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湿地已逐步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2009年编制的编号RISN-TG006-2009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导则”(本文简称“导则”)对人工湿地的建设提出了基本原则和要求,本专利技术则是在遵守这些原则和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导则” 1-2. 1提出的人工湿地类型和第三部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实例缺陷和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导则”提出的人工湿地类型和技术所存在的不足1)表面流型人工湿地有恶臭和滋生蚊蝇现象,污染物去除效率低;2)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由覆盖层、滤料层和防渗层组成,配置有进出水管、进水调节阀等装置,结构复杂、易发生管道堵塞现象且建设投入较高;3)垂直流型人工湿地由覆盖层、滤料层、过渡层、排水层和防渗层组成,在配备进出水管和进水调节阀的同时需要较大数量的穿孔配水管,垂直流型人工湿地建设施工量大、建筑材料需要量大,建设成本高;4)上述湿地都只能接受一级预处理后达到或接近二级水质的出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 ...
【技术保护点】
1.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潜流配水带和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所述潜流配水带中填充过滤物质,至少部分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覆盖潜流配水带,所述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为植物种植土层,所述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潜流配水带的延伸方向与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水流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