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的净化修复和城市河道的治理
,具体涉及河道的护岸景观的建造和受污染水体的修复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河流水面被人为侵占、河流滨岸带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受限、河流水质恶化、自然生境受损等,导致城市河流功能退化的状况比较突出。近年来,许多城市开始对着手对城区内河流进行大规模整治,但传统理念、整治技术等方面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道治理的成效及其维持。根据当前城市的生产生活需求,城市河道建设不仅要使提岸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要融入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环保、建筑艺术等多种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改善城市河流水质和周围环境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强调城市河道水质改善的同时,还要关注城市河道的景观效能, 即城市的建设要遵循水的自然规律,给水一个开放的、有利于环境、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按城市河道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我国的20世纪80年代进入工程治河阶段,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开展大规模以工程措施为主、防洪排涝为目的的河道整治。这些措施一方面发挥了其安全功能,提高了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同时也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污染河道的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水体中氮磷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有一定去除效果的植物相互配套种植在受污染河道堤岸上的特殊设计的模块化护岸组合上,具体步骤如下:1)在离河岸80-150cm的河道底部建造潜水式护岸(4),高60-100cm,厚10-25cm,顶部到水面距离20-50cm,和水平面垂直;2)在所述潜水式护岸(4)基础上依次建造三个墙体厚度均为5-10cm的沟槽(1、2、3),所述沟槽(1、2、3)的墙体建造成格栅状,能够使植物根系生长在所述三个沟槽中,并且允许水体的自由交换;所述沟槽(1)、沟槽(2)和沟槽(3)的高度分别是30-50cm、2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池全,李春辉,刘佳苗,倪刚,徐秋月,杨俊娜,郑虹,雷雁茹,温诚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