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来自轧机的缆线缠绕成线圈的改良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170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将来自轧机的缆线(40)缠绕成线圈(M)的机器(10),其包括心轴(11),该心轴具有底座(39),从而使用相关绑定器件(41、42)穿线所述缆线(40)的头部端。所述穿线底座(39)和所述绑定器件(41、42)被联结到独立的盖模块(13),该独立的盖模块被可运动地联接到所述心轴(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良缆线接合系统的用于将来自轧机的缆线缠绕成线圈的机器。
技术介绍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来自轧机的缆线必须被缠绕在商贸重量的线圈上, 之后被单独地捆扎绑定且放置在仓库里。为此,在缆线稳定冷却系统的下游,通常有两个缠绕机器,使用转向器将缆线交替 供给到所述两个缠绕机器。因此两个缠绕机器交替工作,即当在一个缠绕机器上产生线圈时在另一个缠绕机 器上移除完整线圈并将其运至绑定台。这种类型的机器和设施例如在如下PCT专利申请中 被描述和图释,即 W02004/108314A、W02004/108315A、W02004/108316A、W02004/108317A、 W02005/084843A,如果关于所讨论的
需要任何一般说明的话,则应当以示例方式参考这些专利申请。当构建这些缠绕机器时要解决的最重要的技术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涉及将来自轧 机的缆线的头部端附连于线圈缠绕心轴。根据现有技术,使用穿线单元(threading unit)将缆线的头部端穿线并附连到被 直接设置在机器心轴的主体的套筒上的底座内。如上所简要描述的将缆线的头部端直接穿线并固定到机器的心轴(套筒)具有如 下主要缺点,即当改变被加工产品的尺寸特征时(这涉及调整缆线头部端的底座)需要机器 停止相对长的时间。当缆线头部端的底座和相关固定系统需要维护和/或更换部件时机器同样需要 停止相对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产生用于将来自轧机的缆线缠绕成线圈的机器来避免上述 总结的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所述机器中在产品改变的情况下或者当需要执行维护工作和/ 或更换部件时用于将缆线头部端穿线且附连于心轴的系统不会导致过长的停止所述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个目的是通过使得用于穿线和附连所述缆线头部端的系统在结 构上独立于所述机器的所述心轴的主体来实现的。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是通过具有所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所述的特 征的机器来实现的。附图说明通过查看下述描述将更加显而易见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缠绕机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 特征及其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所述下述描述参考附图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 式。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器的示例的纵截面,其处于将缆线缠绕在线圈上的操作位置;图2是图1中机器的平面图3是机器的盖模块的放大截面细节,其处于线圈缠绕阶段的开始且示出了用于将缆 线头部端穿线且附连于模块的底座;图4是类似于图3的细节,其示出了一旦已经缠绕了线圈而处于心轴分离阶段的盖模 块;以及图5和图6是类似于图1的横截面,其示出了用于将盖模块从心轴移除以便使得形成 的线圈能够从顶部被移除的序列。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考附图中的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可能示例的线圈缠绕机器被完整 地示作10,并且结构上通过机动心轴11形成,在所示示例中该机动心轴11绕竖直轴线12 旋转不过也可以绕水平轴线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盖模块13在顶部闭合心轴11,可以使用与心轴11配合的运动结 构14使该盖模块13运动。如图1、图2、图5和图6清楚示出的,结构14由承载轨道16的基板15构成,在该 轨道16上框架17被马达18控制从而沿箭头19的方向前后运动。轨道16的后部在20处枢转连接到成对的侧部支撑柱21,而前部在22处被枢转地 连接到成对的侧部液压致动器(汽缸)23,所述侧部液压致动器23在M处又枢转地连接到 基板15。这样,轨道16-框架17的组合可以被命令沿箭头25的方向绕20枢转,并且框架 17沿箭头19的方向如上所述地运动(图1、图5、图6)。如清楚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盖模 块13的后部被支撑在框架17上并且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任意类型的且未被具体示 出的容易移除的方式(例如借助于自对中爪形联接器)通过绕心轴11旋转而被接合(联接)。 在附图中,所述爪形联接器由公元件26和匹配的母元件27示出,所述公元件W轴向连接 到心轴11,所述母元件27被居中设置在盖模块13上,其在所述元件27的主体31的内部的 轴承(未示出)上旋转。使用成对的臂观以自对中且枢转的方式将盖模块13安装在框架17的自由端上。 所述臂观在一端于四处枢转连接到框架17且在相对端于30处枢转连接到接头的母元件 27的轴承的主体31,其中该接头将盖模块13连接到心轴11。盖模块13的顶部也被联结到枢转盘33,该枢转盘33借助于直径上相对的成对液 压致动器(汽缸)34被框架17支撑。所述致动器34在35处被枢转连接到框架17并且在36处被枢转地连接到盘33, 并且它们与盖模块13的下层弹性销32配合,来作用在由缆线40构成的最上层线圈上从而 防止当从心轴11移除盖模块13时(图4)的任何妨碍。参考附图中图3和图4的细节,在心轴11的顶部附近,穿线单元的运动叶片37(又 与相应的对置环形轴圈38配合)以公知方式与从盖模块13的下方延伸的心轴配合,从而限 定环形底座39以用于穿线且绑定来自轧机的缆线40的第一线圈。将缆线头部端40绑定或锁定在底座39内可以通过任意公知手段来实现,例如通过将缆线头部端40楔入且固定 到成角度楔形壁或表面41、42之间。在所示的非限制性示例中,表面41是盖模块13的底 侧,且表面42是环形轴圈38的与表面41形成锐角的内表面。实际上,如图3所示,通过运动叶片37沿箭头F的方向使缆线头部端40运动,从 而使得该头部端40通过底座30内的表面41、42之间的摩擦而被穿线且锁定,这之后叶片 37以公知的方式离开心轴11,从而例如允许缠绕由缆线40构成的线圈,如图4所示。用于使用运动叶片37来穿线缆线头部端40的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公 知的且不在此更具体描述。从上述参考附图的描述中可以显而易见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圈缠 绕机器的操作并且该操作被总结如下。使用处于图1所示位置的机器来产生线圈,也就是 在顶部由盖模块13闭合心轴11且从心轴11的套筒移除叶片37 (图4)的情况下产生线 圈。一旦已经缠绕了线圈M (图4),则如图4、图5所示提升盖模块13,并且盖模块13 朝心轴11侧向地运动到图6所示位置。因此,可以使用公知系统从心轴移除形成的线圈M,这之后使用与上述操作相反的 操作将盖模块13重新定位在心轴11上以用于新的线圈形成周期。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可以使用用于使线圈运动的系统,例如如相同申请人 在同日于意大利提交的具有下述标题的共同未决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系统。“Machine for winding into a coil a wire from a rolling mill with improved means for locking the wire tail end and containing the coil formed,,。这允许实现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提出的用于产生缆线线圈缠绕机器的目标,该机 器中由于将盖模块结合于用于绑定和穿线缆线头部端(其是独立的并且可以自由地运动离 开机器的心轴的主体的套筒)的系统从而显著缩短了由于磨损或由于加工产品的尺寸特征 改变而导致的维护和/或更换部件所需的时间。当然,所述缆线的截面可以是圆形的(如非限制性示例所示)或不同形状的,例如 平的或成角度或其他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来自轧机的缆线(40)缠绕成线圈(M)的机器(10),这种机器包括心轴(11),其具有底座(39)以用于使用相关的绑定器件(41、42)来穿线所述缆线(40)的头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底座(39)和所述绑定器件(41、42)被联结到独立的盖模块(13),该盖模块(13)被可运动地连接到所述心轴(1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曼托万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VAI金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