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简易磁悬浮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0817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磁悬浮轴承,其特征是它包括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内圈(1)和外圈(2)以及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3),所述内圈(1)位于两个外圈(2)之间并与外圈(2)相隔一定间距,内圈(1)和外圈(2)的磁极采用同极相对设置方式,两个外圈(2)通过固定支架(3)相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通过无摩擦的转动加快能量的传输,而且在无摩擦的环境下工作不会磨损,高效耐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磁悬浮原理制作的简易轴承。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轴承最常见的是滚珠式轴承,这种结构的轴承在使用时由于零件之间接触摩擦,既损耗能量,工作时间长了后还会产生磨损,需要定期更换,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简易磁悬浮轴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简易磁悬浮轴承,其特征是它包括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内圈和外圈以及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所述内圈位于两个外圈之间并与外圈相隔一定间距,内圈和外圈的磁极采用同极相对设置方式,两个外圈通过固定支架相连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通过无摩擦的转动加快能量的传输,而且在无摩擦的环境下工作不会磨损,高效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置侧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内圈1和外圈2以及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3。内圈1位于两个外圈2之间并与外圈2相隔一定间距,内圈1和外圈 2的磁极采用同极相对设置方式,相同的极性相对会产生斥力,这样就可以使两物之间产生间隙达到无摩擦的效果。两个外圈2通过固定支架3相连接固定,来控制内圈1和外圈2 之间的适宜间距,并通过两个外圈2形成作用力使内圈1保持稳定。固定支架3可设置多根,以保证外圈2的稳定。如图2所示,本技术内圈1和外圈2采用凹凸结构,以凹凸的形式相互制约防止产生位移,外侧的两个外圈2形成作用力使内圈1保持稳定。本技术内圈1和外圈 2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横向设置,也可以是竖向设置,均能达到相同目的。本技术涉及的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 一种简易磁悬浮轴承,其特征是它包括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内圈(1)和外圈(2)以及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3),所述内圈(1)位于两个外圈(2)之间并与外圈(2)相隔一定间距,内圈(1)和外圈(2)的磁极采用同极相对设置方式,两个外圈(2)通过固定支架(3) 相连接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磁悬浮轴承,其特征是它包括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内圈(1)和外圈(2)以及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3),所述内圈(1)位于两个外圈(2)之间并与外圈(2)相隔一定间距,内圈(1)和外圈(2)的磁极采用同极相对设置方式,两个外圈(2)通过固定支架(3)相连接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通过无摩擦的转动加快能量的传输,而且在无摩擦的环境下工作不会磨损,高效耐用。文档编号F16C32/04GK202132389SQ20112021421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顾正天 申请人:河海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磁悬浮轴承,其特征是它包括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内圈(1)和外圈(2)以及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3),所述内圈(1)位于两个外圈(2)之间并与外圈(2)相隔一定间距,内圈(1)和外圈(2)的磁极采用同极相对设置方式,两个外圈(2)通过固定支架(3)相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天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