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义忠专利>正文

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9055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中部垂直设置有一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的外侧端沿径向布置若干个轮胎充气夹盘装置,所述水平转轴的后端部经电动机构驱动,所述立柱上侧部或下侧部连接有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该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设置多工位的充气夹盘装置,以满足不同工艺的硫化轮胎充气冷却时间,保证了轮胎硫化机和后充气装置的生产协调性,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硫化生产
,尤其是一种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轮胎硫化机的后充气冷却装置采用的是两工位翻转型后充气装置,例如专利号为200920141027. 7的所公开的一种轮胎定型硫化机翻转型后充气装置,包括上、下夹盘总成、上夹盘操纵机构、翻转机构和抓胎机构,上夹盘为在竖向同轴固连的上托盘和上夹盘,上托盘顶部同轴设置锁环,上夹盘底部同轴连接锁轴;下夹盘为在相同竖向同轴固连的下夹盘和充气盘,充气盘安装于翻转机构上,充气盘内同轴设有高于下夹盘的锁套;上夹盘操纵机构包括安装于上夹盘总成上方垂直升降的横梁上的转臂、转轴和锁盘,转轴与锁盘同轴,其上端连接在转臂的回转中心,其下端的拨转头穿过锁盘、锁环伸入上托盘上开设的拨转孔中;锁盘的锁孔和锁环、锁轴和锁套的锁孔均以错齿结构相互配合;错齿时两者分离,对齿时两者结合;锁盘和锁环错齿时,锁轴和锁套对齿。现有的轮胎厂家基本上都采用上述的后充气装置,但这种后充气装置只能满足双模单层硫化机硫化的轮胎,而且充气冷却时间不超过硫化时间2倍的充气工艺要求的轮胎。对有些采用双模双层的硫化机硫化轮胎或充气冷却时间超过硫化时间2倍的工艺要求的轮胎,其后充气装置不能满足工艺需要。另外,上述的硫化机后充气装置还存在结构庞大,占地面积大的缺点,而且左右两边的充气装置不可以单独使用,只能成对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该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设置多工位的充气夹盘装置,以满足不同工艺的硫化轮胎充气冷却时间,保证了轮胎硫化机和后充气装置的生产协调性,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中部垂直设置有一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的外侧端沿径向布置若干个轮胎充气夹盘装置,所述水平转轴的后端部经电动机构驱动,所述立柱上侧部或下侧部连接有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下面对该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的部分机构做具体的阐述,上述轮胎充气夹盘装置包括沿径向布设在水平转轴上的锁轴以及同轴设置的锁轴上的上夹盘装置和下夹盘装置,所述锁轴的轴心线上开设有用于给轮胎充气的气道,上述上夹盘装置由锁环和设置在锁环下周部的上夹盘构成,所述锁环下侧中部设置有与锁轴上端部配合的旋转卡接配合的卡孔。上述下夹盘装置由下夹盘和套置在锁轴上的伸缩锁套构成。上述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由上横梁、纵向转杆、锁盘和插杆构成,所述上横梁的内端部由夹盘提升装置驱动,所述上横梁外端部垂直连接有一纵向转杆,所述纵向转杆的下端水平设置有的往复旋转锁盘,所述锁盘的周部垂直设置有用于驱动锁环的插杆。上述夹盘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往复推杆、导杆和与导杆滑动配合的导套,所述导套及往复推杆的上端部与上横梁的内端部固定连接。这里要说明的是本专利的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是本技术的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仅由一立柱和设置在立柱一侧面上的风车式轮胎充气冷却装置及可上下移动的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构成,结构相当紧凑,占用空间小;二是由于水平转轴外侧端沿径向可以布置至少3个工位的轮胎充气夹盘装置,可以满足不同工艺的硫化轮胎充气冷却时间,保证了轮胎硫化机和后充气装置的生产协调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轮胎充气夹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水平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立柱;2—水平转轴,3—轮胎充气夹盘装置,4一电动机构,5—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6—夹盘提升装置,7—硫化轮胎;31一锁轴,32—上夹盘装置,33—下夹盘装置,34—气道;321—锁环,322—上夹盘,323—卡孔,331—下夹盘,332—伸缩锁套;51—上横梁,52—纵向转杆,53—锁盘,54—插杆,55—气压缸;61—往复推杆,62—导杆,63—导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做具体说明。请参看附图广5,本技术的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中部垂直设置有一水平转轴2,所述水平转轴2的外侧端沿径向布置若干个轮胎充气夹盘装置3,这里我们以4工位的轮胎充气夹盘装置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所述水平转轴2的后端部经电动机构4驱动,所述立柱1上侧部或下侧部连接有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下面对该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的部分机构做具体的阐述,上述轮胎充气夹盘装置3包括沿径向布设在水平转轴2上的锁轴31以及同轴设置的锁轴上的上夹盘装置32和下夹盘装置33,所述锁轴31的轴心线上开设有用于给轮胎充气的气道34,上述上夹盘装置32由锁环321和设置在锁环321下周部的上夹盘322构成,所述锁环321下侧中部设置有与锁轴31上端部配合的旋转卡接配合的卡孔323,所述锁环321 与锁轴31上端部的配合方式类似高压锅盖与高压锅体的配合方式。上述下夹盘装置33由下夹盘331和套置在锁轴31上的伸缩锁套332构成。上述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5由上横梁51、纵向转杆52、锁盘53和插杆M构成,所述上横梁51的内端部由夹盘提升装置6驱动,所述上横梁外端部垂直连接有一纵向转杆 52,所述纵向转杆52的下端水平设置有的往复旋转锁盘53,所述锁盘53的周部垂直设置有用于驱动锁环的插杆M,所述的往复旋转锁盘53由设置在上横梁51下侧的气压缸55驱动。上述夹盘提升装置6包括设置在立柱1上的往复推杆61、导杆62和与导杆62滑动配合的导套63,所述导套63及往复推杆61的上端部与上横梁51的内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往复推杆61为气压缸的活塞杆。本技术的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具有充气冷却工艺所要求的功能,通常是安装在硫化机的后面。主要结构为立柱、水平转轴、轮胎充气夹盘装置、电动机构、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夹盘提升装置等组成。其工艺动作是由机械手把轮胎放置到后充气装置上,通过后充气装置的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夹盘提升装置和轮胎充气夹盘装置的机构动作,然后对硫化轮胎充气冷却。充气完成以后,由水平转轴把下一工位的轮胎充气夹盘装置旋转过来,打开上夹盘装置,再由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和夹盘提升装置把充气上夹盘放下, 等待下一周期硫化轮胎充气冷却,充气冷却完成的轮胎由机械手装置把轮胎取出并放置到硫化工区的物流系统上。此硫化机后充气装置是采用多工位装置(附图为4工位装置)形式, 工位转动采用大风车转动形式,每组多工位充气冷却装置都是独立单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一般为2组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一起使用。可以满足双模双层硫化机的硫化轮胎充气冷却要求,也可以满足双模单层硫化机硫化轮胎充气冷却时间超过硫化时间2倍的工艺要求的轮胎的充气冷却要求。此后充气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与通用的后充气装置同样达到充气冷却工位要求,其造价低,是比较节约型的设备。本技术不局限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轮胎硫化后充气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中部垂直设置有一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的外侧端沿径向布置若干个轮胎充气夹盘装置,所述水平转轴的后端部经电动机构驱动,所述立柱上侧部或下侧部连接有上夹盘拆装操纵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义忠
申请(专利权)人:谢义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