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2523 阅读:20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结构,包括有固定于渔线轮主体上的主轴、连接在主轴顶部的调整钮组件和套设在主轴上的套筒,所述的线轮通过上、下轴承支撑于所述的主轴,刹车垫片组件位于上、下轴承之间的线轮内腔中,所述的下轴承支承在所述套筒的下端部位,并在下轴承和线轮之间设置有下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对应于线轮的缠线区域,所述的上轴承支承在该套筒的上端部位,并且,在所述的上轴承和线轮之间还设置有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的调整钮组件和刹车垫片组件相抵。(*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渔线轮,具体指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线轮刹车平稳性是渔线轮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指的是鱼上钩拖线时,线轮出线过程中所受持续刹车阻力的平稳性。渔线轮标准中通常规定在同一刹车状态下,100M的出线长度内,以最大刹车阻力和最小刹车阻力之差、与平均刹车力的比值,作为评估渔线轮刹车平稳性的判断依据。现阶段的刹车平稳性基本在40% 60%之间,且始终没有突破性的提高。原因在于为了保证线轮的刹车效率,刹车垫片组件一般装在线轮绕线槽的内部。线轮真正能与主轴起到定位作用的,只是刹车垫片组件下方部位的一小段。线轮相对于主轴形成一种“悬臂梁”结构。因此,当线轮受力时,一般会呈现出陀螺式的旋转, 极大的影响了线轮的刹车平稳性。为此,本申请人曾设计出双轴承支撑结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 CN201528603U的专利文献中所披露的前调力装置,该前调力装置包括固定于渔线轮主体的主轴,在主轴的顶部连接有螺母,主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装有弹簧、钮座、刹车垫片组件和套筒,操控刹车垫片组件的调整钮设在线轮的顶部,主轴在线轮缠线区域的上、下位置分别套设有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在上轴承座与线轮间设有上轴承,下轴承座配装连接在线轮内,下轴承座与主轴外的套筒之间设有下轴承,同时各零件之间为密封连接。采用该线轮结构,由于在线轮的缠线区域的上下位置各安装了一轴承做为支撑,因此对线轮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线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现象,从而确保了线轮上的线能以按序不受干扰地平滑抛出,以达到刹车力平稳的目的。但由于调整钮组件直接压在刹车垫片组件上,因而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刹车力的平稳性。同时由于此结构中的两个轴承是通过轴承座与主轴连接,即多出两个中间零件, 将很难保证轴承的装配同轴度,且增加了零采购成本。另外,安装在调整钮组件中的轴承座与主轴配合长度较短,导致上述轴承相对于主轴的结构稳定性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提高线轮刹车平稳性而能改善线轮旋转轨迹的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结构包括有固定于渔线轮主体上的主轴、连接在主轴顶部的调整钮组件和套设在主轴上的套筒,所述的线轮通过上、下轴承支撑于所述的主轴,刹车垫片组件位于上、下轴承之间的线轮内腔中,所述的下轴承支承在所述套筒的下端部位,并在下轴承和线轮之间设置有下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对应于线轮的缠线区域,且与主轴过盈配合成一体件,所述的上轴承支承在该套筒的上端部位,并且,在所述的上轴承和线轮之间设置有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的调整钮组件和刹车垫片组件相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轴承座与线轮为一体件,以进一步保证线轮与主轴的同轴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套筒与主轴过盈配合成一体件,两者之间无任何相对运动,且可承受足够的扭矩,上、下轴承装在套筒上,相对于装配在主轴表面,因而可以保证很好的同轴度,并且上轴承的内圈两端面分别与调整钮组件和刹车垫片组件相抵,因此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旋转调整钮组件,控制上轴承内圈的轴向压力,再经过上轴承内圈传递给刹车垫片组件,产生刹车阻力并转化为线轮的旋转扭力,显然,此时线槽内的渔线拉力可以由上、下轴承均衡承担,从而避免了线轮出现陀螺式旋转,有效地提高了刹车的平稳性,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去掉调整钮组件和刹车垫片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该渔线轮的线轮结构包括有线轮1、固定于渔线轮主体上的主轴2、连接在主轴顶部的调整钮组件3以及刹车垫片组件4,其中主轴2上过盈地套有与线轮1的缠线区域相对应的套筒5,即该套筒与主轴无任何相对运动,相当于一体件,它的长度与缠线区域轴向长度相匹配,该套筒的上、下端分别支承上轴承6和下轴承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轴承6和线轮1之间还设置有上轴承座8,而对应下轴承的线轮内形成有壁面11,该壁面的中间具有供上述套筒及主轴穿过的通孔12,壁面的下表面开有一沉槽13, 下轴承7位于该沉槽13内,即在该处,壁面11成为下轴承座,下轴承座与线轮制成一体件, 这样的结构更能保证线轮1与主轴2的同轴度。上述调整钮组件3包括螺纹连接在主体上端的螺母31和和位于螺母上方的调整钮32,并在调整钮32和上轴承6的内圈之间的主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套装有弹簧33、钮座 34,其中钮座34与上轴承的内圈上端面相抵,这样旋转调整钮,可以使上轴承内圈产生轴向压力,并将该压力传递至下述的刹车垫片组件4。刹车垫片组件4套在上、下轴承之间的套筒5上而位于上、下轴承之间的线轮内腔中,在刹车垫片组件4下方的套筒上还安装有滴答组件9,在本实施例,刹车垫片组件4和滴答组件9为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详细叙述,只是上述上轴承6的内圈下端面与刹车垫片组件 4相抵。使用时,可以通过旋转调整钮组件,控制上轴承内圈的轴向压力,再经过上轴承内圈传递给刹车垫片组件,产生刹车阻力并转化为线轮的旋转扭力。此时,由于线槽内的渔线拉力由上、下轴承均衡承担,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线轮出现陀螺式旋转,从实际试验表明,这样的结构,渔线轮的刹车平稳性可控制在20%以内,因而可明显地提高刹车的平稳性,达到改善线轮旋转轨迹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结构,包括有固定于渔线轮主体上的主轴O)、连接在主轴顶部的调整钮组件C3)和套设在主轴上的套筒(5),所述的线轮(1)通过上、下轴承(6、 7)支撑于所述的主轴O),刹车垫片组件(4)位于上、下轴承之间的线轮(1)内腔中,所述的下轴承(7)支承在所述套筒( 的下端部位,并在下轴承(7)和线轮(1)之间设置有下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5)对应于线轮的缠线区域,且与主轴过盈配合成一体件, 所述的上轴承(6)支承在该套筒(5)的上端部位,并且,在所述的上轴承(6)和线轮(1)之间设置有上轴承座(8),所述上轴承(6)的内圈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的调整钮组件( 和刹车垫片组件(4)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轴承座与线轮(1)为一体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结构,包括有固定于渔线轮主体上的主轴、连接在主轴顶部的调整钮组件和套设在主轴上的套筒,所述的线轮通过上、下轴承支撑于所述的主轴,刹车垫片组件位于上、下轴承之间的线轮内腔中,所述的下轴承支承在所述套筒的下端部位,并在下轴承和线轮之间设置有下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对应于线轮的缠线区域,所述的上轴承支承在该套筒的上端部位,并且,在所述的上轴承和线轮之间还设置有上轴承座,所述上轴承的内圈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的调整钮组件和刹车垫片组件相抵。文档编号A01K89/00GK202145805SQ20112025588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志华 申请人: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的线轮结构,包括有固定于渔线轮主体上的主轴(2)、连接在主轴顶部的调整钮组件(3)和套设在主轴上的套筒(5),所述的线轮(1)通过上、下轴承(6、7)支撑于所述的主轴(2),刹车垫片组件(4)位于上、下轴承之间的线轮(1)内腔中,所述的下轴承(7)支承在所述套筒(5)的下端部位,并在下轴承(7)和线轮(1)之间设置有下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5)对应于线轮的缠线区域,且与主轴过盈配合成一体件,所述的上轴承(6)支承在该套筒(5)的上端部位,并且,在所述的上轴承(6)和线轮(1)之间设置有上轴承座(8),所述上轴承(6)的内圈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的调整钮组件(3)和刹车垫片组件(4)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