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净化磺胺类药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04902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磺胺类药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净化磺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模板分子磺胺类药物混合物、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混合溶解到致孔剂(甲醇乙腈的比例为2∶3)中,加入引发剂,封口;(2)将合成的聚合物磨碎后,除去微细的颗粒,通过萃取除去模板分子;(3)将除去模板分子的聚合物60℃干燥过夜,获得磺胺的分子印迹聚合物;(4)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填充到固相萃取柱管中;(5)对固相萃取柱活化,加入溶于40%甲醇中动物组织提取液或水样,经过淋洗固相萃取柱,即洗脱、净化磺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选择性、高特异性和耐不良环境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化学工程
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净化磺胺类药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磺胺类药物一种广泛使用的人畜共用的药物,它能够干扰细菌对氨基苯甲酸的利用,从而影响细菌DNA的合成。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残留。由于磺胺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时间很长,所以很容易导致机体内的药物残留。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危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导致机体的过敏反应;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侵害神经系统,从而对后代的智力发育产生影响;破环机体的造血系统,导致各种贫血症的发生;另外磺胺类药物的残留还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由于磺胺类兽药残留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危害日益严重,很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和标准限制磺胺类药物在农产品中的使用。我国农业部也从2006年起,把畜产品中磺胺药物的残留作为继盐酸克伦特罗之后又一个重点监控对象。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磺胺的残留检测能力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动物性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净化磺胺类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模板分子磺胺类药物混合物、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按摩尔比=1∶2~8∶20,混合溶解到致孔剂(乙腈和甲醇的混合液,比例为3∶2)中,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氰,在氮气氛下封口,60~70℃热引发聚合24~48小时;(2)将合成的聚合物磨碎后,分筛得到粒径在30~60μm之间的颗粒,除去微细的颗粒,通过萃取除去模板分子;(3)将除去模板分子的聚合物60℃干燥过夜,获得分子印迹聚合物;(4)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填充到固相萃取柱管中;(5)对固相萃取柱活化,加入动物组织提取物或水溶液经抽提后溶于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净化磺胺类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骤:
(1)将模板分子磺胺类药物混合物、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和交联剂乙二醇
二甲基丙烯酸酯,按摩尔比=1∶2~8∶20,混合溶解到致孔剂(乙腈和甲醇的
混合液,比例为3∶2)中,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氰,在氮气氛下封口,60~
70℃热引发聚合24~48小时;
(2)将合成的聚合物磨碎后,分筛得到粒径在30~60μm之间的颗粒,除
去微细的颗粒,通过萃取除去模板分子;
(3)将除去模板分子的聚合物60℃干燥过夜,获得分子印迹聚合物;
(4)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填充到固相萃取柱管中;
(5)对固相萃取柱活化,加入动物组织提取物或水溶液经抽提后溶于40%
甲醇或水中的样品1mL,经过淋洗固相萃取柱,即洗脱、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净化磺胺的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的萃取,其萃取剂的组成为甲醇、醋酸比例为9∶1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提取磺胺的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填充到固相萃取柱管,是指:用甲醇淋洗聚丙烯固相萃取小柱和筛板,称
量分子印迹聚合物,用甲醇匀浆后,填充于商品化的1ml~6ml聚丙烯固相萃
取小柱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磺胺分子印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素泉赵志辉姚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