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7971 阅读:4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所述缝纫机机头设有一竖直压脚杆,压脚杆下端连有压脚,所述割线器包括连接在压脚后端的一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设置在两横置的圆柱形筒之间。圆柱形筒起到阻挡操作者手指触碰内设的刀片的作用,同时其本身的圆弧形外表面不带棱角,也减少了做割线动作时的危险触碰,挺高了使用安全性。可以将刀片宽度设置在1-2mm,以兼顾缝线能准确进入,及手指触碰不到刀片,在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割线效率。圆柱形筒以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在压脚上,便于拆卸更换,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形小巧,低成本,十分适合家庭缝纫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附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割线器。
技术介绍
缝纫机完成一次缝纫作业时,需要将面线和底线剪断。现有的缝纫机分为自动切线和手动切线两类。带有自动切线功能的缝纫机,一般在针板下靠近旋梭处安有一主要包括切断切刀和可动切刀的剪切机构,其自动配合缝纫切线,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适合工业缝纫,但结构相对复杂,用于家庭缝纫机可能会增加消费者认为不必要的成本。因此, 目前厂家一般会在大众的家庭缝纫机机头上设置割刀或剪刀,方便使用者自行手动切线。在机头上设置割刀对于切线虽然方便,但缝线拉扯的距离较长,多次以后会造成缝线的浪费,增加更换底线的次数。中国专利CN01274401. 8公开了一种“带割线器的缝纫机压脚”,其将割刀安装在压脚上,割刀向内弯曲,内沿制成刀刃。如此,虽然减少了缝线的拉扯距离,但割刀处在缝纫时手指的活动范围内,本身又不带护罩,容易对手指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带防护罩,安全度高,成本低, 长久耐用的新型割线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所述缝纫机机头设有一竖直压脚杆,压脚杆下端连有压脚,所述割线器包括连接在压脚后端的一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设置在两横置的圆柱形筒之间。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两圆柱形筒截面半径相同,且同轴安装。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一个圆柱形筒未连接刀片的一端连接在压脚上,所述刀片竖直安装,且刀片平面垂直于圆柱形筒截面。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刀片宽度为l_2mm,刀片左右两侧边与圆柱形筒紧密连接。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刀片的上下端均有刀刃,从圆柱形筒轴线到刀刃的垂直距离小于圆柱形筒截面半径。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一个圆柱形筒未连接刀片的一端通过一 L形连接片,螺纹连接于压脚后端靠近侧边处,所述圆柱形筒连接刀片的一端伸出压脚侧边向外。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圆柱形筒状防护结构的割线器,圆柱筒阻挡操作者手指触碰内设的刀片,同时其本身的圆弧形外表面不带棱角, 也减少了做割线动作时的危险触碰,挺高了使用安全性。可以将刀片宽度设置在1-2 mm,以兼顾缝线能准确进入,及手指触碰不到刀片,在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割线效率。圆柱筒以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在压脚上,便于拆卸更换,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形小巧,低成本,十分适合家庭缝纫机。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割线器相对于压脚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圆柱形筒2、刀片3、刀刃4、L形连接片5、压脚。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两圆柱形筒(1)和安装在两圆柱形筒(1)之间的刀片 (2)。所述两圆柱形筒(1)截面半径相同,且同轴安装。刀片(2)竖直安装,且刀片(2)平面垂直于圆柱形筒(1)截面。刀片(2)的宽度为l-2mm,左右两侧边与圆柱形筒(1)连接为一体。所述刀片(2)的上下端均有刀刃(3),从圆柱形筒(2)轴线到刀刃(3)的垂直距离小于圆柱形筒(1)截面半径。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圆柱形筒(1)未连接刀片的一端通过一 L形连接片(4),螺纹连接于压脚(5)后端靠近侧边处,该圆柱形筒(1)另一端伸出压脚(5)侧边向外。由于刀片(2)宽度小,且刀片(2)相对于圆柱形筒(1)外表面缩进,割线时手指即使触碰到筒表面也不会被里面的刀片割伤,起到防护的作用。使用所述新型割线器时,将面线和底线拉到两圆柱形筒(1)之间的刀片(2)上方或下方,在刀刃上(3)切割即可。刀片(2)的宽度相比缝线而言较宽,便于将缝线快速的滑入两筒之间,提高准确率。刀片(2)两侧边同圆柱形筒(1)一体连接,避免留有缝隙,造成卡线。而刀片(2)上下端均设有刀刃(3),方便多角度切割,提高使用舒适度。使用一段时间后刀刃(3)磨损,可以将割线器从压脚(5)上卸下,更换新的,延长使用寿命。以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所述缝纫机机头设有一竖直压脚杆,压脚杆下端连有压脚,所述割线器包括连接在压脚后端的一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设置在两横置的圆柱形筒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圆柱形筒截面半径相同,且同轴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圆柱形筒未连接刀片的一端连接在压脚上,所述刀片竖直安装,且刀片平面垂直于圆柱形筒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宽度为1-2_,刀片左右两侧边与圆柱形筒紧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上下端均有刀刃,从圆柱形筒轴线到刀刃的垂直距离小于圆柱形筒截面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圆柱形筒未连接刀片的一端通过一 L形连接片,螺纹连接于压脚后端靠近侧边处,所述圆柱形筒连接刀片的一端伸出压脚侧边向外。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所述缝纫机机头设有一竖直压脚杆,压脚杆下端连有压脚,所述割线器包括连接在压脚后端的一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设置在两横置的圆柱形筒之间。圆柱形筒起到阻挡操作者手指触碰内设的刀片的作用,同时其本身的圆弧形外表面不带棱角,也减少了做割线动作时的危险触碰,挺高了使用安全性。可以将刀片宽度设置在1-2mm,以兼顾缝线能准确进入,及手指触碰不到刀片,在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割线效率。圆柱形筒以螺纹连接形式安装在压脚上,便于拆卸更换,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形小巧,低成本,十分适合家庭缝纫机。文档编号D05B83/00GK102359000SQ20111027557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陆名 申请人:吴江丰榖布艺整理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新型割线器,所述缝纫机机头设有一竖直压脚杆,压脚杆下端连有压脚,所述割线器包括连接在压脚后端的一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设置在两横置的圆柱形筒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名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丰榖布艺整理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