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颗粒的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56543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树脂膜或树脂片材的制造方法,包括清洗树脂颗粒的工序、和使用清洗后的树脂颗粒成型树脂膜或树脂片材的工序。清洗树脂颗粒的工序包括将树脂颗粒和水导入第一筒体内的工序、和一边向第一筒体的排出口搬送上述树脂颗粒和上述水一边通过水流从树脂颗粒表面除去杂质来清洗树脂颗粒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在树脂成型体中杂质的混入成为一大问题。杂质在树脂成型体中形成特异的形态,例如在膜或片材中形成鱼眼(fish eye),在注射成型体或挤压被覆成型体中形成麻点。需要说明的是,所谓鱼眼是以膜中的杂质作为核凝集形成的粗大粒子。如果存在上述杂质,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将膜(片材)用于光学用途中时,有时鱼眼对光学特性产生影响。另外,通常还认为在将膜(片材)搭载在电子设备等中进行使用时,由于鱼眼的存在导致容易产生绝缘击穿,从而影响电特性。并且,如果存在鱼眼,则会导致外观不良,作为制品的价值降低。另外,不限于膜或片材,注射成型体等其他成型体产生麻点时,也产生外观变差、 难以发挥所期望的电特性或力学特性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作为膜和片材的区别,在日本通常多数情况下厚度为200 μ m 以下时称为膜,而JIS的包装用语或欧美将10密耳Ο50μπι)以下作为膜。但是,只要保持能够卷绕成轧辊状等的柔性,则即使稍厚有时也称之为膜,因此,此处以200 300 μ m为界,将比之薄的称为膜,比之厚的称为片材。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中,致力于树脂的组成,公开了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颗粒的清洗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将所述树脂颗粒和水导入第一筒体内的工序,和一边向所述第一筒体的排出口搬送所述树脂颗粒和所述水一边通过水流从上述树脂颗粒表面除去杂质来清洗所述树脂颗粒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2008-2839992008年11月5日1.一种树脂颗粒的清洗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将所述树脂颗粒和水导入第一筒体内的工序,和一边向所述第一筒体的排出口搬送所述树脂颗粒和所述水一边通过水流从上述树脂颗粒表面除去杂质来清洗所述树脂颗粒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颗粒的清洗方法,其中,在清洗树脂颗粒的所述工序中,向所述第一筒体内供给相对于所述树脂颗粒的重量为80wt%以下的所述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颗粒的清洗方法,其中,在清洗树脂颗粒的所述工序中,在所述第一筒体内中,通过所述水流、和所述树脂颗粒彼此间的碰撞,从所述树脂颗粒表面除去杂质。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颗粒的清洗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将从所述第一筒体排出的所述树脂颗粒及所述水供给至设置有螺杆的第二筒体内,在所述第二筒体内,通过所述螺杆搬送所述树脂颗粒及所述水,同时通过使所述第二筒体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分离所述树脂颗粒和所述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颗粒的清洗方法,包括进一步对已经与水分离的所述树脂颗粒进行干燥处理的工序。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颗粒的清洗方法,其中,所述树脂颗粒为具有粘性的树脂颗粒。7.一种树脂成型方法,所述树脂成型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方法清洗树脂颗粒,之后,将所述树脂颗粒供给至熔融成型加工装置中,成型树脂颗粒。8.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笹井泉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