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袋机的袋底夹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0159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提袋机的袋底夹调节装置,包括:大辊辊,在其两端各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法兰套,在每个法兰套的内侧端面设有盖板,在法兰套和盖板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大齿轮,在每个法兰套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圆盘形的推盘,在机架上设有链轮链条牵引机构,推盘在链轮链条牵引机构的带动下能沿大辊辊互相靠拢或互相远离,推盘的内侧面与套筒固定连接,基座的外侧端面设有盖板,基座与盖板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槽体,套筒在该槽体内回转连接,基座的内孔与大辊辊滑动连接,基座的内侧面上等间隔的设有三个袋底夹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能快速轻松调节袋底夹的位置,以实现加工不同规格的产品所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调机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纸品印后包装类机械,具体说是一种手提袋机的袋底夹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手提袋机的袋底夹采用两侧调节,而在机架内部调节位移,它们有调节操作不方便的缺陷,导至调试机器时间过长,特别是在更换产品规格时的调节更是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提袋机的袋底夹调节装置,克服传统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可有效的减少了调机时间,大大的提升了产品的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提袋机的袋底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辊辊72,在其两端各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法兰套71,法兰套用于分别与两侧的机架102固定连接,在每个法兰套71的内侧端面设有盖板49,在法兰套71和盖板49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大齿轮48,中间大齿轮48与法兰套71 转动连接,在每个法兰套71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圆盘形的推盘38,在机架102上设有链轮链条牵引机构,推盘38在链轮链条牵引机构的带动下能沿大辊辊72互相靠拢或互相远离,推盘38的内侧面与套筒41固定连接,基座91的外侧端面设有盖板47,基座91与盖板47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槽体,套筒 41在该槽体内回转连接,基座91的内孔与大辊辊72滑动连接,基座91的内侧面上等间隔的设有三个袋底夹架4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推盘38的外侧面设有三个等间隔固定的导杆42,导杆42与导杆套46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套46与同侧的机架102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链轮链条牵引机构包括丝杆40,在推盘38的外侧面设有三个等间隔固定的丝杆40,丝杆40与导杆42平行,丝杆40穿装在第二轴套39内,第二轴套39与同侧的机架102固定连接,第二齿轮36和第二轴套3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6设于机架102的内侧,丝杆40上设有与第二齿轮36固定连接的铜螺母37,第一齿轮35和第二齿轮36啮合连接,第一齿轮35与第二链轮连接杆33键连接,第二链轮连接杆33与第一轴套32转动连接,第一轴套32固定连接在机架102上,第二链轮连接杆33穿出到机架102外侧的一端设有从动链轮34,所述从动链轮 34与第二链轮连接杆33键连接,从动链轮34与驱动机构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右侧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30、链条45和第一链轮连接杆1,从动链轮34通过链条45和主动链轮30链传动,主动链轮30通过平键与第一链轮连接杆1键连接,第一链轮连接杆1设于机架102的外侧,且与机架102转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左侧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30、链条45和调节杆 52,从动链轮34通过链条45和主动链轮30链传动,主动链轮30通过平键与调节杆52键连接,调节杆52设于两侧的机架102之间,且与机架102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提袋机的袋底夹调节装置,能快速轻松调节袋底夹的位置,以实现加工不同规格的产品所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调机时间,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的轴向侧视示意图,图3图2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提袋机的袋底夹调节装置,包括大辊辊72,在其两端各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法兰套71,法兰套用于分别与两侧的机架102固定连接,在每个法兰套71的内侧端面设有盖板49,在法兰套71和盖板49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大齿轮48,中间大齿轮48与法兰套71 转动连接,在每个法兰套71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圆盘形的推盘38,在机架102上设有链轮链条牵引机构,推盘38在链轮链条牵引机构的带动下能沿大辊辊72互相靠拢或互相远离,推盘38的内侧面与套筒41固定连接,基座91的外侧端面设有盖板47,基座91与盖板47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槽体,套筒 41在该槽体内回转连接,基座91的内孔与大辊辊72滑动连接,基座91的内侧面上等间隔的设有三个袋底夹架4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推盘38的外侧面设有三个等间隔固定的导杆42,导杆42与导杆套46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套46与同侧的机架102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链轮链条牵引机构包括丝杆40,在推盘38的外侧面设有三个等间隔固定的丝杆40,丝杆40与导杆42平行,丝杆40穿装在第二轴套39内,第二轴套39与同侧的机架102固定连接,第二齿轮36和第二轴套3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6设于机架102的内侧,丝杆40上设有与第二齿轮36固定连接的铜螺母37,第一齿轮35和第二齿轮36啮合连接,第一齿轮35与第二链轮连接杆33键连接,第二链轮连接杆33与第一轴套32转动连接,第一轴套32固定连接在机架102上,第二链轮连接杆33穿出到机架102外侧的一端设有从动链轮34,所述从动链轮 34与第二链轮连接杆33键连接,从动链轮34与驱动机构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右侧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30、链条45 和第一链轮连接杆1,从动链轮34通过链条45和主动链轮30链传动,主动链轮30通过平键与第一链轮连接杆1键连接,第一链轮连接杆1设于机架102的外侧,且与机架102转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左侧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30、链条45 和调节杆52,从动链轮34通过链条45和主动链轮30链传动,主动链轮30通过平键与调节杆52键连接,调节杆52设于两侧的机架102之间,且与机架102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杆52使调节位置转移到操纵侧,便于调节。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在机器操作侧通过转动摇柄带动主动链轮30旋转,通过链条45带动从动链轮 34转动,从而使在同一链轮轴上的第一齿轮35转动,第一齿轮35通过啮合第二齿轮36带动其转动,因铜螺母37固定在第二齿轮36上,因此铜螺母随第二齿轮36的转动而转动,此时铜螺母带动丝杆40旋转,使丝杆40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左右平移。固定在丝杆40上的推盘38也随之产生左右平移。推盘38推动套筒41平移,从而使基座91产生平移,藉此带动固定在基座91上的袋底夹架43平移。第二齿轮36与中间大齿轮48啮合使以120度均布分配的另两个第二齿轮36同步转动,这样3个袋底夹架以等速同向平移,达到灵活调节袋底架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手提袋机的袋底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辊辊(72),在其两端各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法兰套(71),法兰套用于分别与两侧的机架(102)固定连接,在每个法兰套(71)的内侧端面设有盖板09),在法兰套(71)和盖板09)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大齿轮G8),中间大齿轮08)与法兰套 (71)转动连接,在每个法兰套(71)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圆盘形的推盘(38),在机架(10 上设有链轮链条牵引机构,推盘(38)在链轮链条牵引机构的带动下能沿大辊辊(7 互相靠拢或互相远 1 ,推盘(38)的内侧面与套筒Gl)固定连接,基座(91)的外侧端面设有盖板(47),基座(91)与盖板07)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槽体, 套筒Gl)在该槽体内回转连接,基座(91)的内孔与大辊辊(72)滑动连接,基座(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提袋机的袋底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辊辊(72),在其两端各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法兰套(71),法兰套用于分别与两侧的机架(102)固定连接,在每个法兰套(71)的内侧端面设有盖板(49),在法兰套(71)和盖板(49)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大齿轮(48),中间大齿轮(48)与法兰套(71)转动连接,在每个法兰套(71)的内侧各设有一个圆盘形的推盘(38),在机架(102)上设有链轮链条牵引机构,推盘(38)在链轮链条牵引机构的带动下能沿大辊辊(72)互相靠拢或互相远离,推盘(38)的内侧面与套筒(41)固定连接,基座(91)的外侧端面设有盖板(47),基座(91)与盖板(47)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槽体,套筒(41)在该槽体内回转连接,基座(91)的内孔与大辊辊(72)滑动连接,基座(91)的内侧面上等间隔的设有三个袋底夹架(4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小斌宁豪李林全黎长坤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正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