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877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相互连接的格条的格子支撑结构,其中,格子支撑结构具有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和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格条的连接格条,其中,连接格条与纵向延伸的格条连接,使得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的间距可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折叠时减小,并可在格子支撑结构展开时增大,其中,纵向延伸的格条中的至少一个格条设置为固定不动,使得格条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和向外折叠时处于固定的位置;以及纵向延伸的格条中的至少另一格条设置为可移动,使得格条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折叠和向外折叠时产生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格子支撑结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相互连接的格条的格子支撑结构,其中,该格子支撑结构具有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以及直接或间接连接上述格条的连接格条,其中,连接格条与纵向延伸的格条连接,使得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的间隔可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折叠时减小而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外折叠时增大。这种格子支撑结构可从现有技术中获知。例如,这种格子支撑结构可作为在向外折叠的状态中可承受很大的机械应变的稳固结构构件使用。这种格子支撑结构的优点主要由以下事实构成格子支撑结构可向内折叠,例如用于运输目的,因此,比刚性结构更容易处理得多。本专利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以有利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前面提及的种类的格子支撑结构。这些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1的特征的格子支撑结构实现。因此,规定纵向延伸的格条中的至少一个格条设置为固定不动,使得所述格条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折叠和向外折叠时固定于适当的位置;纵向延伸的格条中的至少另一格条设置为可移动,使得所述格条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折叠和向外折叠时产生运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中的至少一个格条(优选地,多个格条)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折叠和向外折叠时保持在原位置,即不产生任何运动,而沿纵向延伸的其它格条向不动的格条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使得可通过纵向延伸的固定不动的格条以固定的方式形成格子支撑结构,并可如所需要的向外或向内折叠这些固定不动的格条。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相互连接的格条的格子支撑结构,其中,格子支撑结构具有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以及直接或者间接连接上述格条的连接格条,其中, 连接格条与纵向延伸的连接格条连接,使得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的间隔可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折叠时减小并且可在格子支撑结构展开时增大。另外还规定,纵向延伸的格条中的至少两个格条设置为在格子支撑结构折叠和展开时相对于彼此发生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相对运动。连接纵向延伸的格条的连接格条与纵向延伸的格条连接,使得可以产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相对移动。可构想到,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多个格条平行移动,并且实际上相对于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多个格条移动。因此,可构想到,例如,设置四个纵向延伸的格条,其中每两个格条同步移动,并且这两个纵向延伸的格条在格子支撑结构折叠和/或展开时相对于另两个纵向延伸的格条进行移动。本专利技术本身不局限于具有四个纵向延伸的格条的格子支撑结构,更少或更多数量的格条也可被构想到并包含于本专利技术中。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子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该格子支撑结构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构造的,因此设有纵向延伸的固定格条。可使纵向延伸的固定格条和纵向延伸的可移动格条或可相对于彼此可移动的并纵向延伸的格条相互交替地排列。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还规定,可移动格条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和向外折叠时4产生运动,通过这种运动,纵向延伸的可移动格条在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上的间距和相对位置相对于纵向延伸的固定格条发生改变。因此,可构想到,纵向延伸的可移动格条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或向外折叠时朝向或远离固定不动的格条移动,除这种间距变化以外,固定不动的格条和可移动格条之间的相对运动沿轴向(即,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发生。连接格条能够以可枢转和/或可移动的方式与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连接。可构想到,优选地通过能利用在纵向延伸的格条上运动的滑动套筒而可枢转地连接的多个格条来实现可移动的连接。连接格条优选地可设置于格子支撑结构的外表面。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可形成格子支撑结构的外缘。格子支撑结构的形状不受限制。因此,可构想到横截面为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或多边形的格子支撑结构。就此而言,这些格子支撑结构的拐角部位优选地由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形成。格子支撑结构优选地具有由纵向延伸的格条和连接格条组成的沿纵向重复的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规定,至少一部分连接格条由连接支杆形成,在格子支撑结构向外折叠的状态中,连接支杆垂直于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从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中的一个格条延伸到另一格条。这些连接支杆可具有至少一个连结点,可通过连接点在向内折叠状态与向外折叠状态之间调节这些连接支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规定,使连接格条的至少一部分相互连接。可构想到,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相互分隔的连接格条例如通过连杆或通过机构相互连接,可通过上述机构改变连接格条的彼此间的间距。这种机构可用来实现整个格子支撑结构的向内或向外折叠。为了确保向外折叠的格子支撑结构不会以非期望的方式坍塌,规定格子支撑结构可设有锁定装置,可通过锁定装置将连接格条固定在至少一个位置。如上所述,可设置作用于连接格条中的至少两个连接格条使得连接格条相对于彼此的间距可增大或减小的装置,由此实现格子支撑结构的向内或向外折叠。这些装置例如可由连杆形成,连杆由电动机、气动、液压或其它方式致动并作用于连接格条。通常很自然地同样构想到,设置作用于沿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并实际上使得格条彼此的间距增大或减小的装置,由此实现格子支撑结构的向内或向外折叠。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规定,连接格条中的至少两个连接格条交叉延伸并在它们的交点连接到其它的连接格条。进一步,可规定连接格条中的至少两个连接格条交叉延伸并在它们的交点连接到其它的连接格条,并使交点连接到其它连接格条的连结点。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可展开结构的格子支撑结构、具体地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 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格子支撑结构,其中,格子支撑结构具有可枢转地设置的格条,其中, 可枢转的连接设置为可枢转地相互连接的部件的其中之一具有突起部;并且可枢转连接的部件中的另一部件具有凹槽,凹槽的三个边由凹槽壁限界,另一部件的突起部可枢转地容纳于凹槽中。因此,凹槽的基底用作边界,因而格条仅能枢转到所述部件的其中之一接触到凹槽基底上的程度。因此,在该位置中,格条被阻挡或者不能继续枢转。这种可枢转的连接可设置在格条的两段可枢转地相互连接的位置和/或格条可枢转地连接到格子支撑结构的另一部件的位置。格条可在它的一个端部区域具有突起部,而在另一端部区域具有所述凹槽。可通过这种方式使多个格条相互连接或者提供具有不同长度的格条。通常还可构想到,使格条的两端具有凹槽或所述突起部。特别有利的是,设有将格条固定于特定枢转位置的制动设备或固定设备。制动设备或固定设备可为例如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或蹄式制动器。制动器可通过例如液压或机械方式致动。制动器可具有制动蹄,制动蹄具有两个突起部,所述制动器与各自相邻的部件同时接触,例如,与所述凸起部接触,并由此在制动器被致动时获得理想的制动效果。将参照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细节和优点。其中 附图说明图1是以格子支撑结构段形式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格子支撑结构的立体图2是以格子支撑结构段形式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格子支撑结构的立体图3是两个组装在一起的图2的格子支撑结构段的立体图; 图4是图2中的格子支撑结构的另一立体图、示意性侧视图以及示意性平面图; 图5是以格子支撑结构段形式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格子支撑结构的立体图6是以格子支撑结构段形式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格子支撑结构的立体图7是以格子支撑结构段形式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具有相互连接的格条(10,10’,20,30,50)的格子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格子支撑结构具有沿所述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10,10’)和直接或间接连接这些格条(10,10’)的连接格条(20,30,50),其中,所述连接格条(20,30,50)与纵向延伸的格条(10,10’)连接,使得沿所述格子支撑结构的纵向延伸的格条(10,10’)的间距可在所述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折叠时减小,并可在所述格子支撑结构向外折叠时增大,其特征在于,纵向延伸的格条(10)中的至少一个格条设置为固定不动,使得该至少一个格条在所述格子支撑结构向内和向外折叠时在适合的位置固定不动;以及纵向延伸的格条(10’)中的至少另一格条设置为可移动,使得该至少另一格条在所述格子支撑结构向内折叠和向外折叠时产生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马尔·达斯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德尔塔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