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饮用水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化微生物硝化作用、吸附和膜分离作用的去除饮用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一体化反应器,以及利用该一体化反应器进行饮用水净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许多城市饮用水源都存在持续性或季节性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超标的情况。饮用水常规的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与消毒工艺,对有机物去除能力有限,尤其对中等或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很差,并对氨氮几乎没有去除能力。另一方面,国家最新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即将于2012年强制执行,如何确保出厂水达标是许多水厂面临的问题。采用臭氧/活性炭、臭氧/生物活性炭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能够较好地解决有机物、氨氮等污染问题,但投资与运行成本均较高,许多水厂难以承受。此外,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可增设生物滤池,利用微生物硝化作用强化氨氮去除。但是,生物滤池水头损失较大、 占地面积较大,在水厂改造中难以实现。超滤在近年来逐渐得到发展与应用,且随着超滤的大规模应用,投资和运行成本均得到有效降低。但是,超滤对水中细菌、病毒、藻类、胶体等颗粒污染物的截留去除能力较高,而对溶解性有机物、氨氮等几乎没有去除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饮用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的一体化反应器,其包括生物氧化区和超滤膜过滤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生物氧化区和超滤膜过滤区之前设置有管式静态混合器,且所述的生物氧化区和所述的超滤膜过滤区在同一个反应池中,所述的生物氧化区是在所述的管式静态混合器和所述的超滤膜过滤区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久辉,刘锐平,刘会娟,刘峰,郭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