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和使用了该电池组件的电池组件集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167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其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筐体、布线基板和盖体。电池单元由1个以上的具有通气机构的单电池构成。筐体的至少一面为开口端,筐体具有被隔板隔开的多个收纳部,在各收纳部中收纳各电池单元。布线基板覆盖筐体的开口端,并被配置在单电池的通气机构侧,具有与电池单元连接的连接端子。盖体覆盖筐体的开口端和布线基板,并设有开口部。在布线基板的与电池单元对置的位置且与连接端子不同的区域中设有贯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和使用了该电池组件的电池组件集合体,所述电池组件具有即使单电池中产生发热等不良情况也不影响其它电池的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节省资源或节能的观点出发,对可重复使用的镍氢、镍镉或锂离子等二次电池的需求高涨。其中,锂离子二次电池轻量,电动势高,且具有高能量密度。因此,作为便携式电话或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笔记本型电脑等多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或移动体通信设备的驱动用电源的需求在扩大。另一方面,为了削减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或CO2的排放量,作为汽车等的发动机驱动用的电源,对电池组件的期待变大。为了得到所希望的电压或容量,电池组件通过使用多个包含1个以上的电池的电池单元来构成。在电池组件中,随着搭载的电池单元的数量增加,需要用于引导电源线或控制用布线的空间,因此难以使电池组件小型化。因而,公开了在由多个单电池构成的电池单元中,用形成于印刷基板上的图形布线来连接各单电池间的连接线或用于检测电压或温度等的布线的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同样,公开了将多个电源组件收纳在保持盒中,经由端板进行连接的电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然后,在端板上设置连接各电源组件间的传感器引线或电源引线。通过该构成,能够减低连接不良,同时进行电源装置的小型化。此外,伴随着收纳在电池组件中的电池的高容量化的发展,根据利用的形态不同, 有时单电池本身发热而达到高温。因此,单电池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将它们集合而成的多个电池单元组合的电池组件中的安全性更重要。也就是说,单电池因过充电、过放电或内部短路或外部短路而发生的气体使内压上升,根据情况,有单电池的外装壳破裂的可能性。因而,一般构成为在单电池中设置用于排气的通气机构或安全阀等,如果发生不测事态,则释放内部的气体。此时,有时通过点燃排放出的气体等而产生冒烟或少见地着火。因而,公开了将多个单电池收纳在壳内的电池室中,在与各单电池的安全阀对置的区划壁上设置开口部的电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该电源装置中,在异常状态时从单电池喷出的气体经由排气室从排出口排出。但是,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池组件中,在因1个单电池异常发热而使安全阀工作时,不能抑制发热的单电池的热量或喷出的气体的点燃对周围电池的影响。因此,存在各电池单元连锁地劣化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搭载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件中,课题是如何抑制发生异常的电池单元的影响向周围的电池单元的扩大、使影响停留在最低限。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示的电源装置中,在壳的区划壁上与电池的安全阀对置地设置开口部,不使喷出的气体充满电池室内而将其排放到外部。可是,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同样,在1个单电池异常发热直到安全阀工作时,发热的单电池的热通过放射或辐射等将周围的单电池连锁地加热。收纳在电池室内的单电池数越增加,发热量越协同地增大,因此不能将对周围的单电池的影响抑制在最低限。此外,虽公开了内藏在树脂中的电路基板,但有关与单电池的连接或控制方法等没有任何公开或暗示。另外,由于将电路基板内藏在树脂中,因此限制了电池组件的小型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20811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0-223166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270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池组件和使用了该电池组件的电池组件集合体,该电池组件能够在削减用于布线的空间的同时,将产生了不良情况的电池的异常发热对周围的电池的影响抑制在最低限。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件具有多个电池单元、筐体、布线基板和盖体。电池单元由1个以上的具有通气机构的单电池构成。筐体的至少一面为开口端,筐体具有被隔板隔开的多个收纳部,在各收纳部中收纳各电池单元。布线基板覆盖筐体的开口端,同时被配置在单电池的通气机构侧,具有与电池单元连接的连接端子。盖体覆盖筐体的开口端和布线基板,并且设有开口部。在布线基板的与电池单元对置的位置、且与连接端子不同的区域上设有贯通孔。通过该构成,至少能够通过布线基板和隔板将电池单元以封闭状态收纳在筐体的收纳部内。因此,即使电池单元呈现异常状态,也不会向因电池的通气机构的开放而喷出的气体从外部供给氧,而是经由布线基板的贯通孔,以气体状态将其排出到电池组件的外部。 此外,由于各电池单元被收纳在由筐体内的隔板隔开的收纳部中,因此可抑制热向周围的电池单元的传递,能够将热影响抑制在最低限。进而,电源布线或控制布线等的引导所需的空间通过布线基板能够大幅度削减。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更小型、安全性高、可靠性优良的电池组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件集合体具有通过串联及并联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将多个上述电池组件组合而成的构成。通过该构成,能够根据用途来实现具备任意的电压或容量的电池组件集合体。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实现能够在削减用于布线的空间的同时将产生了不良情况的电池单元的异常发热对周围的电池单元的影响抑制在最低限的电池组件及电池组件集合体。附图说明图1是收纳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单元中的电池的横剖视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组件的外观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2B-2B线的剖视图。图2C是图2B中的2C部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组件的盖体构造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5A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组件的布线基板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5B是图5A的5B-5B线的剖视图。图5C是图5A所示的布线基板的俯视图。图6A是对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件中当1个电池单元发生了异常发热等时喷出的气体的排气状况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6B部的放大剖视图。图7A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组件的布线基板的另一例子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7B是图7A的7B部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组件的另一例子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盖体的另一例子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0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筐体的另一例子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IlA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组件的另一例子进行说明的外观立体图。图IlB是图IlA的11B-11B线的剖视12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组件的剖视图。图12B是图12A中的12B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3A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组件的布线基板的另一例子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13B是图13A中的13B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4A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组件的布线基板的又一例子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14B是图14A中的14B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5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池组件的另一例子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16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组件集合体的组装立体图。图16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组件集合体的另一例子的组装立体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池组件集合体的又一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同一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再有,只要基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基本的特征,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记载的内容。此外,以下作为单电池,举例说明锂离子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下记载为“电池”),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实施方式1)图1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池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件,其具备:多个电池单元,其由1个以上的具有通气机构的单电池构成,筐体,其至少一面为开口端,具有被隔板隔开的多个收纳部,在各所述收纳部中收纳各所述电池单元,布线基板,其覆盖所述筐体的所述开口端,并且被配置在所述单电池的所述通气机构侧,具有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的连接端子,盖体,其覆盖所述筐体的所述开口端和所述布线基板,并且设有开口部;在所述布线基板的与所述电池单元对置的位置、且与所述连接端子不同的区域中设有贯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井俊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