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7071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座和连接于接座上的盖体,所述接座上设有互相独立的排气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盖体上设有汽嘴及水嘴,汽嘴与排气管路连接成气流通道,水嘴与排水管路连接成水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出水缓冲结构使出水更加稳定,出水流速降低、水柱变大,防止了接水时热水飞溅现象。同时,当出水流量不同时,也不会出现断流或热水不能及时排出等缺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沸腾式即热饮水机由于加热时有大量蒸汽产生,如果蒸汽和热水同时从同一管路中流出,则会造成出水不稳定及出水飞溅等现象,所以现有技术的出水装置一般都包含有出水通路和排气通路,出水通路和排气通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中国专利号CN201630987U 公开了一种用于饮水机上的水汽分离式出水嘴,包括排水管、排气管、水汽分离套管、控水阀,所述水汽分离套管设有排水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形成排水管路,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形成排气管路;所述控水阀与所述排水口配合连接控制从所述排水口流出的水量。排水管与排气管分别与水汽分离套管螺纹连接,并分别与水汽分离套管中的排水口和排气口连通,由于水汽分离套管中凹腔设置排水口,在凹腔侧壁的周围设置排气口,使排水口与排气口相互分离。同时通过防水挡板以及防水垫圈的作用使得排水口的水不会外溢从排气口中排除。进一步提高水汽分离的效果。水和水汽分离并分别排出,不会对周围的用户造成烫伤的危险。但此种形式的出水装置由于出水口没有缓冲装置,出水速度较快、水流较细,当水流到杯中后容易造成热水飞溅现象,同时较细的水流会给用户造成出水速度慢的感觉。另外,为了防止断流,现有技术的出水装置出水口口径都较小,当出水流量较大时,则热水无法及时排出,容易累积在机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出水稳定,可以适应不同出水流量的饮水机水汽分离出水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其是一种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座和连接于接座上的盖体,所述接座上设有互相独立的排气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盖体上设有汽嘴及水嘴,汽嘴与排气管路连接成气流通道,水嘴与排水管路连接成水流通道。上述排水管路包括进水端及与进水端连通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端嵌套于排气管路内;上述盖体上的汽嘴设置在水嘴的周围,水嘴与汽嘴之间由出水管隔离,排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与水嘴相连。上述排水管路的出水端与出水管插接配合相连。上述排水管路的进水端设在排气管路的侧壁上,上述排气管路的进气口设于排气管路的顶端。上述排水管路的进水端穿过排气管路的顶端与出水端连通并与排气管路密封连接,排气管路的进气口设于排气管路的侧壁上。上述出水管内设置有滤网。上述水嘴包含若干出水孔,水嘴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上述盖体和接座之间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使出水更加稳定,出水流速降低;盖体上滤网的设置起到出水缓冲的作用,水嘴采用外凸的弧形且设置多个出水孔,使出水水柱变大;同时采用此种结构,当出水流量不同时,也不会出现断流或热水不能及时排出等缺点; 水、汽路的分离设置防止了接水时热水飞溅现象,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盖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盖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5、6所示,其是一种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本技术的特点是包括接座1和连接于接座1上的盖体2,盖体2和接座1之间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接座 1上设有互相独立的排气管路11和排水管路12,所述盖体2上设有汽嘴21及水嘴22,汽嘴 21与排气管路11连接成气流通道,水嘴22与排水管路12连接成水流通道。上述排水管路12包括进水端121及出水端122,出水端122嵌套于排气管路11 内,上述盖体2上的汽嘴21设置在水嘴22的周围,水嘴22与汽嘴21之间由出水管23隔离,排水管路12的出水端122通过出水管23与水嘴22相连,出水端122与出水管23插接配合相连,排水管路12的进水端121设在排气管路11的侧壁上,上述排气管路11的进气口 111设于排气管路11的顶端。在上述出水管23内设置有滤网3,设置滤网3的目的是减小水流速度。为了增大出水水流的直径,水嘴22包含若干出水孔221,水嘴22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目的是使水流能更好的聚在一起。实施例二如图3、4、5、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上述排水管路12的进水端121穿过排气管路11的顶端与出水端122连通并与排水管路12密封连接,排气管路11的进气口 111设于排气管路11的侧壁上。其余各部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本技术在使用时,水流通道与发热装置的出水管23连接,气流通道与发热管的排气管连接;当加热时,热水从排水管路12的进水端121流进,从出水端122流出,此时水流经过滤网3,由于滤网3的孔径较细,水流被冲散,速度变低,经过水嘴22的重新积聚后,再从水嘴22的外端流出,而此时,蒸汽则通过排气管路11及汽嘴21排出,水路与气路互不影响。当然,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快速加热装置还可以有其他变形。总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提示而作显而易见的变动,以及其他凡是不脱离本技术实质的改动,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座(1)和连接于接座(1)上的盖体(2),所述接座(1)上设有互相独立的排气管路(11)和排水管路(12),所述盖体(2)上设有汽嘴(21)及水嘴(22),汽嘴(21)与排气管路(11)连接成气流通道,水嘴(22)与排水管路(12)连接成水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管路(12) 包括进水端(121)及与进水端(121)连通的出水端(122),所述出水端(122)嵌套于排气管路(11)内;上述盖体(2)上的汽嘴(21)设置在水嘴(22)的周围,水嘴(22)与汽嘴(21)之间由出水管(23)隔离,排水管路(12)的出水端(122)通过出水管(23)与水嘴(2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管路(12) 的出水端(122 )与出水管(23 )插接配合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管路(12) 的进水端(121)设在排气管路(11)的侧壁上,上述排气管路(11)的进气口( 111)设于排气管路(11)的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水管路(12) 的进水端(121)穿过排气管路(11)的顶端与出水端连通并与排气管路(11)密封连接,排气管路(11)的进气口( 111)设于排气管路(11)的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出水管 (23)内设置有滤网(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嘴(22)包含若干出水孔(221),水嘴(22)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2)和接座(1)之间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座和连接于接座上的盖体,所述接座上设有互相独立的排气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机的水汽分离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座(1)和连接于接座(1)上的盖体(2),所述接座(1)上设有互相独立的排气管路(11)和排水管路(12),所述盖体(2)上设有汽嘴(21)及水嘴(22),汽嘴(21)与排气管路(11)连接成气流通道,水嘴(22)与排水管路(12)连接成水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