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模块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00920 阅读:4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功率模块化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系统,属于蓄电池化成充放电领域,包括可逆直流电源模块、直流母线、变流充放电模块、中央控制单元。所述可逆直流电源模块采用自动主从均流技术,可根据系统容量自动配置模块数量,模块之间自动均流,并能将多余电能逆变馈回电网,从而实现主从冗余的可逆直流电源模块设计;所述直流母线在系统中起到电能传输的作用;所述变流充放电模块直接与直流母线连接,采用自动主从均流技术,各模块可单独组回路运行生产,也可多模块自由并联组成回路运行生产;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总线与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变流充放电模块相连,可以实现运行数据采集,系统资源调配,协调模块轮换、系统降容保护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对蓄电池进行化成的充放电系统,尤其是一种高度系统化、模块化的大功率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的生产工艺中,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蓄电池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 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性能的过程称为化成。由于电池型号品种多种多样,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蓄电池化成充放电机,型号种类繁多,大、中、小密电池使用的充放电机不能通用,导致蓄电池厂家需要购置大量设备,而且各设备相对独立,化成现场需铺设大量电缆,既增加了投入,又增大了线损。蓄电池放电过程放出的大量电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大多数作为热量直接卸荷,导致电能的浪费,设备效率普遍不高,同时也增加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部分较为先进的设备也仅是简单逆变就回馈电网,逆变效率很低,谐波分量大,导致设备发热量增大,造成电能浪费,缩短设备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技术中不足,提供一套大功率模块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大功率模块化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系统, 包括可逆直流电源模块、直流母线、变流充放电模块、中央控制单元。所述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将之前蓄电池化成充放电机相对独立的电源模块整合成大功率的集中式可逆直流电源模块,使蓄电池化成工艺系统化,系统效率大幅提高。所述可逆直流电源模块采用自动主从均流技术,可根据系统容量自动配置模块数量,模块之间自动均流,实现自动主从冗余的可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自动均流,系统可扩展性大大增强; 模块之间相互冗余,模块的实际使用寿命、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高。所述可逆直流电源模块采用双向变流设计,即可将电网上的三相交流电整流成直流,输出到直流母线上,供给蓄电池充电,又可将直流母线上富余的电能集中逆变,馈给电网。所述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具备自动休眠功能,能在当模块的平均负载电流小于监控设定的关闭模块的电流值时,逐一自动关闭除主控模块外的模块;当模块的平均负载电流增大到监控设定的开启模块的电流值时,逐一自动开启被关闭的模块,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可逆直流电源模块投入运行数量,实现模块自动休眠,提高系统效率的目的。所述直流母线在系统中起到电能传输的作用,将可逆直流电源模块整流后的直流电输送给变流充放电模块,将蓄电池放电过程放出的电量通过变流充放电模块变流升压输送给其他回路蓄电池充电,当直流母线上的电能有富余时,亦可将多余电能输送给可逆直流电源模块集中逆变,馈给电网。所述变流充放电模块直接与直流母线连接,采用自动主从均流结构设计,各模块即可根据生产需要单独组回路运行生产,也可多模块并联增大功率组成回路运行生产,系统效率明显提高,不同规格蓄电池都可以采用本系统进行化成,生产柔性得到增强。所述变流充放电模块具备自动休眠功能,能在当模块的平均负载电流小于监控设定的关闭模块的电流值时,逐一自动关闭各回路除主控模块外的模块;当模块的平均负载电流增大到监控设定的开启模块的电流值时,逐一自动开启被关闭的模块,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变流充放电模块投入运行数量,实现模块自动休眠,提高系统效率的目的。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总线与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变流充放电模块相连,通过监控到的直流母线电压、电流,每路充放电电压、电流,实现运行数据采集,系统资源调配,协调模块轮换、系统降容保护等功能。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可根据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各变流充放电模块的运行情况统筹资源管理,协调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同回路并联运行的充放电模块轮换(指定主控模块),提高系统整体寿命。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具备系统降容保护功能,能在负载所需功率大于可逆直流电源模块提供的总功率时,自动降低处于根据化成工艺预设的处于能够允许调整充电阶段的蓄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并适当延长充电时间,以使总充电量不变,保证蓄电池化成过程不受干扰,提高系统安全性及设备负荷率。本专利技术所能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系统化将之前的每一台独立的蓄电池化成充放电机通过模块化设计整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减少线路损耗,有效提高系统整体效率;不同于以往的充放电机的相互独立,本专利技术的充放电系统系统化,中央控制单元可以方便的调配可逆直流电源模块的工作状态及对系统的整体运行进行可靠监视,必要时可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系统的灵活性、便捷性、实用性、适用性、使用性大大提高;(2)模块化将整流电路,充放电电路通过先进的自动主从均流技术实现模块化设计, 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可自由并联,系统扩容十分方面,变流充放电模块可根据化成需要,并联使用,减少系列化型号数量,确保模块的通用性;(3)可逆化变流充放电模块即可从直流母线取电为蓄电池充电,又可将蓄电池放出的电能升压馈回直流母线,供给其他变流充放电模块为蓄电池充电,而非直接馈给电网;系统即可通过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将三相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为蓄电池充电提供电能,又可将直流母线上富裕的电能,即直流母线的电压有上升趋势时,富余的直流电经可逆直流电源模块逆变成准正弦波的交流电馈给电网,功率因数接近等于1,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大大减小, 并可大大节约电能。(4)大功率将之前蓄电池化成充放电机相对独立的电源模块整合成大功率的集中式可逆直流电源模块,模块整流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这种设计也实现了集中逆变,逆变效率显著提高。(5)高负荷由于系统采取了大功率的可逆直流电源模块作为供电电源集中向直流母线供电,充放电模块从直流母排取电,处于放电阶段的蓄电池放出的电能经过变流充放电模块变流升压可直接供给其他回路蓄电池充电,需要可逆直流电源提供的电能大幅减少,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负载容量可大于供电容量,系统设备负荷率显著提高。(6)最优化本专利技术所专利技术的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系统,由于采用了系统化设计、模块化设计、自动主从均流、双向可逆变流等多项先进技术,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的系统的通用性,实用性,系统可以非常方面的进行扩容,系统维护性大大增强,真正实现了成本、性能、节能等诸多方面的最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原理结构框图中1为可逆直流电源模块,2为直流母线,3为变流充放电模块,4蓄电池组,5为中央控制单元图2为一般主动均流架构框图; 图3为自动主从汇流总线框图; 图4为自动主从汇流总线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块化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系统,包括可逆直流电源模块、直流母线、变流充放电模块、中央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中,可逆直流电源模块1,变流充放电模块3可根据实际需要多模块并联, 而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总线与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变流充放电模块相连,通过监控到的直流母线电压、电流,每路充放电电压、电流,自动控制可逆直流电源模块投入数量,协调模块轮换。中央控制单元可根据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各变流充放电模块的运行情况统筹资源管理,协调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同回路并联运行的充放电模块轮换(指定主控模块),提高系统整体寿命。中央控制单元具备系统降容保护功能,能在负载所需功率大于可逆直流电源模块提供的总功率时,自动降低处于根据化成工艺预设的处于能够允许调整充电阶段的蓄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并适当延长充电时间,以使总充电量不变,保证蓄电池化成过程不受干扰,提高系统安全性及设备负荷率。图2、图3、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运用自动主从均流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功率模块化铅酸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逆直流电源模块、直流母线、变流充放电模块、中央控制单元;所述可逆直流电源模块可根据系统容量自动配置模块数量,模块之间自动均流,相互冗余;双向变流,即可将电网上的三相交流电整流成直流,输出到直流母线上,供给蓄电池充电,又可将直流母线上富余的电能集中逆变,馈给电网;具备可逆直流电源模块自动休眠功能,当可逆直流电源模块的平均负载电流小于监控设定的关闭模块的电流值时,逐一自动关闭除主控模块外的模块,当可逆直流电源模块的平均负载电流增大到监控设定的开启模块的电流值时,逐一自动开启被关闭的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延波孔令成郑元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