达20是旋转马达,其被构造成响应电信号的接收使轴旋转预定量(例如90度)。轴(未示出)被连接到阻挡构件25以便阻挡构件从闩构件阻挡位置旋转到闩构件释放位置。在闩构件阻挡位置时,阻挡构件25的端部沈(图4)接合闩构件40的底表面41从而将闩构件40固定在延伸或扣掣接合位置。当马达20 (例如响应授权用户提示)被致动从而旋转所述轴时,阻挡构件25被旋转到闩构件释放位置,其中阻挡构件25的端部26被下降以允许闩构件40部分地缩回到外壳15内从而脱离与相应扣掣的接合。虽然可以允许闩构件在阻挡构件旋转时自动脱离与扣掣的接合,不过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个或更多个偏压构件从而将闩构件偏压到延伸或扣掣接合位置直到向下的力(即抵抗该偏压力)被施加于闩构件。在所示实施例中,弹簧构件44被置于底座18和闩构件40的侧面之间从而朝向延伸或扣掣接合位置偏压闩构件。闩构件40包括锥形或成角度上部47,以便施加于上部47的横向力(例如当用户拉动门和扣掣且拉离闩时由扣掣施加的力)将闩构件向下推抵弹簧构件44从而使其脱离与扣掣的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上部47是基本V形。为了使得闩锁机构返回到锁定位置(且闩构件固定于扣掣接合位置),电操作机构可以被构造成使得阻挡构件返回到闩构件阻挡状态。例如,马达可以具有按钮或开关以用于反转马达极性从而沿相反方向旋转轴。例如可以通过授权用户输入或通过自动控制机构 (例如在预定时段之后“再次锁定”闩锁机构的定时电路)来开始使闩锁机构返回到锁定状态的马达反向旋转。在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操作闩,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组装在一起以便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运动的闩构件;挡块构件,其被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且适于当所述挡块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阻挡所述闩构件从所述延伸位置运动到所述缩回位置,所述挡块构件还适于当所述挡块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允许所述闩构件从所述延伸位置运动到所述缩回位置;致动器构件,其被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且适于响应提供给所述致动器构件的电信号使所述挡块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以及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闩构件的挡块返回构件,该挡块返回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闩构件从所述缩回位置运动到所述延伸位置时使所述挡块构件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伯梅施
申请(专利权)人:总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