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梅专利>正文

转动式粒状物料冷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3177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动式粒状物料冷却机,它的供风冷却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之间通过料床完全隔开,其内部被倾斜式的阶梯床面和平面型床面分成上下两个主要的独立空间,平面型床面上平行分布有拨动物料的转动轴和阻止物料的固定棒,其转动轴穿过壳体,端部与置于壳体外部的驱动机构连接,固定棒安装在料床床面上;料床床面由标准块和安装在标准块上的高阻尼通气装置组合而成,风室与物料室之间的通道为高阻尼通气装置的通风道,所述的转动轴、固定棒与高阻尼通气装置之间有厚度的冷料层,其中转动轴与高阻尼通气装置之间的距离为40mm,固定棒与高阻尼通气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0mm。具有冷却效果好,节能高效,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粒状物料冷却机械,特别是可以实现高温物料的输送系统和供风冷却系统二者彻底独立分开的转动式粒状物料冷却机
技术介绍
水泥熟料冷却机的发展史基本为单筒、多筒、篦式冷却机到目前的棒式冷却机。单筒冷却机源于1890年,30年后出现多筒冷却机,20世纪四十年代第一代篦式冷却机问世, 相继发展到第二代第三代篦式冷却机,第一代料层厚180mm,产量低,第二代料层为400 — 450mm,风量消耗大,水泥质量不稳定,第三代利用了充气梁和高阻尼篦板,大大改善了熟料冷却效果和水泥质量,但设备复杂且故障点较多。第四代棒式冷却机1996年由丹麦史密斯公司研制成功,第四代篦冷机设计思想具有革命性意义。2002年国内开始引进该设备,目前国内已有几家水泥生产企业使用该设备。第四代的推力棒式冷却机的物料输送系统和供风冷却系统没有实现彻底独立分开,风室到物料室之间的通道除床面的供风通道外还有驱动板两侧的间隙,在使用过程中驱动板两侧的间隙给冷却机的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增加了技术难度和设备故障率。中国是水泥产量大国,水泥生产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环境治理和节能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因此,开发节能高效水泥技术装备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第三代推动篦式冷却机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维修成本大,第四代推力棒式冷却机国外引进价格昂贵、技术壁垒强、故障点多、维修成本高等方面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物料输送系统和供风系统彻底独立分开的结构简单的没有漏料损失的转动式粒状物料冷却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动式粒状物料冷却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外部的驱动机构,破碎机,主要由风室、风机组成的供风冷却系统,主要由驱动机构、料床组成的物料输送系统,该料床本体由两种不同的标准块连接组成,所述风室位于料床的下方,储存物料的物料室位于料床的上方,所述的供风冷却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之间通过料床完全隔开,冷却机内部被倾斜式的阶梯床面和平面型床面分成上下两个主要的独立空间,其中,平面型床面上平行分布有拨动物料的转动轴和阻止物料的固定棒,所述的转动轴穿过壳体,其端部与置于壳体外部的驱动机构连接,固定棒安装在料床床面上;料床床面由标准块和安装在标准块上的高阻尼通气装置组合而成,风室与物料室之间的通道为高阻尼通气装置的通风道,所述的转动轴、固定棒与高阻尼通气装置之间有40mm 50mm厚度的冷料层,其中转动轴与高阻尼通气装置之间的距离为40mm,固定棒与高阻尼通气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同类冷却机相比,由于本技术的供风冷却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之间通过料床完全隔开、使得物料的冷却系统与输送系统各自完全彻底独立、高效节能。输送系统利用转动轴对物料的拨动完成物料的输送,同时利用风机向料床上的料层鼓入冷却空气完成高温物料的冷却。具有冷却效果好,节能高效,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用其代替现有同类冷却机,可节能增效,降低成本,节约外汇,解决了现行水泥生产、冶金行业高温物料的冷却以及能耗和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内部床面及驱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驱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转动轴1,固定棒2,废气出口 3,壳体4,料床5,破碎机6,出料口 7,风室8, 风机9,空气炮10,高温物料入口 11,热风回收出口 12,高阻尼通气装置13,连杆14,床面 15,液压缸16,摆杆17。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是一种转动式粒状物料冷却机,由壳体4、安装在壳体4外部的驱动机构,破碎机6,储存物料的物料室,由风室8、风机9等组成的供风冷却系统,由液压缸、料床等组成的物料输送系统等组成。其整体结构见图1,冷却机壳体4的前端设置有热风回收出口 12和高温物料入口 11以及空气炮10。尾部设置有废气出口 3,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7。冷却机的机体内部被倾斜式的阶梯床面和平面型床面分成上下两个主要的独立空间,即物料冷却热气流通过的床上区和冷却空气进入并分隔成若干个隔室的床下区。多个风室8分别位于料床5的下方,物料室位于料床5上。物料输送系统由转动轴1、固定棒2、料床5等组成,供风冷却系统由风机9、风室8等组成。供风冷却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之间通过料床5 完全隔开,料床5的本体由两种不同的标准块分别组合而成,料床5的床面15由标准块、安装在标准块上的由多块扣板扣接组成的多个整齐固定排列的高阻尼通气装置13组成。其中第一种标准块组合而成的料床5位于高温物料入口 11的位置,床面为阶梯结构。第二种标准块组合而成的料床5安装于第一种标准块料床的下游,第二种标准块组合而成的料床床面为平面型结构,或根据冷却机规格大小的不同,将位于第一种标准块料床5下游的床面长度方向上分成不同的输送段,各个输送段的床面都为平面型结构,每段床面之间由上下方向的阶梯结构过渡,各个输送段由标准块组合而成。料床5的床面15在长度方向上为倾斜式,根据设计要求,各段床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可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平面型床面上平行分布有拨动物料的转动轴1和阻止物料的固定棒2。在平面型床面上平行分布的转动轴1至少设置为一组,每组由多根转动轴1组成,每根转动轴1的最大转角小于120度。 每组转动轴1配置一个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是液压缸16,液压缸16安装在壳体4的外侧, 每根转动轴1的轴承支撑置于壳体4的外侧,转动轴1分别穿过壳体4,其端部与置于壳体 4外部的驱动机构液压缸16的连杆14连接。见图4根据冷却机规格能力的不同,转动轴1的驱动由一端驱动(一个液压缸驱动)或两端同步驱动(两个液压缸驱动),每组转动轴1配一个动力源,同步往复转动,其转动角度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调,最大转角小于120度。转动轴1与壳体4之间用高压风密封,见图1、图3,位于料床床面15下方的风室8与料床床面上物料室之间的通道为高阻尼通气装置13的通风道。转动轴1、固定棒2 二者与高阻尼通气装置13之间有40mm 50mm厚度的冷料层,转动轴1与高阻尼通气装置13之间的距离为40mm,固定棒2与高阻尼通气装置13之间的距离为50mm。见图2,转动轴1横截面下端为圆形,上端为凸起形状,凸起部分在轴长方向设有多个易于拨料的沟槽,固定棒2横截面为三角形形状。在冷却机的宽度方向,每根转动轴1由一根或由便于拆装的多段连接而成,固定棒2由一根或便于拆装的多段固定而成,所述转动轴1的中间设置有防变形的支撑点。见图4、图5,转动轴1的驱动机构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液压缸16驱动,液压缸驱动时,为液压缸的直线运动通过摆杆滑块17连杆机构转变成转动轴1的定角转动,二是机械传动驱动,机械传动驱动时由转动运动通过曲柄滑块机构到直线运动,再通过上述的摆杆滑块17连杆机构转变成转动轴1的定角转动。见图1,平面型床面上平行分布的转动轴1分成一组或两组以上,每组由多根转动轴1组成,冷却机配置液压缸的数量为输送段数量或输送段数量的2倍,液压泵的数量为输送段数量。转动轴1和固定棒2之间的排列为一一交替平行排列,不同输送段床面上转动轴1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摆角可以相同或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式粒状物料冷却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外部的驱动机构,破碎机,主要由风室、风机组成的供风冷却系统,主要由液压缸、料床组成的物料输送系统,该料床本体由两种不同的标准块连接组成,所述风室位于料床的下方,储存物料的物料室位于料床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风冷却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之间通过料床完全隔开,冷却机内部被倾斜式的阶梯床面和平面型床面分成上下两个主要的独立空间,其中,平面型床面上平行分布有拨动物料的转动轴和阻止物料的固定棒,所述的转动轴穿过壳体,其端部与置于壳体外部的驱动机构连接,固定棒安装在料床床面上;料床床面由标准块和安装在标准块上的高阻尼通气装置组合而成,风室与物料室之间的通道为高阻尼通气装置的通风道,所述的转动轴、固定棒与高阻尼通气装置之间有40mm~50mm厚度的冷料层,其中转动轴与高阻尼通气装置之间的距离为40mm,固定棒与高阻尼通气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梅卢迪卢景科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