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9576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个第一导电基板,与该第一导电基板相对的一个第二导电基板,以及分散于该第一导电基板和该第二导电基板之间的多个绝缘体。该第二导电基板包括面对该第一导电基板的第一碳纳米管膜,以及面对外部的第二碳纳米管膜。按压该第二导电基板时,该第二导电基板通过该第一碳纳米管膜与该第一导电基板电导通。一种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和一个上述触控面板设置于该液晶显示装置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面板,尤其涉及电阻式触控面板,以及应用电阻式触控面板的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又称触控屏,已被广泛做为单独的触控装置或者与显示器结合,用以通过接收手指或触控笔等触头的触碰而定位出触碰位置。显示器可以通过读取触碰位置的指令而显示出所需图像。触控面板根据其定位技术主要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超音波式以及光学式等种类。其中,电阻式触控面板通过侦测导电基板的电压变化获得触碰位置。然而,现有的触控面板常有易破损而导致触控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触控面板以及应用该触控面板的触控液晶显示装置。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个第一导电基板,与该第一导电基板相对的一个第二导电基板,以及分散于该第一导电基板和该第二导电基板之间的多个绝缘体。该第二导电基板包括面对该第一导电基板的第一碳纳米管膜,以及面对外部的第二碳纳米管膜。按压该第二导电基板时,该第二导电基板通过该第一碳纳米管膜与该第一导电基板电导通。—种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和一个上述触控面板设置于该液晶显示装置表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导电基板的外侧设有碳纳米管膜,利用碳纳米管的柔韧性防磨损,第二导电基板的内侧也设有碳纳米管膜,利用碳纳米管膜与第一导电基板形成准确的电连通。该多重的碳纳米管膜既分工,又共同合作防止第二导电基板破损影响电连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第二导电基板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电基板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电基板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触控面板80第一导电基板82第二导电基板84,85,86绝缘体83第一碳纳米管膜842,852,862第二碳纳米管膜844,854,864柔性透光基板843,853触控液晶显示装置100发光器件10反射片20扩散片30增亮膜35下偏振片40下玻璃基板45薄膜晶体管管数组50液晶层55公用电极60滤光片65上玻璃基板7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触控面板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80,包括一个第一导电基板82,与该第一导电基板82相对的一个第二导电基板84,以及分散于该第一导电基板82和该第二导电基板84之间的多个绝缘体83。该第一导电基板82可以由透明导电材质制成,例如氧化铟锡。该绝缘体83可以由透明塑料制成,且可制成圆球或是其它形状。请一并参阅图2,该第二导电基板84呈柔性,其包括面对该第一导电基板82的第一碳纳米管膜842,以及面对外部的第二碳纳米管膜844。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导电基板84 还包括一柔性透光基板843,该第一碳纳米管膜842直接催化生长于或后期转移至该基板 843的一侧表面,该第二碳纳米管膜844贴附在该基板843的另一侧表面。该第一碳纳米管膜842的碳纳米管呈一阵列平行排布且向第一导电基板82方向延伸,即碳纳米管的轴向垂直该基板843。该第二碳纳米管膜844的碳纳米管轴向平行于该基板843。该第二碳纳米管膜844的碳纳米管平躺于该基板843,或是其中一部分碳纳米管叠置在另一部分碳纳米管上。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尤其在轴向方向上,因此,上述第一碳纳米管膜 842的碳纳米管排布方式使得该第二导电基板84可与该第一导电基板82接触后迅速导电, 准确定位。该第二碳纳米管膜844的碳纳米管直径优选在IOnm至50nm,因为较小的管径可以使该第二碳纳米管膜844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因此更不易裂碎,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碳纳米管可以采用单壁碳纳米管,以使碳纳米管本身具有较好的光穿透性。该第二导电基板84 整体可以做得较薄,使光可以穿透。请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导电基板85包括一柔性透光基板853,位于内侧的第一碳纳米管膜852以及位于外侧的第二碳纳米管膜854。该第二导电基板85与上述第二导电基板84的区别在于第一碳纳米管膜852以及第二碳纳米管膜 854的碳纳米管均轴向平行于该基板853。由于碳纳米管在径向方向也具有导电性,因此, 该第一碳纳米管膜852也可用于导电接触。请参阅图4,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导电基板86由多层碳纳米管膜叠置而成。该叠置而成可通过在生长碳纳米管后拉膜时,多层碳纳米管同时拉,拉成的碳纳米管膜便叠置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但仍然是柔性的膜层。该第二导电基板86也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碳纳米管膜862,位于外侧的第二碳纳米管膜864。请参阅图5,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和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表面的触控面板80。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个发光器件10,一个反射片20,一个扩散片30,贴附于扩散片30出光侧表面的增亮膜35,一个下偏振片40,一个下玻璃基板45,一个薄膜晶体管管数组50,一个液晶层55,一个公用电极60,一个滤光片65, 一个上玻璃基板70,以及一个上偏振片75。该上偏振片75靠近触控面板80。该发光器件10具有多重的量子井结构,该量子井结构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相间叠置而成。该反射片20用于将射于其上的光线直接反射至扩散片30。该扩散片30上设有凹凸结构以利于扩散光线,使出光均勻。该下偏振片40和上偏振片65的配合作用可以起到控制出光量的作用。该液晶层55本身可以根据电压量扭转,而配合该下偏振片40 和上偏振片65进一步控制出光量。该薄膜晶体管管数组50将光分成各个点来控制,从而进行显示。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个第一导电基板,与该第一导电基板相对的一个第二导电基板,以及分散于该第一导电基板和该第二导电基板之间的多个绝缘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基板包括面对该第一导电基板的第一碳纳米管膜,以及面对外部的第二碳纳米管膜,按压该第二导电基板时,该第二导电基板通过该第一碳纳米管膜与该第一导电基板电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基板进一步包括一柔性透光基板, 该第一碳纳米管膜和第二碳纳米管膜分别位于该柔性透光基板相对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自该柔性透光基板平行向该第一导电基板延伸的碳纳米管,该第二碳纳米管膜包括多个平行于该柔性透光基板的碳纳米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碳纳米管膜和该第二碳纳米管膜分别包括多个平行于该柔性透光基板的碳纳米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基板由多层碳纳米管膜叠置而成, 该第一碳纳米管膜和该第二碳纳米管膜的碳纳米管轴向均平行于该第一导电基板。6.一种触控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个液晶显示装置和一个设置于该液晶显示装置表面的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一个第一导电基板,与该第一导电基板相对的一个第二导电基板,以及分散于该第一导电基板和该第二导电基板之间的多个绝缘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基板包括面对该第一导电基板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个第一导电基板,与该第一导电基板相对的一个第二导电基板,以及分散于该第一导电基板和该第二导电基板之间的多个绝缘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基板包括面对该第一导电基板的第一碳纳米管膜,以及面对外部的第二碳纳米管膜,按压该第二导电基板时,该第二导电基板通过该第一碳纳米管膜与该第一导电基板电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良余泰成赖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