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健专利>正文

一种可直接植入椎间的植骨块及其制作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002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直接植入椎间的植骨块,该植骨块由从术中减压所获得的碎骨块通过相应的制作工具压实成需要的形状体,可直接植入椎间隙中,该植骨块具有一定的抗压性,能有效支撑维持椎间高度,而且不易散碎,安全性高,无需融合器做载体增大了植骨块与椎体间上、下终板界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骨融合,并且大幅度降低了手术费用,缓解病人看病贵的矛盾,可广泛应用于医院的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作该植骨块的制作工具,其模腔深度根据植骨块的厚度按比例设置,并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实现限制模块压入模腔的深度,压制时只需将碎骨块填满模腔后压至两限位结构相接触即可得到植骨块的厚度,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骨成型模具,具体是一种椎间植骨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许多脊柱外科手术常需椎弓根螺钉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术,椎间融合术的种类繁多,对促进椎间融合起到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目前常用的通过载体Cage+ 同种异体骨/人工骨的植入方式,常可出现诸如排斥反应、融合器下沉、移位压迫硬膜囊、 神经而导致脊髓神经受压,骨不愈合,感染等,甚至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危险;同时这些骨需要的爬行替代方式生长时间较长,故需要很长的时间融合,再则由于载体材料特殊,费用昂贵,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又如目前所采用自体骨粒打压植骨的方式,骨碎粒有游离至椎管的可能及椎间撑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而自体骨是从髂骨取骨的,取骨过程中存在移植骨块高度丢失、供骨区感染、长期疼痛等并发症。异体骨虽避免了自身取骨所带来的并发症,但存在排斥反应而导致融合失败、感染,甚至引起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而且不能有效支撑维持椎间高度,还有可能将骨颗粒易进入椎管或打压至腹膜后,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通过载体Cage 而可直接植入椎间的植骨块,以及在此基础上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直接植入椎间的植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块(8)由从术中减压所获得的碎骨块通过相应的制作工具压实成需要的形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余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李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