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装置及其用于脱硫除尘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988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装置及其用于脱硫除尘的方法,可有效解决脱硫除尘装置功能单一,脱硫除尘效果差问题,第一吸收塔同进气口处装有引风机的烟气进口管道连通,并经管道同进水管上的高压泵出口端相连,两个吸收塔相连,第二吸收塔上有烟气出口管道,内装有除雾器,并分别与烟囱、沉淀槽相连,吸收塔内有细水雾喷头,第一吸收塔底部与灰渣室相连,两个吸收塔底部由三通管和沉淀槽相连,沉淀槽经过滤槽同碱循环水槽连通,碱循环水槽上的离心泵同动态过滤器相连,并经循环水管道同进水管相连,循环水管道同吸收塔的喷淋管及喷头相连通,碱循环水槽上装有配碱槽;烟气经管道和喷淋脱硫除尘,由烟囱排入大气,本发明专利技术集脱硫、除尘功能于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
技术介绍
目前燃煤锅炉如火电厂、钢铁、冶金等减排二氧化硫(S02)的主要途径有: 煤碳洗选、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海水脱硫法、烟气循环硫化床脱硫法、 电子束法脱硫等共十余种工艺的脱硫装置在商业化运行或进行了工业示范,但 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型脱硫除尘装置。燃煤锅炉如火电厂、钢铁、冶金等 的除尘的方法有电除尘和布袋除尘。中小型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比较低而且运行费用也相对比较 高,已经不适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从国家政策上来看如果燃煤 锅炉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就会被限令爆破,而正在使用中小型脱硫除尘 装置的企业往往地方狭小再用传统的方法升级改造难度很大,且投资比较大, 维护费用也比较高,故改进势在必行。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装 置及其用于脱硫除尘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目前脱硫除尘装置功能单一,脱硫除 尘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高压泵、吸收塔, 第一吸收塔同烟气进口管道连通,在烟气进口管道进气口处装有引风机,第一 吸收塔经管道同进水管上的高压泵出口端相连,第一吸收塔经管道与第二吸收 塔相连,第二吸收塔上有烟气出口管道,烟气出口管道内装有除雾器,并分别 与烟囱、沉淀槽相连,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内有多层高压细水雾喷头,沿塔 的高度方向依次放置,第一吸收塔底部与灰渣室相连,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 底部由三通管和沉淀槽相连,沉淀槽经过滤槽同碱循环水槽连通,碱循环水槽 出口管道上装有离心泵,离心泵同动态过滤器相连,并经循环水管道同进水管 相连,循环水管道通过进水管上的高压泵出口端同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的 喷淋管及高压细水雾喷头相连通,碱循环水槽上装有配碱槽;其应用方法是, 第一吸收塔经烟气进口管道同锅炉烟道相连通,烟气进入第一吸收塔与第二吸收塔内,烟气上升过程中遇到高压细水雾,小颗粒粉尘与高压细水雾充分接触,不断凝聚变成大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并被排出到沉淀槽中,烟气中的S02与含有碱性水的高压细水雾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变成大的液滴而沉降并 被排出到沉淀槽中,在沉淀槽中进行再生后经过滤槽过滤、固液分离,液体进 入碱循环水槽,由离心泵抽出,在细水雾系统内循环使用,形成灰水闭路循环, 防止二次污染,并降低耗碱量和运营成本,实现脱硫除尘之目的,把处理后的 烟气由烟囱排入大气。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节能、环保,集脱硫、除尘功能于一 体,成本与传统的相比大大降低,且可实现长期高效运转,符合国家提出的节 能、环保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脱硫除尘装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由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高压泵、吸收塔,第一吸收塔l同烟气进口管道5 连通,在烟气进口管道5进气口处装有引风机8,第一吸收塔1经管道同进水管 17上的高压泵4出口端相连,第一吸收塔1经管道与第二吸收塔2相连,第二 吸收塔2上有烟气出口管道3,烟气出口管道3内装有除雾器7,并分别与烟囱 9、沉淀槽10相连,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内有多层高压细水雾喷头6,沿塔 的高度方向依次放置,第一吸收塔1底部与灰渣室16相连,第一吸收塔1和第 二吸收塔2底部由三通管和沉淀槽10相连,沉淀槽10经过滤槽11同碱循环水 槽12连通,碱循环水槽12出口管道上装有离心泵15,离心泵15同动态过滤器 14相连,并经循环水管道18同进水管17相连,循环水管道18通过进水管17 上的高压泵4出口端同第一吸收塔1和第二吸收塔2的喷淋管及高压细水雾喷 头6相连通,碱循环水槽12上装有配碱槽13。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塔体可使用新型JNS耐硫酸露点腐蚀钢(市售产 品)内壁涂上玻璃鳞片树脂涂层,或其它耐腐蚀性材料以提高设备的耐腐蚀能 力,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应用方法是第一吸收塔1经烟气进口管道5同锅炉烟道相连通,烟气进入第一吸收塔1与第二吸收塔2内,烟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向下喷出的 高压细水雾,小颗粒粉尘与高压细水雾充分接触,不断凝聚变成大颗粒,在重 力的作用下降落并被排出到沉淀槽10中,烟气中的S02与含有碱性水的细水雾 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变成大的液滴而沉降一并被排出到沉淀槽10中,在 沉淀槽10中加入熟石灰,形成质量浓度为1. 8%。的溶液,进行再生后, 经过滤槽ll过滤、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碱循环水槽12,另外在配碱槽13里 加入NaOH和水配制成NaOH水溶液,由管道送入到碱循环水槽12内,与碱循环 水槽12再生后所形成的溶液相混合,搅拌均匀,同时,向碱循环水槽12内补充 清水,形成质量浓度为2%。的溶液,由离心泵15将碱循环槽12内的NaOH溶液 送入到高压泵4内,形成灰水闭路循环,防止二次污染,并降低耗碱量和运营 成本,实现脱硫除尘之目的,烟气最后经除雾器7除去所含的过饱和水分,把 达到当地排放标准或国家排放标准的烟气送到烟囱内排入大气。两个吸收塔内沿塔的高度方向依次放置有多层高压细水雾喷头,加入脱硫 剂(NaOH)的水由高压泵经管道送入喷头并形成极细的水雾喷出,烟气经烟气 进口管道5进入吸收塔,上升过程中遇到高压细水雾,小粒度粉尘与细水雾充 分接触,不断凝聚变成大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并被排出到沉淀槽10中, S02与含有碱性水的细水雾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变成大的液滴而沉降形 成的吸收液,并被排到沉淀槽10中,在吸收液中加入熟石灰进行再生后经过滤 槽11过滤、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碱循环水槽,由离心泵抽出,在细水雾系统 内循环使用,形成灰水闭路循环,防止二次污染,并降低耗碱量和运营成本。烟气由第一吸收塔1进入第二吸收塔2,还有微量的小粒度粉尘通过二塔的 二至三层细水雾被除去,也还有少量的S02经过二至三层细水雾被吸收,反应, 生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等随细尘粒一起被脱除;烟气最后经高效除雾器除去所 含的过饱和水分后,把达到当地排放标准或国家排放标准的烟气送到烟囱内排 入大气。从安装在吸收塔内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喷出的高压细水雾持续均匀,雾粒直 径小,仅为亚微米和纳米级,比表面积比一般水雾大得多,使它具有许多特殊 性质。它可以很快吸热降温,可以极大的增加与粉尘和S02气体接触的水膜表面5积,在气、固、细水雾滴三相悬浮状态下使微细粉尘和S02经吸收、凝聚、增重,而易脱除,从而提高脱除效率,达到脱硫、除尘的目的。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打破传统观念,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开发了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装置,利用含有脱硫剂(NaOH)的高压细水雾在吸收塔内 吸收燃煤后的烟气从而达到脱硫除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集脱硫、除尘功能于一体,成本与传统的相比大大降低,且可实现长期高效运 转,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脱硫除尘装置,经济 和社会效益显著。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高压泵、吸收塔,其特征在于,第一吸收塔(1)同烟气进口管道(5)连通,在烟气进口管道(5)进气口处装有引风机(8),第一吸收塔(1)经管道同进水管(17)上的高压泵(4)出口端相连,第一吸收塔(1)经管道与第二吸收塔(2)相连,第二吸收塔(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装置,包括高压泵、吸收塔,其特征在于,第一吸收塔(1)同烟气进口管道(5)连通,在烟气进口管道(5)进气口处装有引风机(8),第一吸收塔(1)经管道同进水管(17)上的高压泵(4)出口端相连,第一吸收塔(1)经管道与第二吸收塔(2)相连,第二吸收塔(2)上有烟气出口管道(3),烟气出口管道(3)内装有除雾器(7),并分别与烟囱(9)、沉淀槽(10)相连,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内有多层高压细水雾喷头(6),沿塔的高度方向依次放置,第一吸收塔(1)底部与灰渣室(16)相连,第一吸收塔(1)和第二吸收塔(2)底部由三通管和沉淀槽(10)相连,沉淀槽(10)经过滤槽(11)同碱循环水槽(12)连通,碱循环水槽(12)出口管道上装有离心泵(15),离心泵(15)同动态过滤器(14)相连,并经循环水管道(18)同进水管(17)相连,循环水管道(18)通过进水管(17)上的高压泵(4)出口端同第一吸收塔(1)和第二吸收塔(2)的喷淋管及高压细水雾喷头(6)相连通,碱循环水槽(12)上装有配碱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智远叶兆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力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