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变换装置。该电力变换装置具备:逆变器电路部,其将由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成交流电力,并且该直流电力经由用于进行导通及断开的接触器来供给;电容器,其用于平滑化所述直流电力;放电电路部,其由用于使所述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放电的放电电阻和与该放电电阻串联连接的放电电阻用开关元件构成,并且该放电电路部与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电压检测电路部,其用于检测所述电容器的两端电压;第一放电控制电路,其具备第一微型计算机,输出用于对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和第二放电控制电路,其输出用于将所述放电电阻用开关元件断开的断开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电容器蓄积的电荷进行放电的放电控制装置及具备该放电控制装置的电力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动汽车的逆变器装置中,大多情况设置有主电路直流电压的平滑用电容器。 作为对断开逆变器装置电源之后残存的该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进行放电的方法,采取在电容器两端连接放电电阻的方法,但是会导致因长时间通电放电电阻而引起的电阻器的发热、逆变器效率的下降,因此采取如下方法与放电电阻串联地连接开关元件等,通过仅在需要放电时输出的放电信号来导通开关元件以开始放电的方法。另外,关于是否输出放电信号的判定,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通过微分电路检测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的方法。但是,对于逆变器装置要求放电控制可靠性的进一步提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4M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放电控制装置及使用该放电控制装置的电力变换装置中的放电控制的可靠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电力变换装置,该电力变换装置具备逆变器电路部,其将由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成交流电力,并且该直流电力经由用于进行导通及断开的接触器来供给;电容器,其用于平滑化所述直流电力;放电电路部,其由用于使所述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放电的放电电阻和与该放电电阻串联连接的放电电阻用开关元件构成,并且该放电电路部与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电压检测电路部,其用于检测所述电容器的两端电压;第一放电控制电路,其具备第一微型计算机,输出用于对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和第二放电控制电路,其输出用于将所述放电电阻用开关元件断开的断开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在第1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放电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部检测出的电压值以及从外部的上位控制器输出的所述接触器的开闭信号,输出用于对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在第1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放电控制电路接收从外部的上位控制器输出的用于开始放电的放电信号,并基于该放电信号及所述电压值来输出用于对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在第1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放电控制电路基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部检测出的电压值以及从外部的上位控制器输出的用于开始放电的放电信号,输出用于对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放电控制电路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用于使所述放电电阻用开关元件在规定期间导通的导通信号、以及用于在所述规定期间导通之后将该放电电阻用开关元件断开的断开信号。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式,在第1至4方式的任一方式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放电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是具有上升沿及下降沿的信号,所述第二放电控制电路根据所述上升沿及下降沿来输出所述导通信号或断开信号。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式,在第1至4方式的任一方式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放电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是具有高(High)电平信号及低(Low)电平信号的信号,所述第二放电控制电路根据所述高电平信号及低电平信号来输出所述导通信号或断开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式,在第1方式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一放电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放电控制电路通过绝缘传导元件而被绝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式,在第1方式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二放电控制电路由具备第二微型计算机的电路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9方式,在第1方式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二放电控制电路由具备单触发电路的电路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0方式,在第8或第9方式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所述第二放电控制电路对由所述第一放电控制电路生成的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或者由第二放电控制电路生成的第二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1方式,在第1方式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该电力变换装置具有通知电路,该通知电路与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用于通知充电到该电容器中的电荷是否被放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2方式,在第11方式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优选该电力变换装置还具备直流侧电源端子,其被供给来自所述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力,并向所述逆变器电路部供给该直流电力;和交流输出端子,其从所述逆变器电路部被供给所述交流电力;所述通知电路由发光元件构成,并被配置在比所述交流输出端子更靠近所述直流侧电源端子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3方式,提供一种放电控制装置,该放电控制装置具备放电电路部,其由放电电阻和开关电路构成,该放电电阻与用于对输入到逆变器电路部的电流或电压进行平滑化的电容器电连接,该开关电路与该放电电阻串联连接;微型计算机,其输出第一脉冲,该第一脉冲用于控制是否将所述电容器所蓄积的电荷放电到所述放电电路部中;和脉冲生成电路部,其基于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或下降或者双方,来生成规定脉冲宽度的第二脉冲;所述放电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第二脉冲的输出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使得停止将所述电容器所蓄积的电荷放电到所述放电电阻中。(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力变换装置,即使在接触器或第一放电控制电路等发生故障时, 也能通过第二放电控制电路使电容器的放电停止,从而能够提高电力变换装置中的放电控制的可靠性。另外,即使在微型计算机等发生故障时,也能通过脉冲生成电路部使电容器的放电停止,从而能够提高放电控制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以上方案,能提高放电控制装置及使用了该放电控制装置的电力变换装置中的放电控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时的控制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的电路构成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的放电控制电路的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图6是表示不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放电控制电路的现有结构的电路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正常放电时的各信号的时序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接触器异常时的各信号的时序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放电控制电路异常时的各信号的时序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放电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虽然可应用于混合动力用的汽车或纯粹的电动车,但这里作为代表例,利用图1和图2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时的控制构成和电力变换装置的电路构成。图1是表示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框图。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力变换装置中,举出如下例子进行说明搭载于汽车上的车载电机系统的车载用电力变换装置,特别是被用于车辆驱动用电机系统的、搭载环境或动作环境等非常苛刻的车辆驱动用逆变器装置。车辆驱动用逆变器装置作为对车辆驱动用电动机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而配备在车辆驱动用电机系统中,将由构成车载电源的车载电池或车载发电装置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成规定的交流电力,将所得到的交流电力供给到车辆驱动用电动机来控制车辆驱动用电动机的驱动。另外,因为车辆驱动用电动机还具有作为发电机的功能,所以车辆驱动用逆变器装置还具有根据运转模式将车辆驱动用电动机产生的交流电力变换成直流电力的功能。变换后的直流电力被供给到车载电池。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最适合作为汽车或卡车等的车辆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具备:逆变器电路部,其将由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力变换成交流电力,并且该直流电力经由用于进行导通及断开的接触器来供给;电容器,其用于平滑化所述直流电力;放电电路部,其由用于使所述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放电的放电电阻和与该放电电阻串联连接的放电电阻用开关元件构成,并且该放电电路部与所述电容器并联连接;电压检测电路部,其用于检测所述电容器的两端电压;第一放电控制电路,其具备第一微型计算机,输出用于对所述放电用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和第二放电控制电路,其输出用于将所述放电电阻用开关元件断开的断开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石贤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