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24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包括除尘塔、气动导流脱硫塔、水膜除尘器及副筒,除尘塔顶部设烟气进口,底部设排灰和水的口,内壁上设雾化螺旋喷头,除尘塔下部设通向气动导流脱硫塔的出口,气动导流脱硫塔为环绕在水膜除尘器的塔体,其内壁上设导流板,顶壁上设雾化螺旋喷头,下部设排灰和水的口,气动导流脱硫塔与水膜除尘器下部入口连接,水膜除尘器顶端设烟气出口,底部设排灰和水的口,副筒与烟气出口相连,工作时,烟气先通过除尘塔进行除尘,然后进入气动导流脱硫塔内进行脱硫,再进入水膜除尘器进行除雾脱水,最后经副筒进入引风机到烟囱排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耗低,除尘脱硫效率高,不易结垢,使用寿命长且补水量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气污染防治
,尤其是涉及除尘脱硫设备 领域,特别是指对已有文丘里水膜除尘装置的改造后形成的一种气动导 流除尘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适用于中小型锅(窑)炉的烟气除尘脱硫设备主要是采用湿法 除尘脱硫器。湿法除尘脱硫就是利用水或脱硫剂与烟气接触时,捕集烟 气中的粉尘并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型锅(窑) 炉都使用了麻石水膜除尘装置。其主要由文丘里进烟管和筒体构成。文 丘里进烟管一端为烟气进口,另一端以蜗壳方式连接筒体,在文丘里进 烟管喉部设有喷头。筒体顶部为烟气出口,上部设有溢流槽,底部设有 灰斗和溢水口 。麻石水膜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锅炉排出的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进 烟管。在烟气流经麻石进烟管的喉部时,烟气中的粉尘与喷管喷出的水 雾接触后,碰撞凝结成含尘液滴。然后烟气由筒体下部切向进入筒体内, 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旋转上升,烟气中的液滴和尘粒被甩向筒壁并与溢 流槽产生的水膜接触。烟气中的少量二氧化硫与水膜接触时被吸收,粉 尘随水膜一起流到筒体底部灰斗,并通过溢水口排出筒体。净化后的烟 气从筒体的顶部烟气出口排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1)气液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造成除尘效果一般,脱硫效率低。(2 )处理微尘和大量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很 高的能耗。(3) 设备易结垢、堵塞,材料易被腐蚀,使用寿命短。(4) 烟气 带水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引风机和烟囱寿命减少。(5)循环用水量大,补水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其可克服 现有缺点,能耗低,除尘脱硫效率高,不易结垢,使用寿命长且补水量 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动导流除 尘脱硫装置,其包括除尘塔、气动导流脱硫塔及水膜除尘器,除尘塔顶 部设有烟气进口 ,底部设有水封式排灰和水的口 ,内壁上装有雾化螺旋 喷头,除尘塔的下部设有通向气动导流脱硫塔的出口 ,气动导流脱硫塔 为环绕在水膜除尘器的塔体,其连接了除尘塔和水膜除尘器,其内壁上 设置有导流板,顶壁上设置有雾化螺旋喷头,其下部设有水封式排灰和 水的口,气动导流脱硫塔与水膜除尘器下部入口连接,水膜除尘器顶端 设有烟气出口 ,底部:&有排灰和水的口 。所述的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其还包括一副筒,副筒与水膜除尘 器顶端的烟气出口相连,副筒壁上设置有引风机,副筒底部设有排灰和 水的口 。所述的气动导流脱硫塔,其内壁上设置的导流板为一组,雾化螺旋 喷头也为 一组,雾化螺旋喷头设置在导流板之间的顶壁上。 所述的气动导流脱硫塔内导流板为交错设置。所述的除尘塔内壁上装有雾化螺旋喷头为一组,其与洗涤液管道相连。所述的水膜除尘器上部设有溢流槽,所述的水膜除尘器内壁上设有 喷头。所述的水膜除尘器塔体上部设有脱水器。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工作时,烟气先通过除尘塔进 行除尘,然后切向进入气动导流脱硫塔内,通过气动导流脱硫塔内的隔 成S型烟气通道的导流板及高效雾化螺旋喷头进行高效脱硫,再切向进 入水膜除尘器进行除雾脱水,最后经副筒进入引风机到烟自排放,本实 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l)投资成本低由于改造后系统阻力没有很大变化,原有引风 机一般可以正常运行,从而减少了改造成本;(2) 所需空间小本技术直接在已有的水膜除尘装置基础上进行改造,不另占用场地。特别适合场地不宽裕的情况下的除尘脱硫改造。(3) 运行成本低本技术除尘脱硫所需的循环水量和耗水量 比其他技术相比要小,因此不论是水耗还是电耗,与其他技术相比都较 低,具有优势。(4) 脱硫效率高本技术采用气动导流脱硫塔进行脱硫,增 加了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本设备的脱硫 效率,脱硫效率高达85°/。以上。可用于双碱法、碱法、废碱法、氧化镁 等各种除尘脱硫工艺。(5) 除尘效果好本技术中,烟气先进入高效雾化除尘塔进 行一级除尘,再进入气动导流脱硫塔,在脱碌u的同时进行二级除尘,保 证了很高的除尘效率。(6) 防结垢、防堵性能好,运行稳定,安全性能高本技术 采用导流技术,不会产生结垢、堵塞现象,保证了除尘脱硫的正常进行。 若改造成旋流板式除尘脱硫设备,其最大缺点是容易结垢,导致通道堵 塞,从而使设备阻力增大,不仅影响了除尘脱硫效率,还造成了风机负 荷力口大。(7) 风机不易带水,大大增加了风机寿命烟气在经过除尘、脱 硫后,进入已有的水膜除尘器进行脱水除雾,在塔内旋转离心作用下, 脱水效果很好。处理后引风机不易带水。避免了由于引风机带水,造成 叶轮被腐蚀后寿命减少。(8) 使用寿命长本技术全部采用花岗岩制成,耐酸、耐腐 蚀,使用寿命长,可以正常使用10-20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S见图; 图3为图1B — B吾'j一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其包括除尘塔l、气动导流脱硫塔2及水膜除尘器3,其中除尘塔l顶部设有烟气进口 11,底部设有水封式排灰和水的口 12, 内壁上装有一组雾化螺旋喷头13,其与洗涤液管道(图中未示出)相连; 除尘塔1的下部设有通向气动导流脱硫塔2的出口 14。气动导流脱硫塔2为环绕在水膜除尘器3的塔体,其连接了除尘塔 1和水膜除尘器3,其内壁上设置有一组导流板21,导流板21为交错设 置, 一组雾化螺旋喷头22设置在导流板21之间的顶壁,螺旋喷头22 与吸收液管道(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气动导流脱硫塔2下部设有水封 式排灰和水的口 23,气动导流脱^f克塔2与水膜除尘器3下部入口 33连接。 水膜除尘器3顶端设有烟气出口 31,底部设有排灰和水的口 32,上 部设有溢流槽34,溢流槽34与洗涤液管道24相连接,内壁上根据需要 可设有喷头35,水膜除尘器3塔体上部设有脱水器36,烟气出口31与 一副筒4相连,副筒4壁上设置有引风机接口 41,副筒4底部设有排灰 和水的口 42。烟气从除尘塔1顶部的烟气进口 ll进入除尘塔l,除尘塔l内壁装 有的高效雾化螺旋喷头13将洗涤液雾化成小液滴散布到烟气之中,烟 气与小液滴在除尘塔l内充分接触,使烟气中的固体粉尘吸附在液滴上 并凝结成较大颗粒,并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大部分落入除尘塔l底 部,带有粉尘的洗涤液从排灰和水的口 12排出,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经过除尘后的烟气由除尘塔1下部的出口 14切向进入气动导流脱^5危塔 2。气动导流脱硫塔2内侧壁设有的一组导流板21,其将气动导流脱硫 塔2内部分隔成S型烟气通道,导流板21之间的塔顶上设置的高效雾 化螺旋喷头22将吸收液雾化成小液滴散布到烟气之中。烟气在气动导 流脱硫塔2内与吸收液的小液滴充分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液滴充 分吸收。吸收了二氧化硫的液滴, 一部分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直接落 入气动导流脱硫塔2底部,另 一部分在旋流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脱硫 塔塔壁,沿塔壁汇集下流至塔底。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吸收剂由气动导流 脱硫塔2底部的排灰和水的口 23排出,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烟气经过 脱硫后,由水膜除尘器3下部入口 33沿切向进入水膜除尘器3。烟气中 含有的剩余部分液滴,在水膜除尘器3中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导流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除尘塔(1)、气动导流脱硫塔(2)及水膜除尘器(3),除尘塔(1)顶部设有烟气进口(11),底部设有水封式排灰和水的口(12),内壁上装有雾化螺旋喷头(13),除尘塔(1)的下部设有通向气动导流脱硫塔(2)的出口(14),气动导流脱硫塔(2)为环绕在水膜除尘器(3)的塔体,其连接了除尘塔(1)和水膜除尘器(3),其内壁上设置有导流板(21),顶壁上设置有雾化螺旋喷头(22),其下部设有水封式排灰和水的口(23),气动导流脱硫塔(2)与水膜除尘器(3)下部入口(33)连接,水膜除尘器(3)顶端设有烟气出口(31),底部设有排灰和水的口(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荆湖林培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圣达科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