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2257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1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内腔,壳体的上端具有进水口,壳体的下端具有出水口,该进水口、出水口与壳体的内腔导通,以及,壳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与壳体的内腔导通。当带有水蒸气的热水从进水口进入内腔后,水蒸气将经排气通道排出至外界,从而使水蒸气与热水分离,避免因热水被水蒸气喷出而引发安全事故,并且,水蒸气排出后也降低了内腔中的压力,使得排水更加顺畅,以及,当饮水机的热水开关关闭后,由于本产品的内腔通过排气通道与外界连通,内腔中残余的水将被蒸发并逸出至外界,不会存有积水,可避免滋生细菌,从而保证了卫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饮水机种类繁多,有低价位的低端饮水机,也有高价位的高端饮水机,但是,现有的饮水机不论价格是高是低,也不论饮水机采用了什么高科技,其都有一个令人困扰的重大安全问题现有的饮水机在排出热水时高温的水蒸气与热水一起排出,热水在水蒸气作用下喷出,人们在用水杯或其它容器接水时容易被喷出的热水烫伤,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热水排出前如何使水蒸气与水分离是业内的一大研究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饮水机在排出热水时因水蒸气与水不分离所造成的安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内腔,壳体的上端具有进水口,壳体的下端具有出水口,该进水口、出水口与壳体的内腔导通,以及,壳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与壳体的内腔导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口上方内腔的内壁由上往下向内收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气通道的入口与壳体内腔的上端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气通道为两个,两排气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进水口的左右两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口设置有过滤嘴,该过滤嘴的接水面具有多个用于排水的细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嘴的接水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本技术所阐述的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I、本产品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当带有水蒸气的热水从进水口进入内腔后,水蒸气将经排气通道排出至外界,从而使水蒸气与热水分离,避免因热水被水蒸气喷出而引发安全事故,并且,水蒸气排出后也降低了内腔中的压力,使得排水更加顺畅,以及,当饮水机的热水开关关闭后,由于本产品的内腔通过排气通道与外界连通,内腔中残余的水将被蒸发并逸出至外界,不会存有积水,可避免滋生细菌,从而保证了卫生。2、本产品通过在出水口设置带有细孔的过滤嘴,热水在到达过滤嘴时必须通过细孔排出,藉此,利用过滤嘴对热水进行缓冲蓄水,进一步保证了热水从出水口流出后不溅不喷,提高了安全性。3、本产品出水口上方内腔的内壁由上往下向内收紧,藉此,热水在到达出水口前经过内腔内壁的缓速导流作用,其流速平稳,从而在排出时更加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内腔12、进水口13、出水口131、过滤嘴132、细孔14、排气通道141、入口20、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请参照图I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设置有内腔11,壳体10的上端具有进水口 12,壳体10的下端具有出水口 13,该进水口 12、出水口 13与壳体10的内腔11导通,以及,壳体10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14,该排气通道14与壳体10的内腔11导通。其中,为了对热水进行缓速导流,所述出水口 13上方内腔11的内壁由上往下向内收紧。其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将水蒸气由排气通道14排出至外界,所述排气通道14的入口 141与壳体10内腔11的上端连通。其中,为了提高水蒸气的排出效率,所述排气通道14为两个,两排气通道14的入口 141位于所述进水口 12的左右两侧。但是需指出的是,排气通道14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还可以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并不加以限制。其中,为了防止热水经过出水口 13排出时发生喷溅的现象,所述出水口 13设置有过滤嘴131,该过滤嘴131的接水面具有多个用于排水的细孔132,过滤嘴131的接水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使用时,将壳体10的进水口 12与饮水机的排水管20连接,将用于接收热水的容器放在出水口 13的下方,当饮水机的热水开关被打开时,热水夹带着高温的水蒸气从进水口 12进入内腔11,此时水蒸气将通过与内腔11上端连通的排气通道14排出至外界,而热水则继续在内腔11中向下流动,一部分热水直接快速地流动至出水口 13处过滤嘴131的接水面上,另一部分水则经过出水口 13上方内腔11的内壁的缓速导流作用后平稳地流动至过滤嘴131的接水面上,由于过滤嘴131的接水面上具有多个能缓冲蓄水的细孔132,热水透过细孔132平稳地排出并流入容器,不会溅出也不会喷出,安全性极高。使用结束后,饮水机的热水开关被关闭,壳体10内腔11中残余的水将被蒸发并通过排气通道14逸出至外界,内腔11中将不会存有积水,从而避免了滋生细菌,保证了卫生。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首要方面,本产品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14,当带有水蒸气的热水从进水口 12进入内腔11后,水蒸气将经过排气通道 14排出至外界,从而使水蒸气与热水分离,避免因热水被水蒸气喷出而引发安全事故,并且,水蒸气排出后也降低了内腔11中的压力,使得排水更加顺畅,以及,当饮水机的热水开关关闭后,由于本产品的内腔11通过排气通道14与外界连通,内腔11中残余的水将被蒸发并逸出至外界,不会存有积水,可避免滋生细菌,从而保证了卫生;其次,本产品通过在出水口 13设置带有细孔132的过滤嘴131,热水在到达过滤嘴131时必须通过细孔132排出, 藉此,利用过滤嘴131对热水进行缓冲蓄水,进一步保证了热水从出水口 13流出后不溅不喷,提高了安全性;此外,本产品出水口 13上方内腔11的内壁由上往下向内收紧,藉此,热水在到达出水口 13前经过内腔11内壁的缓速导流作用,其流速平稳,从而在排出时更加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内腔,壳体的上端具有进水口,壳体的下端具有出水口,该进水口、出水口与壳体的内腔导通,以及,壳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与壳体的内腔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上方内腔的内壁由上往下向内收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入口与壳体内腔的上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为两个,两排气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进水口的左右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设置有过滤嘴,该过滤嘴的接水面具有多个用于排水的细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嘴的接水面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饮水机的出水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内腔,壳体的上端具有进水口,壳体的下端具有出水口,该进水口、出水口与壳体的内腔导通,以及,壳体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与壳体的内腔导通。当带有水蒸气的热水从进水口进入内腔后,水蒸气将经排气通道排出至外界,从而使水蒸气与热水分离,避免因热水被水蒸气喷出而引发安全事故,并且,水蒸气排出后也降低了内腔中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相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酷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