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模块式吸收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19494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模块式吸收净化装置,它包括有除尘除杂物单元,水吸收净化单元,酸碱中和吸收净化单元,活性炭吸附和除臭单元,反吹稀释单元,连接管线,压力表及阀门,其技术方案是:在车载的集装箱内设置有一其端部有危险气体吸口、而其尾部出口处依次设有引风机及排空阀门的主管线;在该主管线上依次与除尘除杂物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与水吸收净化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与酸碱中和吸收净化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与活性炭吸附和除臭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在管线上均分布有阀门和压力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对于突发环境事故现场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快速吸收净化和稀释的集成处理工艺及技术装备,是集成在集装箱内的模块式系统装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挥发性有机废气吸收净化的环保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模块式吸收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在改善并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强。目前,一些具有污染源的生产企业如化工行业、矿业等,也都相继研发了多种相关的有机废气、废液净化回收技术。例如一种有机废气净化回收装置,此装置主要包括两个以上吸附器,吸附器连接阀门及待处理废气输出管路,吸附器的出口接风机,虽然本装置可避免高浓度的有机废气通过风机和避免因系统泄漏造成的污染,但是由于缺乏废气预处理、除尘、以及臭氧氧化分解等单元设备,而且还不能移动使用,更不能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使用。另一种喷涂漆有机废气净化回收治理方法及装置,方法主要步骤为(1)喷漆有机废气经过滤去除粉尘、漆雾,将沸点大于110°C的高沸点有机溶剂成分冷凝;(2)利用高沸点溶剂吸收回收器回收高沸点有机溶剂;(3)剩余有机废气送入吸附罐,将废气中的有机溶剂成分加以吸附,废气经过吸附罐吸附过后排放;(4)采用水蒸气脱附方法,将吸附罐吸附的有机溶剂脱附;(5)将脱附后的溶剂蒸气和水蒸气冷凝为液体;(6)将冷凝后的混合液体用油水分离器分离,分离出的有机溶剂可重新使用,分离出来的废水另行处理。该装置尽管可将宝贵的资源加以回收,减少二次污染,还可对回收的溶剂进行重新使用,减少能源的消耗;但还是存在如下缺陷1)没有废气臭氧氧化分解等单元设备;2)不能移动使用,3)不能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使用。另外,相关的关于气体处理的装置报道的很多,但都是针对单一气体或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吸收处理的装置,处理工艺很多有吸收净化的、有催化氧化的、有加热或蒸汽和盐水等方法处理的装置等等。其主要缺点都是有针对性净化的固定式装置,不能移动;都是针对生产工艺过程的废气进行处理,还不适用于已经进入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就目前状况来说,对于枯井、深坑、人为丢弃的有机废气包装容器、闲置的有机废气储罐等无组织源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吸收、净化、稀释等;对于突发环境事故现场的已经被集中收集的有组织源固体、液体污染物中挥发出来的有机废气的吸收、净化、稀释等;对于氨气、一氧化碳、氯化氢、硫化氢等有毒有害废气的快速的吸收、净化、稀释、氧化分解除臭等还是缺乏相关的应急处理工艺和处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模块式吸收净化装置。是对于突发环境事故现场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快速吸收净化和稀释的集成处理工艺及技术装备,是集成在集装箱内的模块式系统装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除尘除杂物单元,水吸收净化单元,酸碱中和吸收净化单元,活性炭吸附和除臭单元,反吹稀释单元,连接管线,压力表及阀门,其特征是在车载的集装箱内设置有一其端部有危险气体吸口、而其尾部出口处依次设有引风机及排空阀门的主管线;在该主管线上依次与除尘除杂物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与水吸收净化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与酸碱中和吸收净化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与活性炭吸附和除臭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除尘除杂物单元包括有布袋除尘器,以及其进口管线通过阀门与主管线相连接,与布袋除尘器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之间设有阀门;水吸收净化单元包括水淋洗塔,以及其进口管线通过阀门与主管线相连接,与水淋洗塔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之间还设有阀门,在靠近水淋洗塔的集装箱内还设置有一淋洗液储罐,淋洗液储罐与水淋洗塔之间设有带出口阀、泵及阀的泵出管线,及带出口阀、泵及阀的泵入管线; 酸碱中和吸收净化单元包括有两个并接在主管线上的酸液喷洗塔和碱液喷洗塔,以及中和液储罐;所述酸液喷洗塔的进口管线通过阀门与主管线相连接,与酸液喷洗塔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之间还设有阀门,在靠近酸液喷洗塔的集装箱内还设置有一酸液储罐,酸液储罐与酸液喷洗塔之间设有带出口阀、泵及阀的泵出管线,及带出口阀、 泵及阀的泵入管线;所述碱液喷洗塔的进口管线通过阀门与主管线相连接,与碱液喷洗塔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之间还设有阀门,在靠近碱液喷洗塔的集装箱内还设置有一碱液储罐,碱液储罐与碱液喷洗塔之间设有带出口阀、泵及阀的泵出管线,及带出口阀、泵及阀的泵入管线;所述中和液储罐的进口分别通过阀与水淋洗塔的泵出口管线、酸液喷洗塔的泵出口管线和碱液喷洗塔的泵出口管线相连接;活性炭吸附和除臭单元包括有两个并接在主管线主管线上的活性碳吸附塔和臭氧除臭塔;所述活性碳吸附塔的进口管线通过阀门与主管线相连接,与活性碳吸附塔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之间还设有阀门;所述臭氧除臭塔的进口管线通过气体分配器及阀门与主管线相连接,与臭氧除臭塔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之间还设有阀门,在靠近气体分配器集装箱内还设置有一臭氧发生器及冷却水箱,该冷却水箱的出口通过阀、泵与臭氧发生器顶部入水口相通,而臭氧发生器下部出水口则与冷却水箱顶部入水口相通;臭氧发生器的出口通过阀门及气体分配器与臭氧除臭塔相通。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在排空阀门的前端还并列设置阀门,该阀门的后端还设有一产生射流风的射流风枪。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线上还布置有压力表。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在上述的淋洗液储罐、酸液储罐、碱液储罐、中和液储罐和冷却水箱的下部设置有液体压力表和排放阀。在所述的淋洗液储罐的出口阀与泵之间还设置有一水过滤器。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下部还设置有一空气入口。机理本专利技术关于突发环境事故现场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快速吸收净化和稀释集成处理工艺,是将有害气体通过集气罩、进行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除去颗粒状尘粒、杂质等,然后有害气体进入水淋洗塔进行淋洗,使溶于水的有害物质进入淋洗液储罐,水洗后的有害气体再进入酸液喷洗塔进行酸洗,使碱性的有害物质与喷淋的酸液进行中和,经酸洗后的中和液进入废液储罐,酸洗后的有害气体再进入碱液喷洗塔进行碱洗,使酸性的有害物质与喷淋的碱液进行中和,经碱洗后的中和液进入废液储罐,碱洗后的有害气体再依次进入活性碳吸附塔进行有害气体吸附净化,进入臭氧除臭塔除臭后,达到吸附净化或稀释的目的后经风机至排气管道排空,实现了快速应急处理事故现场的有害废物,净化了环境空气。该工艺和装备针对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洗涤、吸附等洗消方法对废气进行集中净化或稀释的工艺,主要工艺单元及设备包括挥发性有机废气收集及预处理单元、挥发性有机废气水洗及中和吸收单元、活性炭吸附过滤及臭氧氧化分解单元。优点1、把不同功能的设备集中在一个集装箱内,可以快速运到事故抢险现场进行挥发性有机废气快速应急处置,可根据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性质,毒害成分等开启相应的设备进行水洗、酸洗、碱性、吸附、除臭等工艺操作。2、适用于已经进入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特别适用于突发环境事件现场集中收集的污染物中会发出来的有机废气的应急净化处理。3、对枯井、深坑内低毒高能浓度废气(如甲烷)等进行鼓风稀释,快速减低废气的浓度,起到快速救援等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突发环境事故现场对挥发性有机废气快速吸收净化和稀释处理流程示意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块式集成装置结构布置示意简图。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a)挥发性有机废气集气单元集气口及专用集气罩40;b)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模块式吸收净化装置,它包括有除尘除杂物单元,水吸收净化单元,酸碱中和吸收净化单元,活性炭吸附和除臭单元,反吹稀释单元,连接管线,压力表及阀门,其特征是:在车载的集装箱(45)内设置有一其端部带有集气罩(40)危险气体吸口、而其尾部出口处依次设有引风机(C701)及排空阀门(14)的主管线(50);在该主管线(50)上依次与除尘除杂物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与水吸收净化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与酸碱中和吸收净化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与活性炭吸附和除臭单元的进口和出口相连接;除尘除杂物单元:包括有布袋除尘器(T701),以及其进口管线通过阀门(2)与主管线(50)相连接,与布袋除尘器(T701)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之间设有阀门(3);水吸收净化单元:包括水淋洗塔(T702),以及其进口管线通过阀门(4)与主管线(50)相连接,与水淋洗塔(T702)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之间还设有阀门(5),在靠近水淋洗塔(T702)的集装箱内还设置有一淋洗液储罐(V701),淋洗液储罐与水淋洗塔之间设有带出口阀(17)、泵(P701)及阀(18)的泵出管线,及带出口阀(19)、泵(P702)及阀(20)的泵入管线;酸碱中和吸收净化单元:包括有两个并接在主管线(50)上的酸液喷洗塔(T703)和碱液喷洗塔(T704),以及中和液储罐(V703);所述酸液喷洗塔(T703)的进口管线通过阀门(6)与主管线(50)相连接,与酸液喷洗塔(T703)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之间还设有阀门(7),在靠近酸液喷洗塔(T703)的集装箱内还设置有一酸液储罐(V702),酸液储罐与酸液喷洗塔之间设有带出口阀(23)、泵(P704)及阀(24)的泵出管线,及带出口阀(25)、泵(P703)及阀(26)的泵入管线;所述碱液喷洗塔(T704)的进口管线通过阀门(8)与主管线(50)相连接,与碱液喷洗塔(T704)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50)之间还设有阀门(9),在靠近碱液喷洗塔(T704)的集装箱内还设置有一碱液储罐(V704),碱液储罐与碱液喷洗塔之间设有带出口阀(29)、泵(P706)及阀(30)的泵出管线,及带出口阀(31)、泵(P705)及阀(32)的泵入管线;所述中和液储罐(V703)的进口分别通过阀(22)、阀(28)和阀(32)与水淋洗塔(T702)的泵(P702)出口管线、酸液喷洗塔(T703)的泵(P703)出口管线和碱液喷洗塔(T704)的泵(P705)出口管线相连接;活性炭吸附和除臭单元:包括有两个并接在主管线主管线(50)上的活性碳吸附塔(T705)和臭氧除臭塔(T707);所述活性碳吸附塔(T705)的进口管线通过阀门(10)与主管线(50)相连接,与活性碳吸附塔(T705)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50)之间还设有阀门(11);所述臭氧除臭塔(T707)的进口管线通过气体分配器(T708)及阀门(12)与主管线(50)相连接,与臭氧除臭塔(T707)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相连接的主管线(50)之间还设有阀门(13),在靠近气体分配器(T708)集装箱内还设置有一臭氧发生器(T706)及冷却水箱(V705),该冷却水箱(V705)的出口通过阀(36)、泵(P707)与臭氧发生器(T706)顶部入水口相通,而臭氧发生器(T706)下部出水口则与冷却水箱(V705)顶部入水口相通;臭氧发生器(T706)的出口通过阀门(37)及气体分配器(T708)与臭氧除臭塔(T707)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相国邵春岩陈刚陈朝中张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