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导辊扇形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384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对于在具有固定在横梁上的连铸坯导辊的连铸设备连铸坯导引装置中用于对所浇铸的金属连铸坯进行支撑和导引的连铸坯导辊扇形段来说,在所浇铸的连铸坯上出现不同的负荷情况时始终保证在所浇铸的连铸坯的横截面中凸出的横截面形状。这用板状的横梁(7)来实现,该横梁(7)具有平行于所述连铸坯导辊(5a)的纵向延伸定向的纵向缝隙(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具有大量的连铸坯导辊的连铸设备连铸坯导引装置中用于对 所浇铸的金属连铸坯进行支撑和导引的连铸坯导辊扇形段,所述连铸坯导辊在连铸坯导辊 扇形段的扇形段框架中支撑在横梁上。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所浇铸的连铸钢坯进行 支撑和导引的连铸坯导辊扇形段。
技术介绍
在连铸设备中,在结晶器与水平布置的用于具有板坯、薄板坯或者带材的横截面 尺寸的连铸坯的出料辊道之间的连铸坯导引装置的区域中将连铸坯导辊单个地布置或者 合并在连铸坯导辊扇形段中地布置。此外,设置了能够彼此间隔开地朝连铸坯并且在浇铸 开始时朝起动连铸坯压下和驱动的连铸坯导辊。通过由这些连铸坯导辊施加的压紧力来保 证通过连铸设备以预先确定的输送速度在受控制的情况下输送连铸坯或者说起动连铸坯。开头所说明的类型的连铸坯导辊扇形段已经从WO 01/94051A1中得到公开。该连 铸坯导辊扇形段包括两列支撑在横梁上的连铸坯导辊,其中所述横梁布置在彼此先后相随 的扇形段框架中。此外,支撑着连铸坯导辊的横梁以能够运动的方式在扇形段框架中的垂 直导轨上导引并且可以朝所浇铸的连铸坯或者起动连铸坯压下。必要的压下力由构造为压 力介质缸的压下装置来施加,所述压下装置作用在横梁的中心。中心的压下力引起弧内侧 的横梁以及支撑在横梁上的连铸坯导辊的弯曲。如果扇形段的外弧部分和内弧部分通过作用在四个扇形段角上的夹紧缸来夹紧, 则实现所浇铸的连铸坯的所追求的凸起(球形的)横截面形状。如果两个压下装置分别在 所述横梁的端部区域中作用在该横梁上,那么在使用具有压下的连铸坯导辊的横梁时实现 相同类型的变形图。这样的实施方式已经从WO 2006/037555A1中得到公开。但是这种实 施方式的缺点是,必须设置两个同步工作的压力介质缸。从WO 02/13994A1中得知,在用于在扇形段框架的固定侧上确定液心端部的软还 原段(Soft-Reduktions-Strecke)的区域中设置了比如处于连铸坯中轴线上的施力元件 (Kraftglied)。由此可以根据辊子的所出现的弯曲线通过扇形段横梁的反向弯曲来减少轮廓超高。为调节辊子缝隙的对称的拱形,从EP 941 787 Al中得知,为导辊对分配了压力及 位置控制的调节装置,其中这些调节装置直接作用于连铸坯导辊的中心支承结构。为了反作用于扇形段框架的由于所浇铸的连铸坯的液态的芯部区域的电磁铁静 态压力引起的回弹或者影响回弹,从W02008/022731A1中公开了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要 么在于中间支承的连铸坯导辊的弯度要么在于外轴承相对于中间轴承的柔性构造要么在 于连铸坯导辊的倾斜位置。所有这些方案最终在设计上都十分麻烦并且使磨损件尤其连铸 坯导辊和辊子轴承的备件经济性变得过于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避免已知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具有 至少一根支撑着连铸坯导辊的横梁的连铸坯导辊扇形段,其中始终保证在所浇铸的连铸坯 的横截面中凸出的(球形的)横截面形状。该任务从开头所述类型的连铸坯导辊扇形段出发通过以下方式得到解决,即所述 横梁中的至少一根构造为板状的并且具有平行于连铸坯导辊的纵向延伸定向的纵向缝隙。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于,扇形段框架中的至少一根支撑着连铸坯导辊的横 梁构造为能够法向于连铸坯导辊的纵向延伸的方向移动,这根能够移动的横梁通过至少一 个压下装置与所述扇形段框架相连接并且所述能够移动的横梁构造为板状的并且具有平 行于连铸坯导辊的纵向延伸定向的纵向缝隙。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在中心布置压下装置时也 保证了在所浇铸的连铸坯的横截面中凸出的横截面形状,如同在不是用中心的压下装置来 压下的连铸坯导辊时出现的一样。此外将用于扇形段的投资成本以及必要的布管开销保持 在微小的程度上。对于非压下的连铸坯导辊来说,通过四个布置在扇形段角上的夹紧缸对扇形段的 夹紧而出现静止的横梁的凸出的变形并且由此出现所浇铸的连铸坯的所期望的双凸出的 形状。对于相同结构类型的能够压下的横梁来说,通过在中央加入压下力产生横梁的反向 的凹入的变形并且由此产生被驱动的连铸坯导辊的反向的凹入的变形。连铸坯外壳的由此 在扇形段内部引起的不同的变形可能导致板坯质量出现问题。将纵向缝隙布置在压下装置 的铰接点与连铸坯导辊之间的区域中,由此出现压下力的转向并且由此同样出现横梁的凸 出的变形以及所浇铸的连铸坯的所期望的双凸出的横截面形状。有利的是,横梁中的纵向缝隙布置在用于将压下装置铰接在横梁上的回转关节与 连铸坯导辊之间。为获得所述能够移动的横梁的最佳的、在连铸坯导辊与所浇铸的连铸坯的接触线 上与静止地布置在扇形段框架中的横梁相对应的变形,所述横梁中的纵向缝隙具有一定的 缝隙长度,该缝隙长度小于由同轴布置的并且支撑在横梁上的连铸坯导辊构成的支撑长 度。在此作为连铸坯导辊的支撑长度,是指布置在所述能够移动的横梁上的连铸坯导辊的 两个外侧的端面的间距。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梁中的纵向缝隙具有一定的缝隙长度,该缝隙 长度小于由同轴布置的并且支撑在该横梁上的连铸坯导辊构成的并且减少了边缘侧的连 铸坯导辊区段的一半长度的支撑长度。始终为横梁分配了“连铸坯导辊”。这个连铸坯导辊对于多重支承的辊子来说包括 多个分别在相邻的支承部位之间延伸的连铸坯导辊区段。按照这种定义,多个彼此独立地 支承在横梁上的并且轴向对齐的辊子也属于“连铸坯导辊”这个概念。有利的是,所述横梁中的纵向缝隙在两个法向于所述连铸坯导辊的纵向延伸定向 的导轨之间延伸。为保证压下力可以足够地朝所述能够移动的横梁的两个边缘区域转向,有必要的 是,所述横梁中的纵向缝隙具有一定的缝隙长度,该缝隙长度大于由所述同轴布置的并且 支撑在该横梁上的连铸坯导辊构成的支撑长度的三分之一。有利的是,所述将横梁与扇形段框架连接起来的压下装置具有施力的作用线,该作用线在中心划分所述横梁中的纵向缝隙的缝隙长度以及由连铸坯导辊形成的支撑长度。 由此获得关于中心线对称的弯曲线。因为所述横梁中的纵向缝隙在其端部上具有加宽区域,所以在该区域中可靠地避 免了角裂形成。这些端部侧的加宽区域构造为圆形的。圆形的加宽区域的直径等于或者大 于纵向缝隙的缝隙宽度。该圆形的加宽区域由此要么包括所述纵向缝隙的在半圆形的倒圆 中结束的端侧的区段要么包括结束纵向缝隙的圆形的加宽部。所述加宽区域也可以稍微偏 离于圆形形状。它们能够在避免应力峰值的意义上不依赖于缝隙宽度和缝隙的表面特性实 现应力优化。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和特征从以下对没有限制性的实施例所作的说明中获得,其中 在此参照附图,附图在下面示出了 图1是连铸坯导辊扇形段连同能够压下的并且支撑着连铸坯导辊的横梁的三向 投影示意图;图2是以图1的部分剖面示出的布置在内弧扇形段框架中的能够移动的横梁;图3是所述按本专利技术的横梁的正视图;图如到如是扇形段中的夹紧力和压下力对所浇铸的连铸坯的横截面形状的影响 的比较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用于制造板坯尺寸的连铸钢坯的连铸设备中,在振荡的冷却的连铸结晶器中连 续地形成具有尚为液态的芯部和薄的连铸坯外壳的连铸坯。在沿浇铸方向布置在连铸结晶 器后面的具有数米弯曲半径的连铸坯导引装置中,将连铸坯在持续冷却的情况下从基本上 垂直的方向转向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在具有大量的连铸坯导辊(5、5a、5b)的连铸设备连铸坯导引装置中对所浇铸的金属连铸坯进行支撑和导引的连铸坯导辊扇形段,所述连铸坯导辊(5、5a、5b)在所述连铸坯导辊扇形段的扇形段框架(1)中支撑在横梁(4、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7)中的至少一根横梁构造为板状的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连铸坯导辊(5a)的纵向延伸定向的纵向缝隙(2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古滕布伦纳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