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金基专利>正文

多孔介质材料治理三苯废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76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孔介质材料治理三苯废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多孔介质材料注水构成湿簾为主体及活性炭网吸附为辅助治理三苯废气的装置。本装置外壳是一个箱体,箱体的一边有进风管,另一边为加有活性炭滤网的出风口,中间为由喷水管、含喷水管罩、多孔介质材料构成的湿簾所隔开,箱体的底部为集水槽,集水槽与出水管相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孔介质材料净空比较大,流路很长,水流与含三苯废气三相流接触面积大,治理效果显着,并且能耗较低。活性炭网饱和后容易再生使用。经本装置治理后排放气体符合废气排放标准,治理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一种多孔介质材料注水构成湿簾为主体及活性炭网吸 附为辅助治理三苯废气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三苯废气治理常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将三苯废气通入大容积的治 理塔,周边布满柱粒状或网状活性炭夹层,由活性炭吸附三苯有害物质。该 装置收到一定效果,但该活性炭层较厚才能有效治理,由此气流经过阻力较 大,并且容易饱和,必需再生才能使用。同时为了增加活性炭吸附效果,气流通过活性炭夹层时间控制在0.5 lm/s,大大增加了该治理塔的容积。三苯 废水治理另一装置是用水喷淋鲍乙环填料层,水在填料层间隙自上而下通过, 形成流路,三苯废气由下而上在流路中与水进行动量交换,把气体中的三苯 雾珠状微粒掺和到水中。该填料层净空比较小,气流通过阻力较大,同时气 流通过路很短,接触面积较小,影响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治理三苯废气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吸 附材料再生处理方便,治理三苯废气的效果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外壳是一个箱体,箱体的一侧上端有进风管,另一侧上端为加有活性炭滤网的出风口,中间为湿簾所隔开;湿簾由 喷水管、含喷水管罩、多孔介质材料构成;箱体的底部为集水槽,集水槽与出水管相连通。本装置采用一种多孔介质材料为主体和出口处附加萡层活性 炭网为辅的三苯废气治理装置。前者多孔介质材料净空比较大,按不规则无序排列,密布不同管道的流体通道(简称流管),流管内表面积大,可达430 —550m2/m3;由水泵加压的水经喷水管喷出上方,注入流管,成为带动量流 体自上而下流动,多孔介质材料构成湿簾。由引风机抽吸三苯废气的气流, 包含三苯成份微雾(液)珠及粉尘固体微粒,构成气一雾一固三相流,该流 体由风管垂直朝集水槽方向喷入环保箱体,再折射转90。角进入湿簾,在密 布的流管中与水流进行动量交换和质量传递,多相流体中的雾珠及固体微检, 掺和到水流中,排入集水槽。治理后气流在出口处与另一多孔材料后层活性 炭网相遇,活性炭吸附三苯有害物质,起辅助治理作用。由于本技术采用多孔介质材料净空比较大,流体经过阻力远比鲍乙 环填料层少,同时流路很长,水流与含三苯废气三相流接触面积大,比表面 积可达430—550 m2/m3;两股流体动量交换时间较长,治理效果比鲍乙环填 料层更为显著,结构简单,能耗较低。在出口处装有活性炭网,其厚度仅为 专用活性炭治理装置厚度的十分之一,由于是萡层多孔材料流体经过阻力较 小,并且活性炭网饱和后容易再生使用,降低运行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治理三苯废气装置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C—C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D—D局部放大图。在图1一4中,本技术治理三苯废气装置的外壳是一个箱体l,箱体 l的一侧上端有进风管2,另一侧的上端为加有活性炭滤网3的出风口4;箱 体的中间为湿簾5所隔开;湿簾5由喷水管6、喷水管罩7、多孔介质材料8 构成,喷水管6在湿簾5的上端、喷水管罩7在喷水管6上面,阻挡水往外 面喷;多孔介质材料8在喷水管6的下面;箱体1的底部为集水槽9,集水 槽9与出水管10相连通。另外ll为支架,12为湿簾固定支架,13为水量调 节阀,14为供水管。湿簾5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组成。活性炭滤网3也可由 一个或一个以上组成。为了提高治理效果,可以在箱体内进风管2的下端安 上喷水管6。水从上方注入,多孔介质材料在气流方向按不规则无序排列, 密布不同管径的流体通道(简称流管),流管内表面积,若以cH0mm薄层圆 管,密布li^空间体积计算,圆管内表面积的314mVm3,流通面积约0.7856 m 然而多孔质材料是由不同管径与水平方向倾斜一个角度的流管组成,其内 表面积在430—550m2/1113,净空比较大,流通面积约在0.7 0.75m2范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装置的大小尺寸可根据被处理三苯废气的多少进行放大或縮 小。三苯废气的气流包含大量空气、三苯微雾及固体粉尘微粒组成气一雾一 固三相流,在引风机作用下进风管已垂直输入箱体(1),气流垂直喷射集水 槽(9)再反转90°进入多孔介质材料(8),三相流由流体冲量及重力作用 可将一部分固体微料沉降在集水槽(9),喷水管(6)的作用是由喷淋水将部 分三苯微雾及固体微粒初步治理和加强多孔介质材料湿化,增加部分流管内水流动量。由水泵加压的水经水量调节阀(11)进入喷水管(6),水流向顶部喷水管罩(7)喷射再反射注入多孔介质材料(8)顶部,其目的是使注入 多孔介质材料的水更均匀,(此处也可用喷水管底部冲三排细孔与多孔介质材 料顶部相对应代替喷水管及喷水管罩)。水流由多孔介质材料上方进入流管, 可以是层流流动,也可以是紊流流动,其流态由管道中流速和管径计算出雷 诺数决定;若是层流流动其流线是连续的,而紊流流动流线不连续,但不论 是那一种流态,流管内流体是带动量流,自上而下流动,多孔介质材料构成 湿簾。另一方面由引风机加压含三苯废气三相流,也是一股带动量流体按图 所示方向进入湿簾,在密布的流管中两股流体进行动量交换和质量的传递, 三相流中的三苯雾珠及固体微粒大部分掺和到水流中,排入集槽中,经出水 管(10)排入污水池。经治理后气流继续前进,在出口处与萡层活性炭滤网 (3)相遇,活性炭起辅助作用吸附残留三苯有害物质。实践表明本技术 治理效果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多孔介质材料治理三苯废气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的外壳是一个箱体(1),箱体(1)的一侧上端有进风管(2),另一侧的上端为加有活性炭滤网(3)的出风口(4);箱体的中间为湿簾(5)所隔开;湿簾(5)由喷水管(6)、喷水管罩(7)、多孔介质材料(8)构成,喷水管(6)在湿簾(5)的上端、喷水管罩(7)在喷水管(6)上面;多孔介质材料(8)在喷水管(6)的下面;箱体(1)的底部为集水槽(9),集水槽(9)与出水管(10)相连通。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材料治理三苯废气装置,其特征是 湿簾(5)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组成。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材料治理三苯废气装置,其特征是 活性炭滤网(3)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组成。4、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材料治理三苯废气装置,其特征是 在箱体内进风管(2)的下端安有喷水管(6)。专利摘要多孔介质材料治理三苯废气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用多孔介质材料注水构成湿簾为主体及活性炭网吸附为辅助治理三苯废气的装置。本装置外壳是一个箱体,箱体的一边有进风管,另一边为加有活性炭滤网的出风口,中间为由喷水管、含喷水管罩、多孔介质材料构成的湿簾所隔开,箱体的底部为集水槽,集水槽与出水管相连通。由于本技术采用多孔介质材料净空比较大,流路很长,水流与含三苯废气三相流接触面积大,治理效果显着,并且能耗较低。活性炭网饱和后容易再生使用。经本装置治理后排放气体符合废气排放标准,治理效果显著。文档编号B01D50/00GK201157745SQ200820044408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祥龙, 叶权棣, 叶谋平, 郭金基, 海 陈 申请人:郭金基;刘祥龙;叶权棣;陈 海;叶谋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介质材料治理三苯废气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的外壳是一个箱体(1),箱体(1)的一侧上端有进风管(2),另一侧的上端为加有活性炭滤网(3)的出风口(4);箱体的中间为湿簾(5)所隔开;湿簾(5)由喷水管(6)、喷水管罩(7)、多孔介质材料(8)构成,喷水管(6)在湿簾(5)的上端、喷水管罩(7)在喷水管(6)上面;多孔介质材料(8)在喷水管(6)的下面;箱体(1)的底部为集水槽(9),集水槽(9)与出水管(10)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基刘祥龙叶权棣陈海叶谋平
申请(专利权)人:郭金基刘祥龙叶权棣陈海叶谋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