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抖动校正装置以及照相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0900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像抖动校正装置以及照相机。像抖动校正装置具有:平板状的基台部;可动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台部移动,并保持摄像元件;以及音圈电机,其具有配设在所述基台部的与所述可动部相对的面上的永久磁铁和配设在所述可动部的与所述永久磁铁相对的区域中的线圈,通过电磁力产生使所述可动部移动的力,其中,所述基台部由磁性体构成,在从所述入射光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由磁性体构成的平板状的第2磁性体部配设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基台部侧,该第2磁性体部占据包围所述永久磁铁的外形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摄像元件移位来校正因抖动导致的像抖动的像抖动校正装置以及照相机
技术介绍
以往,在具有通过使摄像元件移位来校正因手抖等的照相机抖动导致的像抖动的像抖动校正装置的照相机中,作为使摄像元件移位的致动器,例如应用音圈电机(以下称为VCM)。在日本特开2008-225135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VCM使摄像元件移动的像抖动校正装置。并且,例如如日本特开2008-299286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VCM还被用于镜头的自动对焦驱动。为了实现照相机机身的小型化并提高像抖动校正的性能,需要在确保VCM的驱动输出的同时减小其驱动机构。因此,例如考虑使用磁力较强的永久磁铁。但是,仅增强永久磁铁的磁力时,来自VCM的磁通泄漏增强,有时对内置于照相机中的其他电子设备的动作造成影响。因此,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225135号公报的像抖动校正装置中,为了防止来自 VCM的磁通泄漏,例如考虑增厚覆盖永久磁铁外侧的磁性体的方法。但是,在日本特开2008-225135号公报的像抖动校正装置中,构成VCM的永久磁铁固定在由磁性体构成的板状部件(固定支承基板21)上,该固定支承基板21与像抖动校正装置的外形大致相等且面积较大。因此,当为了防止来自VCM的磁通泄漏而增厚面积较大的固定支承基板21时,装置重量增加,并且,固定支承基板21的加工方法受限。例如,当增厚日本特开2008-225135号公报的固定支承基板21时,关于贯穿设置在固定支承基板21 上的定位用等的小径贯通孔的加工,不是冲压加工,而必须通过钻孔加工等进行,加工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像抖动校正装置以及照相机有效防止来自音圈电机的磁通泄漏,并且实现装置的轻量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本专利技术的像抖动校正装置具有平板状的基台部;可动部,其被支承为能够沿着与入射光轴垂直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台部移动,并保持摄像元件;以及音圈电机,其具有配设在所述基台部的与所述可动部相对的面上的永久磁铁和配设在所述可动部的与所述永久磁铁相对的区域中的线圈,通过电磁力产生使所述可动部移动的力,其中, 所述基台部由磁性体构成,在从所述入射光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由磁性体构成的平板状的第2磁性体部配设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基台部侧,该第2磁性体部占据包围所述永久磁铁的外形的区域。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照相机具有上述像抖动校正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像抖动校正装置的照相机即镜头更换型数字照相机(记载为照相机)的沿着摄影镜头光轴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具有像抖动校正装置的摄像单元的主视图。图4是从右方观察摄像单元的侧视图。图5是图3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3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说明构成摄像单元的音圈电机的永久磁铁和线圈的配置的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单元中的泄漏磁通的数值模拟结果的曲线图。图9是示出摄像单元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另外,在以下说明所使用的各图中,设各结构要素为在附图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所以比例尺按照各结构要素而不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附图所记载的结构要素的数量、结构要素的形状、结构要素的大小比率、以及各结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像抖动校正装置的照相机10由照相机机身1和镜头单元2构成,该镜头单元2具有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配在照相机机身 1上的摄影镜头21。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用“0”表示从摄影镜头21入射到照相机机身1的入射光轴,相对于入射光轴0方向,将被摄体侧设为前方(前面侧),将成像侧设为后方(背面侧)。 并且,将与光轴0垂直的方向中在通常的摄影状态下从前方观察的左右方向设为第1方向即χ方向,将上下方向设为第2方向即Y方向。照相机机身1具有兼作照相机主体的外装体3,该外装体3收纳构成照相机10的部件,在入射光轴0上的前侧位置具有用于更换自如地装配镜头单元2的环状的安装部4。 并且,在外装体3上,在从前方观察的左侧设有在摄影时由操作者的右手保持的握持部3a。 在该握持部3a的顶部配置有释放按钮等未图示的各种开关、按钮类。如图1和图2所示,照相机机身1还在外装体3的背面侧具有液晶面板6,该液晶面板6具有面板显示窗5。该液晶面板6是TFTC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晶体管)类型的矩形状显示面板,除了显示所拍摄的图像以外,还显示各种设定/调整事项等各种信息作为图像。并且,在外装体3的顶部配置有光学取景器、电子取景器、外置闪存、或者用于装配麦克风等的附件插座8。如图1所示,在照相机机身1的外装体3内配设有焦面式快门13和摄像单元15。 摄像单元15在XY平面上将CXD或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23支承为能够移位,并且,摄像单元15具有将音圈电机(以下称为VCM)作为致动器的像抖动校正装置。摄像元件23具有矩形的受光面,以受光面的长边沿着X方向的方式配设。并且,在外装体3的底面部设有三脚架螺旋部26。进而,照相机机身1在外装体3的握持部3a的内部具有收纳电池18的电池收纳室19。并且,在握持部3a的内部,在电池收纳室19的后方配设有电路基板等(未图示),该电路基板搭载了用于进行照相机整体控制和图像处理、压缩处理、数据存储处理等的控制电路、SDRAM等存储器、电源电路等。并且,在照相机机身1中内置有用于检测该照相机机身的抖动状态的陀螺仪传感器(未图示)。对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像抖动校正装置的摄像单元15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 图6所示,摄像单元15构成为具有固定在外装体3内部的基台部24、以及被支承为能够沿着X方向和Y方向相对于基台部M移动的可动部25。可动部25与基台部M之间夹着 4个球形的球部件34a、34b、3k和34d,由此按照一般被称为球支承的形式被支承。通过该球部件34a、34b、3k和34d转动,可动部25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基台部M移动。并且,摄像单元15构成为具有所谓的动圈形式的VCM。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但是,如图7所示,摄像单元15的VCM由固定在基台部M上的永久磁铁36和37以及固定在可动部25上的Y方向驱动用线圈42和X方向驱动用线圈43构成。在从前方观察摄像单元15的情况下(图3的视点),构成VCM的永久磁铁36和37以及Y方向驱动用线圈42和 X方向驱动用线圈43配设在摄像元件23的上方和下方。首先,对基台部M的结构进行说明。基台部M由铁等磁性体构成,在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是大致矩形状的平板状部件。基台部M通过插通在设于四角的未图示的贯通孔中的小螺钉95固定在外装体3上。基台部M配置成规定的一对平行边沿着Y方向。艮口, 平板状的基台部M在照相机10内沿着XY平面配设。在基台部M的前方固定有由铁等磁性体构成的2个磁铁支承部32。在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2个磁铁支承部32是大致矩形状的板状部件,在相对于基台部M分开规定距离的状态下,经由支柱部件33固定在基台部M的前方的面上。另外,磁铁支承部32也可以是与基台部M —体形成的形式。在从前方观察摄像单元15的情况下,2个磁铁支承部32以长边沿着X方向的方式配设在摄像元件23的上方和下方。并且,在从前方观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抖动校正装置,其具有:平板状的基台部;可动部,其被支承为能够沿着与入射光轴垂直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台部移动,并保持摄像元件;以及音圈电机,其具有配设在所述基台部的与所述可动部相对的面上的永久磁铁和配设在所述可动部的与所述永久磁铁相对的区域中的线圈,通过电磁力产生使所述可动部移动的力,所述像抖动校正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基台部由磁性体构成,在从所述入射光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基台部侧设置了由磁性体构成的平板状的第2磁性体部,该第2磁性体部占据包围所述永久磁铁的外形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村崇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