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2894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发光装置(10),其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之上的衬底电极、对电极和布置在衬底电极(20)和对电极(30)之间的具有至少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层(50)的电致发光层叠层,以及至少封装该电致发光层叠层的封装装置(90),该电致发光装置(10)包括用于使对电极(30)与电源电学接触的至少一个接触装置(60)。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至少一个保护装置(70)布置在衬底电极(20)上,其中该保护装置(70)是不导电的并且至少完全覆盖接触装置(60)下方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致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一种电致发光装置,其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之上的衬底电极、对电极和布置在衬底电极和对电极之间的具有至少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层叠层,以及至少封装该电致发光层叠层的封装装置,该电致发光装置包括用于使对电极与电源电学接触的至少一个接触装置。再者,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0 的一种用于保护电致发光装置的衬底电极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W02007/013001A2中描述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0LED)。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夹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大约IOOnm的有机物质薄层。所述电极层通常厚度大约等于有机物质的厚度。当典型地介于2-10伏特的电压应用于所述两个电极之间时,有机物质发射光。遗憾的是,由于这种电极的厚度小,它的电阻高,使得难以实现在电极区域上的电压均勻分布。为了消除此缺点,在上面提及的国际专利申请中,将导电柱应用到OLED的对电极。 这些导电柱连接到封装装置,该封装装置封装由电极和电致发光层形成的层叠层。遗憾的是,有机层和对电极非常敏感。因此,将导电柱与对电极连接经常引起短路。例如由于软的有机层局部毁坏,使得对电极和衬底电极直接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发光装置(10),包括衬底(40)以及位于衬底(40)之上的衬底电极(20)、对电极(30)和布置在衬底电极(20)和对电极(30)之间的具有至少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层(50)的电致发光层叠层,以及封装装置(90),其至少封装该电致发光层叠层,该电致发光装置(10)包括用于使对电极(30)与电源电学接触的至少一个接触装置(6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保护装置(70)布置在衬底电极(20)上,其中保护装置(70)是不导电的并且至少完全覆盖接触装置(60)下方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F博尔纳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