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模拟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2006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模拟断路器,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合闸输入端子和分闸输入端子,外壳内设有直流电源,外壳上安装有分别与直流电源并联的合闸指示灯和分闸指示灯,外壳内还安装有在合闸输入端子和分闸输入端子输入信号控制下,控制合闸指示灯和分闸指示灯对应发光或熄灭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分别与直流电源并联在一起的合闸继电器和分闸继电器,合闸继电器的供电通路中串接有控制合闸继电器供电通路通断的合闸三极管,合闸三极管的基极与合闸输入端子电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微型模拟断路器,结构合理,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模拟控制断路器动作,维护费用低,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适合在各种控制断路器调试场合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模拟断路器
技术介绍
控制断路器,是根据控制指令对相关电路进行接通和切断操作的电气设备,控制断路器在各种变电站、配电室中应用非常广泛。断路器的技术指标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断路器操作次数,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成本。由于没有专用的辅助调试维护设备,在对变电站、配电室的相关设备进行调试维护时,需要对相关的控制断路器进行多次断路器操作,直至设备调试或维护成功。这样调试的优点就是直观、快速,不足之处就是减少了相关控制断路器的使用次数,缩短了使用寿命,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还会出现烧毁控制断路器的现象,由于控制断路器一般价格较贵,使调试维护费用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模拟控制断路器动作,维护费用低,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的微型模拟断路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微型模拟断路器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合闸输入端子和分闸输入端子,外壳内设有直流电源,外壳上安装有分别与直流电源并联的合闸指示灯和分闸指示灯,外壳内还安装有在合间输入端子和分间输入端子输入信号控制下,控制合闸指示灯和分间指示灯对应发光或熄灭的控制电路。本结构的微型模拟断路器是通过控制指示结构来实现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模拟控制断路器动作,维护费用低,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的。控制指示结构主要包括安装在外壳上的合闸指示灯和分闸指示灯,合闸指示灯和分闸指示灯的供电通路中串接有控制合间指示灯和分间指示灯供电通路通断的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合间输入端子和分间输入端子对应电连接。这样,当外部设备向合闸输入端子输入信号时,控制电路将控制接通合间指示灯的供电通路,合间指示灯得电发光, 这样就通过发光来模拟了控制断路器的导通。当外部设备向分间输入端子输入信号时,控制电路将控制接通分间指示灯的供电通路,分间指示灯得电发光,这样就通过发光来模拟了控制断路器的关断。本微型模拟断路器利用发光来模拟控制断路器的通断,不但直观,而且操作安全,有助于降低维护成本。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分别与直流电源并联在一起的合闸继电器和分闸继电器,合闸继电器的供电通路中串接有控制合闸继电器供电通路通断的合闸三极管,合闸三极管的基极与合闸输入端子电连接,分闸继电器的供电通路中串接有控制分闸继电器供电通路通断的分闸三极管,分闸三极管的基极与分闸输入端子电连接,分闸指示灯的供电通路中串接有控制分闸指示灯供电通路通断的合闸继电器常闭触点,合闸指示灯的供电通路中串接有控制合闸指示灯供电通路通断的合闸继电器常开触点。本控制电路利用三极管控制继电器动作,再利用继电器控制指示灯供电通路的通断,经过这样双重控制,可以大大降低合间输入端子和分间输入端子输入信号的最低信号电压值,保证了控制可靠性。作为改进,合闸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通过合闸按钮与直流电源正极电连接,分闸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通过分闸按钮与直流电源正极电连接。通过按下合间按钮和分间按钮,可以手动控制合间指示灯和分间指示灯的供电通路的通断,这样就可以辅助调试维护人员正确掌握两个指示灯的工作状态,以便于做出正确的模拟结果。作为进一步改进,直流电源输出端还并联有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供电通路中串接有合闸继电器常开触点,还串接有分闸继电器常闭触点,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串接在分间三极管基极和分间输入端子之间,中间继电器常闭触点串接在合间三极管基极和合闸输入端子之间,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并联在合闸按钮两端。通过中间继电器可以起到度合闸继电器和分闸继电器的锁定,这样就起到了使合闸指示灯和分间指示灯保持发光的作用,指示效果更持久。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微型模拟断路器,结构合理,能够根据控制信号模拟控制断路器动作,维护费用低,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适合在各种控制断路器调试场合使用。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图中1为外壳,2为强力磁块,D1-D4为整流二极管,D5、D6为二极管,HS为合闸三极管,FS为分闸三极管,H为合闸继电器,T为分闸继电器,G为中间继电器,HI、H2为合闸继电器常开触点,H3为合闸继电器常闭触点,Tl为分闸继电器常闭触点,G1、G2为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G3为中间继电器常闭触点,SBl为合闸按钮,SB2为分闸按钮,Hd为合闸指示灯,Ld为分闸指示灯,R1-R9为电阻,L、N为电源输入端子,HZ为合闸输入端子,FZ为分闸输入端子。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微型模拟断路器包括外壳1,外壳1侧面投影为矩形,外壳1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强力磁块2,这样可以方便将该微型模拟断路器吸附到就近的电控柜外壳上, 接线更方便。外壳1上安装有电源输入端子L和N,外壳1上还安装有合闸输入端子HZ和分闸输入端子FZ。如图2所示,外壳1内安装有由整流二极管D1、D2、D3和D4构成的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子L和N对应电连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直流电源。直流电源输出端并联有合闸指示灯Hd,还并联有分闸指示灯Ld。合闸指示灯Hd和分闸指示灯 Ld的供电通路中分别串接有电阻Rl和电阻R5,主要用于限制流过合闸指示灯Hd和分闸指示灯Ld的电流。直流电源输出端还分别并联有合闸继电器H、分闸继电器T和中间继电器G。其中,合闸继电器H和分闸继电器T的供电通路中分别串接有合闸三极管HS和分闸三极管FS,合闸三极管HS和分闸三极管FS采用NPN型三极管。合闸三极管HS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合闸输入端子HZ电连接,电阻R3与合闸输入端子HZ之间还串联有中间继电器常闭触点G3 和二极管D5。二极管D5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合间信号通过二极管D5单向传递和嵌位作用。 二极管D5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2与电阻Rl低电位端电连接。合闸三极管HS的基极和集电极通过合间按钮SBl与直流电源正极电连接,这样,通过操作合间按钮SB1,可以手动控制合闸三极管HS和合闸继电器H的导通或关断,非常方便。分闸三极管FS的基极通过电阻R7与分闸输入端子FZ电连接,电阻R7与分闸输入端子FZ之间还串联有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G2和二极管D6。二极管D6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分闸信号通过二极管D6单向传递和嵌位作用。二极管D6的阴极还通过电阻R6与电阻 R5低电位端电连接。分闸三极管FS的基极和集电极通过分闸按钮SB2与直流电源正极电连接,这样,通过操作分闸按钮SB2,可以手动控制分闸三极管FS和分闸继电器T的导通或关断。合闸指示灯Hd的供电通路中串联有合闸继电器常开触点H1,分闸指示灯Ld的供电通路中串联有合闸继电器常闭触点H3,这样,通过合闸继电器H可以对合闸指示灯Hd和分闸指示灯Ld进行控制。中间继电器G的供电通路中还串接有合闸继电器常开触点H2和分闸继电器常闭触点Tl,中间继电器G的得电与否受合闸继电器H和分闸继电器T的控制。合闸继电器H、 分闸继电器T和中间继电器G的供电通路中还分别串接有电阻R4、R8和R9,用以限制电流、 保护继电器。该微型模拟断路器的工作过程为,当接通电源输入端子L、N时,直流电源开始向外供电。如果此时合闸输入端子HZ和分闸输入端子FZ没有输入信号,合闸继电器H和分闸继电器T不得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模拟断路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1),外壳(1)上设有合闸输入端子(HZ)和分闸输入端子(FZ),外壳(1)内设有直流电源,外壳(1)上安装有分别与直流电源并联的合闸指示灯(Hd)和分闸指示灯(Ld),外壳(1)内还安装有在合闸输入端子(HZ)和分闸输入端子(FZ)输入信号控制下,控制合闸指示灯(Hd)和分闸指示灯(Ld)对应发光或熄灭的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冯子刚孙玉波赵令杰李文磊陈昌鹏刘景升张森付联山蒋茂磊孙岩钟涛刘炳义宿清池王跃敬赵月超吕兆靖杜德琪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市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