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流量蒸气却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4284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自调流量蒸气却水器,其具有一中空本体,所述本体内部以一隔板隔出一上容室与一下容室,并设有一与所述下容室相连通的排水流道,所述隔板上架设至少一浮桶设置座,每一浮桶设置座内设有一自由浮桶装置。由所述本体上所设的一入口流入的凝结水会先蓄积在上容室内,接着经所述浮桶设置座与自由浮桶装置流入下容室,最后再由一出口排出,如此可避免高温冷凝水排出后产生闪发蒸气的问题;而所述浮桶设置座内所设的止逆组件的设置则可避免蒸气或液体由所述横式出口或立式出口处反向灌入此蒸气却水器,预防背压急冲撞而破坏浮球的状况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自调流量蒸气却水器,特别关于一种可排出蒸气系统中所产生的凝结水的蒸气却水器。
技术介绍
在蒸气管路、蒸气容器、蒸气加热器等蒸气系统中,高温高压的蒸气会因为热交换而使得温度降低,同时产生凝结水。其中,为了避免凝结水积存在蒸气系统中而影响加热效果,一般会利用一组蒸气却水器来连接蒸气系统的加热器,以协助排除所产生的凝结水、维持蒸气系统的加热效果。参见图10所示的一种现有技术的无底座的自由浮球式蒸气却水器60,该蒸气却水器60具有一中空壳体61,壳体61内部分隔形成有一集水容室611与一排水容室612,集水容室611内设有一浮球62,并与一蒸气系统70相连通,排水容室612则与一集水槽(图中未示)相连通,集水容室611与排水容室612间在靠近底部处经一排水口 613相连通,在顶部处则经一排气通道614相连通。当集水容室611内未积存凝结水时,浮球62会封闭排水口 613 ;当蒸气系统70内的凝结水71逐渐蓄积在集水容室611内后,会使该浮球62浮起,从而开启排水口 613,让凝结水进一步流入排水容室612内,进而排出至集水槽,此为现有技术的蒸气却水器60的构造及运作方式。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蒸气却水器60的问题在于首先,一方面来说,由于浮球62无支撑或定位的设计,因此很容易因为些微的位移而无法确实密封排水口 613,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排气信道614常态性的连通集水容室 611与排水容室612,因此该蒸气系统70的高温气体很容易由该未被确实密封的排水口 613 或是直接由排气通道614泄漏,不但影响加热效果,且浪费能源;此外,一旦凝结水71流入集水容室611后,浮球62便会立刻被抬升并排出凝结水 71,而该温度还高的凝结水71在排到外部而使得压力和温度骤降之下,一方面容易有闪发蒸气产生,造成使用上的危险性,甚至还会产生水锤现象,另一方面则同样有浪费能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调流量蒸气却水器,以此设计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排水效果且不会影响蒸气系统的加热效果的蒸气却水器。为了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利用的技术手段系使一蒸气却水器结构包括一中空本体、至少一浮桶设置座与至少一自由浮桶装置,其中本体内部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方形成有一上容室与一排水流道,所述隔板下方形成有一下容室,所述本体上另设有一横式入口与一横式出口,所述横式入口与所述上容室相连通,所述横式出口与所述排水流道相连通,所述隔板上穿设至少一贯孔与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所述上座体的排水流道;浮桶设置座设于所述本体内,并贯穿所述隔板的贯孔而架设于所述隔板上,所述浮桶设置座包含一承载板、一中管、一滤网管与一外管,所述承载板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一上侧面,所述承载板上贯穿设有一穿孔,所述中管为一中空管体,其成型于所述承载板的下侧面,且环绕所述承载板的穿孔,并贯穿所述隔板的贯孔而突伸至所述下座体的下容室中,所述中管的管壁上靠近所述自由端处贯穿设有至少一流孔,所述滤网管环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一上侧面,所述外管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上侧面,并环绕于所述滤网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的端缘与承载板之间形成有空隙;自由浮桶装置设于所述浮桶设置座内,所述自由浮桶装置包含一浮球与一水流调节管,所述浮球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滤网管中,所述水流调节管固设在所述浮球底端,且可移动地贯穿所述浮桶设置座的承载板的穿孔而突伸至所述浮桶设置座的中管内,所述水流调节管的管壁上贯穿设有至少一流孔。所述浮桶设置座的中管内部进一步形成有一阀孔,所述阀孔位于所述流孔设置处与所述承载板之间,且所述阀孔的孔径小于所述中管的内管径,所述浮桶设置座进一步包含一止逆组件,所述止逆组件设于所述中管内,并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承载板的方向进行伸缩,从而选择性地封闭所述阀孔。所述止逆组件包含一固定件、一阀塞与一弹性件,所述固定件固设在所述中管的自由端处,所述阀塞设于所述固定件与中管的阀孔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阀塞,进而推顶所述阀塞,使所述阀塞常态性地封闭所述中管的阀孔。所述本体的上容室的内壁面上进一步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本体的内壁面相间隔,并对应所述横式入口。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一上座体与一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内部形成有所述上容室与所述排水流道,且所述上座体具有一环壁, 所述上座体的环壁的两端分别形成一顶部及一下开口,所述上座体的环壁上贯穿设有所述横式入口与所述横式出口,所述上座体的环壁的外壁面上设有一环绕所述上座体的下开口的上环凸缘;所述下座体内部形成有所述下容室,且所述下座体具有一环壁,所述下座体的环壁的两端分别形成一底部及一上开口,所述下座体的环壁的外壁面上设有一环绕所述下座体的上开口的下环凸缘,所述下环凸缘与所述上座体的上环凸缘相对应,所述隔板夹设固定于所述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所述浮桶设置座的承载板的上侧面进一步弯折绕设有一闭销消除环,所述自由浮桶装置的水流调节管的管壁外侧进一步套设固定有一套环,所述套环可抵靠于所述浮桶设置座的闭销消除环。所述上座体的上环凸缘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一上止泄片,所述下座体的下环凸缘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一下止泄片。所述浮桶设置座的中管的管壁外侧进一步套设固定一夹固环,所述隔板夹固于所述承载板与夹固环之间。所述上座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上容室相连通的一立式入口,所述下座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下容室相连通的一立式出口。所述上座体的环壁上进一步贯穿设有一与所述上容室相连通的手动排出口,所述上座体的顶部进一步设有一压力平衡口、一真空消除口、一自动加压口与一自动排压口,所述下座体的环壁上贯穿形成有与所述下容室相连通的一高温凝结水出口。通过如上所述的设计,所述本体上所设的横式入口或立式入口可与一蒸气系统相连通,所述横式出口或立式出口则可与一集水槽相连通。由横式入口或立式入口流入的凝结水先蓄积在上容室内,接着经浮桶设置座与自由浮桶装置流入下容室,最后再由横式出口或立式出口排出,如此可避免高温冷凝水排出后产生闪发蒸气的问题;而浮桶设置座内的止逆组件的设置则可避免蒸气或液体由所述横式出口或立式出口处反向灌入此蒸气却水器,预防背压急冲撞而破坏浮球的状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部分组件剖面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组件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组件的放大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组件的侧视剖面动作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组件的俯视剖面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一壳管式热交换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剖面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剖面图。 图10为现有技术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A本体 101上容室 103顶部 11横式入口 13手动排出口 15压力平衡口 17自动加压口 19上环凸缘 201下容室 203底部 22下环凸缘 31隔板 32上止泄片 34挡板 40浮桶设置座 42中管10上座体 102环壁 104排水流道 12横式出口 14立式入口 16真空消除口 18自动排压口 20下座体 202环壁21高温凝结水出口 23立式出口 311排水孔 33下止泄片 35螺栓 41承载板 421流孔422阀孔43闭销消除环44夹固环45滤网管46外管47缓冲盖48止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流量蒸气却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本体、至少一浮桶设置座与至少一自由浮桶装置,其中:本体内部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方形成有一上容室与一排水流道,所述隔板下方形成有一下容室,所述本体上另设有一横式入口与一横式出口,所述横式入口与所述上容室相连通,所述横式出口与所述排水流道相连通,所述隔板上穿设至少一贯孔与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所述上座体的排水流道;浮桶设置座设于所述本体内,并贯穿所述隔板的贯孔而架设于所述隔板上,所述浮桶设置座包含一承载板、一中管、一滤网管与一外管,所述承载板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一上侧面,所述承载板上贯穿设有一穿孔,所述中管为一中空管体,其成型于所述承载板的下侧面,且环绕所述承载板的穿孔,并贯穿所述隔板的贯孔而突伸至所述下座体的下容室中,所述中管的管壁上靠近所述自由端处贯穿设有至少一流孔,所述滤网管环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一上侧面,所述外管设于所述承载板的上侧面,并环绕于所述滤网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的端缘与承载板之间形成有空隙;自由浮桶装置设于所述浮桶设置座内,所述自由浮桶装置包含一浮球与一水流调节管,所述浮球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滤网管中,所述水流调节管固设在所述浮球底端,且可移动地贯穿所述浮桶设置座的承载板的穿孔而突伸至所述浮桶设置座的中管内,所述水流调节管的管壁上贯穿设有至少一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硕
申请(专利权)人:友森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