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机平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278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件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子元件的插件机平移机构,包括机架本体,该机架本体装设有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运板机构及设置于运板机构下方的弯角底座平移机构,插件头部平移机构包括头部基座及Y向头部平移机构,弯角底座平移机构包括底部基座及Y向底座平移机构,所述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还包括X向头部平移机构,所述弯角底座平移机构还包括X向底座平移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头部机构和弯角装置与PCB电路板上的线脚插孔对应准确度,降低插件机的废品率,提高插件机的插件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件机
,尤其是指一种电子元件的插件机平移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PCB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重要载体,插件机是将各种电子元件插装到PCB电路板指定位置的加工设备。在插件机的加工过程中,一般是先将电子元件由夹料装置将其运送到PCB板的上方进行定位,然后头部机构下移,将电子元件准确地插入PCB电路板预设的线脚插孔内,同时,位于工作台下方的弯脚装置将电子元件的线脚进行弯折固定,然后头部机构复位,以便于夹取新的电子元件,进行下一次的插件加工,已经插装好的电子元件留在PCB电路板上,并随PCB电路板一起运行至下一位置,以进行焊接加固等操作。但现有插件机的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均不能横向移动,当需要将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与PCB电路板进行横向定位时,只能依靠运板机构实现,但在实际的生产加工中,运板机构只能将PCB电路板运送至运板机构的设定位置,无法进行进一步的高精度调节,当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与PCB电路板上的线脚插孔对应不够准确时,无法通过横向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的位置来实现准确定位,从而容易导致电子元件插件失败,进而导致废品率大增, 影响插件机的插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实现插件头部纵向移动,还能实现插件头部横向移动的插件机平移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插件机平移机构,包括机架本体,该机架本体装设有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运板机构及设置于运板机构下方的弯脚底座平移机构,插件头部平移机构包括头部基座及Y向头部平移机构,弯脚底座平移机构包括底部基座及Y向底座平移机构,所述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还包括X向头部平移机构,该X向头部平移机构包括X向头部滑轨及用于驱动头部基座移动的头部X向驱动装置,所述头部基座装设于χ向头部滑轨;所述弯脚底座平移机构还包括χ向底座平移机构,该χ向底座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本体的X向底座滑轨及用于驱动底部基座移动的底座X向驱动装置,所述底部基座装设于X向底座滑轨。其中,所述Y向头部平移机构包括头部平移座、Y向头部滑轨及用于驱动头部平移座移动的头部Y向驱动装置,该Y向头部滑轨装设于机架本体,头部平移座装设于Y向头部滑轨,所述X向头部滑轨设置于头部平移座。其中,所述头部X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杠、第一电机及设置于所述头部平移座的两个第一丝杠座,第一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丝杠座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杠传动连接;第一丝杠装设有第一移动螺母,该第一移动螺母与所述头部基座连接。其中,所述头部Y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杠、第二电机及设置于所述机架本体的两个第二丝杠座,第二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丝杠座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丝杠传动连接;第二丝杠装设有第二移动螺母,该第二移动螺母与所述头部平移座连接。其中,所述底座X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三丝杠、第三电机及设置于所述机架本体的两个第三丝杠座,第三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丝杠座连接,第三电机与第三丝杠传动连接;第三丝杠装设有第三移动螺母,该第三移动螺母与所述底部基座连接。其中,所述Y向底座平移机构包括弯脚安装座、Y向底座滑轨及用于驱动弯脚安装座移动的底座Y向驱动装置,该Y向底座滑轨设置于所述底部基座,所述弯脚安装座装设于 Y向底座滑轨。其中,所述底座Y向驱动装置包括第四丝杠、第四电机及设置于所述底部基座的两个第四丝杠座,第四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四丝杠座连接,第四电机与第四丝杠传动连接;第四丝杠装设有第四移动螺母,该第四移动螺母与所述弯脚安装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件机平移机构,包括机架本体,该机架本体装设有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运板机构及设置于运板机构下方的弯脚底座平移机构,插件头部平移机构包括头部基座及Y向头部平移机构,弯脚底座平移机构包括底部基座及Y向底座平移机构,所述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还包括X向头部平移机构,该X向头部平移机构包括X向头部滑轨及用于驱动头部基座移动的头部X向驱动装置,所述头部基座装设于X向头部滑轨;所述弯脚底座平移机构还包括χ向底座平移机构,该χ向底座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本体的X向底座滑轨及用于驱动底部基座移动的底座X向驱动装置, 所述底部基座装设于X向底座滑轨。插件机的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分别装设于头部基座和Y向底座平移机构,在头部 X向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头部基座沿X方向(即横向)来回移动,在底座X向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底部基座沿χ方向(即横向)来回移动,可实现头部基座和底部基座沿χ方向同步来回移动,进而实现所述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均能横向移动的目的,大大提高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与PCB电路板上的线脚插孔对应准确度,降低插件机的废品率,提高插件机的插件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插件机平移机构在应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插件头部平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运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弯脚底座平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插件机平移机构,包括机架本体1,该机架本体1装设有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运板机构2及设置于运板机构2下方的弯脚底座平移机构,该弯脚底座平移机构装设于机架本体1,插件头部平移机构包括头部基座3及Y向头部平移机构,弯脚底座平移机构包括底部基座4及Y向底座平移机构,所述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还包括X向头部平移机构,该X向头部平移机构包括X向头部滑轨5及用于驱动头部基座3移动的头部 X向驱动装置,所述头部基座3装设于X向头部滑轨5 ;所述弯脚底座平移机构还包括X向底座平移机构,该X向底座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本体1的X向底座滑轨6及用于驱动底部基座4移动的底座X向驱动装置,所述底部基座4装设于X向底座滑轨6。插件机的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分别装设于头部基座3和Y向底座平移机构,在头部X向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头部基座3沿X方向(即横向)来回移动,在底座X向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底部基座4沿X方向(即横向)来回移动,通过控制装置,即可实现头部基座3和底部基座4沿X方向同步来回移动,进而实现所述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均能横向移动的目的, 大大提高头部机构和弯脚装置与PCB电路板上的线脚插孔对应准确度,降低插件机的废品率,提高插件机的插件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用性强。本实施例的所述Y向头部平移机构包括头部平移座7、Y向头部滑轨8及用于驱动头部平移座7移动的头部Y向驱动装置,该Y向头部滑轨8装设于机架本体1,头部平移座 7装设于Y向头部滑轨8,所述X向头部滑轨5设置于头部平移座7。具体的,所述头部X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杠9、第一电机10及设置于所述头部平移座7的两个第一丝杠座23, 第一丝杠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丝杠座23连接,第一电机10与第一丝杠9传动连接;第一丝杠9装设有第一移动螺母,该第一移动螺母与所述头部基座3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第一电机10的正反转,并带动第一丝杠9转动,使第一移动螺母沿着第一丝杠9在X 方向上来回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头部基座3在X方向上来回移动,进而实现头部基座3在X 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插件机平移机构,包括机架本体(1),该机架本体(1)装设有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运板机构(2)及设置于运板机构(2)下方的弯角底座平移机构,插件头部平移机构包括头部基座(3及Y向头部平移机构,弯角底座平移机构包括底部基座(4)及Y向底座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头部平移机构还包括X向头部平移机构,该X向头部平移机构包括X向头部滑轨(5)及用于驱动头部基座(3)移动的头部X向驱动装置,所述头部基座(3)装设于X向头部滑轨(5);所述弯角底座平移机构还包括X向底座平移机构,该X向底座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本体(1)的X向底座滑轨(6)及用于驱动底部基座(4)移动的底座X向驱动装置,所述底部基座(4)装设于X向底座滑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发新方伟杰高喜宏曾翔清肖华陈卓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