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儿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290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儿童座椅,在进行座席本体的后倾调整的情况、以及在使座席本体相对于底座构件而旋转的情况,操作者都可很容易地进行操作。此车用儿童座椅具备有:销(49),用来固定靠背部(17)的后倾角度;旋转位置固定构件(51),用来固定座席本体(13)相对于底座构件(81)的旋转位置;角度锁定解除构件(37),用来解除销(49)所造成的固定状态;中间连结构件(41),用来解除旋转位置固定构件(51)所造成的固定状态;以及共通操作部(30),可选择性地使该角度锁定解除构件(37)及中间连结构件(41)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车内的座位上而可旋转及后倾(reclining)的儿童座椅的操作构造。
技术介绍
座席本体的靠背部可后倾调整,且座席本体可相对于底座构件而旋转的车用儿童座椅,已知的有如同例如日本特开2002-301964号公报(专利文献1)及日本特开 2003-291698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用儿童座椅, 要使座席本体(座椅本体)相对于底座构件(基架)而旋转时,操作者不仅必须转动设于底座构件前端部的操作转钮,而且必须拉起设于座席本体的前端部的后倾拉杆(reclining bar)来解除座席本体的固定。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用儿童座椅,要使座席本体(座椅本体)相对于底座构件(座椅底座)而旋转时,操作者必须操作设于底座构件前端部的旋转锁定解除操作部来解除座席本体的固定。或者,要进行座席本体(座椅本体)的后倾调整时,操作者必须操作设于座席本体前端部的后倾操作部来解除座席本体的固定。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30196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2916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如上所述的以往的车用儿童座椅,会发生如下说明的问题。即,因为用来进行后倾调整的操作部与用来调整旋转位置的操作部是设在相互分开的地方,所以有必须分别进行操作的操作很繁杂的问题。尤其,在座席本体面向后方或打横的情况,用来进行后倾调整的操作部与用来调整旋转位置的操作部更是分得很开,操作变得更加繁杂。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的实情,目的为提供一种车用儿童座椅,在进行座席本体的后倾调整的情况、以及在使座席本体相对于底座构件而旋转的情况,操作者都可很容易地操作。(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儿童座椅具备有座席本体,具有座席底座部及可后倾的靠背部;靠背后倾角度固定机构,用来固定靠背部相对于座席底座部的后倾角度; 底座构件,将座席本体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持;座席旋转位置固定机构,用来固定座席本体相对于底座构件的旋转位置;角度锁定解除机构,用来解除靠背后倾角度固定机构所造成的固定状态;旋转锁定解除机构,用来解除座席旋转位置固定机构所造成的固定状态;以及共通操作部,选择性地使角度锁定解除机构及旋转锁定解除机构动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具备有选择性地使角度锁定解除机构及旋转锁定解除机构动作的共通操作部,所以通过操作共通的一个操作部,可进行座席本体的后倾调整,或是使座席本体相对于底座构件而旋转。因此,操作变得简单。共通操作部的一个例子可为按钮、杠杆、转钮(dial)、棒状体等的操作部件,且为例如将一个操作部件往一个方向操作而使角度锁定解除机构动作,往另一个方向操作而使旋转锁定解除机构动作。或者,共通操作部可为具有第一操作部件、与该第一操作部件邻接而配置的第二操作部件、及支持该两操作部件的操作基部;第一操作部件及第二操作部件通过相同的操作使角度锁定解除机构及旋转锁定解除机构中的任一方动作,且通过不相同的操作使角度锁定解除机构及旋转锁定解除机构中剩下的另一方动作。所谓对两操作部件进行相同的操作,是指朝相同方向操作两操作部件,且操作使得两操作部件移动的距离可完全相同也可不同。所谓对两操作部件进行不相同的操作,是指朝不相同的方向操作两操作部件,或者使一操作部件固定而只操作另一操作部件。为了使所述的不相同的操作容易进行,可考虑很多种构成,但举一个实施例来说,可构成为使第一操作部件及第二操作部件中的任一方可朝向操作基部压入,且使第一及第二操作部件在压入位置不能动作。根据如此的实施例,可用简易的构成来实现两个操作部件的不相同的操作。以往的儿童座椅因为将操作部设在座席本体的座部的前端部,所以在座席本体的姿势为面向后方的情况,操作部会为底座构件所盖住,使得操作变得很困难。与此相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则是将共通操作部设在靠背部。靠背部是从底座构件突出,所以根据所述实施例,操作者的手能轻易地到达共通操作部,故能提高操作性。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一个实施例,其中,靠背后倾角度固定机构可具有后倾角度固定构件,该后倾角度固定构件与形成于座席底座部的座席底座被扣合部扣合以将后倾角度予以固定;角度锁定解除机构可具有角度锁定解除构件,该角度锁定解除构件将第一操作部件及后倾角度固定构件予以连结;座席旋转位置固定机构可具有旋转位置固定构件,该旋转位置固定构件安装于座席底座部而与形成于底座构件的底座构件被扣合部扣合;旋转锁定解除机构可具有中间连结构件,该中间连结构件将第一操作部件及第二操作部件予以连结而通过该第一及第二操作部件的不相同的操作使旋转位置固定构件移动;共通操作部可通过第一操作部件及第二操作部件的相同的操作而只使后倾角度固定构件移动来解除与座席底座被扣合部的扣合,且通过第一操作部件及第二操作部件的不相同的操作而使旋转位置固定构件移动来解除与底座构件被扣合部的扣合。此处所谓的连结,是指直接将两个要素予以连结,或者通过连杆(link)构件或延伸部而间接地将两个要素予以连结的意 )思ο第一操作部件及第二操作部件可为进退运动,也可为旋转运动,且其操作方向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其一个实施例是为第一操作部件及第二操作部件可为在靠背部的上下延伸方向进退运动,且将角度锁定解除构件固定至从第一操作部件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一轴杆的下端,角度锁定解除构件可形成有相对于进退运动方向斜向地延伸的导孔(guide), 后倾角度固定构件可为在靠背部的左右宽度方向延伸的轴杆,其一端与该导孔卡合,另一端可相对于座席底座被扣合部而插拔。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中间连结构件,是枢接于(可枢转地安装于)角度锁定解除构件,且以该枢接部位为支点而通过从第二操作部件向下方延伸设置的第二轴杆的下端将其拉起,并在该拉起时使旋转位置固定构件移动。另一个实施例是为靠背部可阶段性地调整后倾角度,中间连结构件是在拉起时选择性地连结至与靠背部的各个后倾角度对应而形成于旋转位置固定构件的多个连结部位。优选实施例是为靠背部可后倾到成为床状态,在此床状态下,中间连结构件与旋转位置固定构件分离,而无法使旋转位置固定构件移动。根据如此的实施例,使床状态的座席本体不能旋转。因此,可防止因为使得座席本体旋转而导致大幅后倾的靠背部与座席底座部碰撞的不适当的使用。(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儿童座椅,由于具备有选择性地使角度锁定解除机构及旋转锁定解除机构动作的共通操作部,所以在进行座席本体的后倾调整的情况、以及在使座席本体相对于底座构件而旋转的情况,操作者都可很容易地进行操作。因此,在接连地进行后倾调整及旋转位置调整的情况下,可提高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用儿童座椅的纵剖面图。图2是将该实施例的靠背部取出而显示的后视图。图3是将该实施例的底座构件取出而显示的俯视图。图4是将该实施例的共通操作部取出而显示的立体图。图5是显示图4中的共通操作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显示在固定靠背部的后倾角度的固定状态中的后倾角度固定构件及角度锁定解除构件的位置的说明图。图7是显示固定状态经解除后的后倾角度固定构件及角度锁定解除构件的位置的说明图。图8是显示靠背部最为立起的椅子状态的说明图。图9是显示靠背部从图8所示的状态后倾后的椅子状态的说明图。图10是显示靠背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座席本体,具有座席底座部及可后倾的靠背部;靠背后倾角度固定机构,用来固定所述靠背部相对于所述座席底座部的后倾角度;底座构件,将所述座席本体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持;座席旋转位置固定机构,用来固定所述座席本体的相对于所述底座构件的旋转位置;角度锁定解除机构,用来解除所述靠背后倾角度固定机构所造成的固定状态;旋转锁定解除机构,用来解除所述座席旋转位置固定机构所造成的固定状态;以及共通操作部,选择性地使所述角度锁定解除机构及所述旋转锁定解除机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治生
申请(专利权)人:爱普力卡幼儿产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