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东专利>正文

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005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结构是烟气排口与吸收塔上的烟气入口连接,吸收塔上的净烟气出口与排烟口连通,冷却海水排口与吸收塔上的海水进口连通,吸收塔下方的海水出口与曝气池上的废水进管连通,冷却海水排口与曝气池上的冷却海水进口连通,吸收塔包括塔体,在塔体内烟气入口上方有填料层,在填料层的上方有与海水进口相连通的喷淋管,曝气池包括池体,池体的一端设有与冷却海水进口连通的配水区和混合区,废水进管插入混合区内,在池体的另一端设有排放口,在排放口与混合区之间设有与风机连通的带出气孔的曝气头。本系统投入少、运行成本低、效果好、无副产品需处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燃烧装置特别是工业锅炉或电站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内含有一定量的SO2等酸性污染物,是造成空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目前采用湿法对工业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方式是用石灰石、生石灰等作为脱硫剂进行处理,以达到脱硫的目的。这种方式脱硫,投入资金多,运行费用高,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还需要处理。目前位于海边的工业燃烧锅炉或电站锅炉,大多使用海水对锅炉的热力系统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海水直接排入大海,没有对其再进行利用,也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效果好、投入少、运行成本低、无副产品等待处理、充分利用燃烧装置排出的冷却海水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以满足位于海边的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需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包括下方有烟气入口和上方有净烟气出口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烟气入口与烟气排口管路连接,净烟气出口与排烟口连通,冷却海水排口通过第一海水增压泵与吸收塔上方的海水进口连通,吸收塔下方的海水出口与曝气池上的废水进管连通,冷却海水排口与曝气池上的冷却海水进口连通,所述吸收塔包括塔体,在塔体内烟气入口的上方支撑有填料层,在填料层的上方设有与海水进口相连通的喷淋管,位于喷淋管上方设有除雾层,所述的曝气池包括池体,在池体的一端设有与冷却海水进口连通的配水区和混合区,所述的废水进管插入混合区内,在池体的另一端设有排放口,在排放口与混合区之间设有与风机连通的带出气孔的曝气头。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中所述的烟气入口与烟气排口之间接有换热器和增压风机,换热器位于净烟气出口与排烟口之间的管路上。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海水增压泵并联有第二海水增压泵,在冷却海水排口与第一海水增压泵、第二海水增压泵之间设有海水池。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海水增压泵、第二海水增压泵两侧、增压风机的入口端、换热器与排烟口之间设有阀门,所述的烟气排口与排烟口之间设有管路连通并装有阀门。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中所述的填料层置于上层格栅上,上层格栅置于水平支撑梁上,水平支撑梁的两端置于塔体内侧壁上的下凸台上。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中所述的上层格栅与水平支撑梁之间设有下层格栅。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中所述的喷淋管的两端置于塔体内侧壁上的上凸台上,在喷淋管的中间连通有与所述海水进口相连的喷淋主水管,喷淋主管固定在中间支撑梁上,中间支撑梁与水平支撑梁相连并两端置于塔体内侧壁凸台上。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中所述的除雾层为聚丙烯平板式除雾器。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中所述的池体内位于排放口一端设有阻挡板形成排放区,在混合区与排放区之间纵向设有隔板,隔板的上边处设有与风机连通的曝气管,曝气管与位于隔板侧面的支管连通,所述的曝气头与支管相连通并水平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池体的底部。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其中所述的池体内侧边设有与配水区和排放区连通的旁路区。本技术的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由于工业燃烧装置的烟气排口与吸收塔下方的烟气入口管路连接,吸收塔上方的净烟气出口与排烟口连通,冷却海水排口通过第一海水增压泵与吸收塔上方的海水进口连通,吸收塔下方的海水出口与曝气池上的废水进管连通,冷却海水排口与曝气池上的冷却海水进口连通,所述吸收塔包括塔体,在塔体内烟气入口的上方支撑有填料层,在填料层的上方设有与海水进口相连通的喷淋管,所述的曝气池包括池体,在池体的一端设有与冷却海水进口连通的配水区和混合区,所述的废水进管插入混合区内,在池体的另一端设有排放口,在排放口与混合区之间设有与风机连通的带出气孔的曝气头,运行时,对燃烧装置进行冷却的海水在吸收塔内与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充分接触,使其酸碱中和,实现对烟气中SO2等酸性物质的吸收,同时在曝气池中完成了对酸性海水的氧化和恢复,故本系统结构简单,投入少,运行稳定成本低,脱硫效果好,充分利用了燃烧装置所排出的冷却海水,用后的海水经氧化和恢复,达到排放标准,在运行过程中无副产物需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曝气池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A-A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D-D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的B-B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C部放大旋转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E-E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的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喷淋管及喷淋主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60为燃烧装置产生的烟气排口,烟气排口60通过管路连接一电动阀门57、增压风机53、换热器52,换热器52与吸收塔50下部侧面的烟气入口41连通,烟气可经过一电动阀门57由增压风机53加压送入换热器52内,再进入吸收塔50内。吸收塔50上方有净烟气出口44,净烟气出口44通过管路与换热器52、三电动阀59、排烟口62相连通。61为燃烧装置的冷却海水排口,冷却海水排口61通过管路与海水池54相接。第一海增压泵55和第二海水增压泵56并联,在其两侧均连通有电动阀门,所述的海水增压泵的入口与海水池54相接,海水增压泵的出口与吸收塔50上部侧面的海水进口63相接。在吸收塔50的下部侧面设有海水出口64,海水出口64与曝气池51上的废水进管7相接,曝气池51上的冷却海水进口6与冷却海水排口61连通。所述的换热器52可选购热交换回转式换热器。在烟气排口60与排烟口62之间连接有管路并装有二电动阀58。如图8、9所示33为吸收塔50上的塔体,可采用混凝土结构加工制作。塔体33为方形,也可制作成圆形的塔体。在塔体33内侧壁上可设有防腐材料的内衬。塔体33内位于烟气入口41上方设置有水平支撑梁46,水平支撑梁46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端头搭落在塔体33内侧的下凸台42上,在中间有中间支撑梁37与水平支撑梁46相连,其两端搭落在塔体33内侧的凸台上。在水平支撑梁46的上方放置有下层格栅32,下层格栅32是选购块状平板形的带方孔的聚丙烯格栅,在下层格栅32的上方有上层格栅31,上层格栅31是选购整体为平板状的带方孔的聚丙烯格栅。在上层格栅31的上方为填料层34,填料层34为堆放一定厚度的填料,其厚度一般确定为3.5米,所述的填料是选购环形带孔的填料环。在填料层34的上方有带均匀分布出水孔的喷淋管43,喷淋管43的端头搭落在塔体33内侧的上凸台45上,喷淋管43的中间连通有喷淋主水管38,喷淋主水管38坐落固定在中间支撑梁37上。在喷淋管43的上方放置有除雾层39,除雾层39为选购的聚丙烯平板式除雾器。在中间部位除雾层39与喷淋主水管38之间放有塑料挡板40。如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系统,包括下方有烟气入口(41)和上方有净烟气出口(44)的吸收塔(50),其特征在于:烟气入口(41)与烟气排口(60)管路连接,净烟气出口(44)与排烟口(62)连通,冷却海水排口(61)通过第一海水增压泵(55)与吸收塔(50)上方的海水进口(63)连通,吸收塔(50)下方的海水出口(64)与曝气池(51)上的废水进管(7)连通,冷却海水排口(61)与曝气池(51)上的冷却海水进口(6)连通,所述吸收塔(50)包括塔体(33),在塔体(33)内烟气入口(41)的上方支撑有填料层(34),在填料层(34)的上方设有与海水进口(63)相连通的喷淋管(43),位于喷淋管(43)上方设有除雾层(39),所述的曝气池(51)包括池体(1),在池体(1)的一端设有与冷却海水进口(6)连通的配水区(2)和混合区(16),所述的废水进管(7)插入混合区(16)内,在池体(1)的另一端设有排放口(8),在排放口(8)与混合区(16)之间设有与风机(10)连通的带出气孔(13)的曝气头(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陈玉乐何强赵石铁韩祥
申请(专利权)人:杨东陈玉乐何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