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9485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的夯实器落轨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所述落轨连接装置具有框架结构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一端部的两侧翼对称设有二个前支撑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垂直固定于所述主体上表面且外型呈方框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上端贴合固定有一大体呈长条状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长度小于所述前支撑架,其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端面平齐,另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上表面组合构成一台阶,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前支撑架的另一端之两侧翼对称水平延伸设置有二后支撑,所述后支撑呈方框状,所述主体之底部设置有复数个走行轮,且至少一走行轮通过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采用电机驱动走行轮及防锈处理,使夯实器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易快速安装,同时能确保夯实器能精准对轨、落位进行连接,又防变形、防锈,且造价低、推广便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的夯实器落轨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现有施工作业中,为了使夯实器能够顺利落轨并连接完毕,以完成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常有采用枕木垫平的方式,但枕木搬运不便,且在垫平的过程中不易控制,危险系数大;也有采用钢结构支撑架,既通过底部卡住钢轨来定位,前部横向支撑以支撑夯实器的横梁,中间支撑以支撑4片夯实器,虽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但在施工中夯实器连接耗时过长,整体连接时水平难定位,且易变形,不能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夯实器落轨连接装置,该控制结构通过设置电机和定位杆,能快速精准的实现夯实器的落轨连接。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具有框架结构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一端部的两侧翼对称设有二个前支撑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垂直固定于所述主体上表面且外型呈方框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上端贴合固定有一大体呈长条状的定位杆, 所述定位杆长度小于所述前支撑架,其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端面平齐,另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上表面组合构成一台阶,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前支撑架的另一端之两侧翼对称水平延伸设置有二后支撑,所述后支撑呈方框状,所述主体之底部设置有复数个走行轮,且至少一走行轮通过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电机驱动。所述走行轮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布于所述框架结构底部的四角。所述四个走行轮中近所述前支撑架的两个走行轮均分别通过一电机驱动。所述定位杆长度为所述前支撑架上端长度的30%_50%。所述定位杆厚度与所述前支撑架厚度相同。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采用电机驱动走行轮及防锈处理,使夯实器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易快速安装,同时能确保夯实器能精准对轨、落位进行连接,又防变形、防锈,且造价低、推广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落轨连接装置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落轨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落轨连接装置的侧视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进行具体描述如下如图1至图3所示,总参考标号1-8分别表示前连接杆1、电机2、前支撑架3、定位杆4、后支撑5、走行轮6、后连接杆7、中间连接杆8。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落轨连接装置主要一个长方形框架结构做为其主体,该框架结构由前连接杆1、后连接杆7和垂直设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连接杆8组成。 前连接杆1用于确定支撑落轨的夯实器横梁,确保夯实器横梁在水平的位置其中所述主体一端部的两侧翼对称设有二个前支撑架3,所述的前支撑架3垂直固定于中间连接杆8上表面且其外型呈方框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3上端贴合固定有一大体呈长条状的定位杆4,定位杆4厚度与所述前支撑架3厚度相同,所述定位杆4长度小于所述前支撑架3,优选的比例为定位杆4长度为所述前支撑架3上端长度的30%-50%。定位杆4 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3端面平齐,另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3上表面组合构成一台阶10,此处台阶10和定位杆4用于夯实器落下时、及落下之后连接时定位使用,以准确的将夯实器定位快速准确落位,使落到轨面后的夯实器位置符合后续连接工作的要求。主体相对于所述前支撑架3的另一端之两侧翼对称水平延伸设置有二后支撑5,所述后支撑架5 呈方框状,水平固定于中间连接杆8外侧。后支撑架5用于支撑夯实器的夯实块,确保其落轨后在水平位置。上述构件均为钢结构且均采用了防锈处理,如喷漆之类。由此夯实器放在落轨连接装置后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确定。为起到在轨道上移动的目的,所述主体之底部设置有4个走行轮6,并分布于所述框架结构之主体的底部的四角。其中靠近所述前支撑架3的两个走行轮6分别通过一电机 2驱动,这两台电机2对称固定设置在前连接杆1上。两电机2与一配电控制箱连接,以实现两电机2的同步作业功能。主动的走行轮6设置在电机2附近,与其转子连接以驱动主动的走行轮6转动,4个走行轮6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左右两侧的走行轮6间距为轨道间距,由此可以实现在轨道上的移动。由上述结构可知,夯实器和落轨连接装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落轨连接装置和路基处理车均行驶在轨道上,故此夯实器靠近路基处理车时和路基处理车的位置是确定的, 由此可以实现两者间的连接。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各部件形状、材质均可根据不同的落轨夯实器形状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只要能满足其功能即可。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具有框架结构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一端部的两侧翼对称设有二个前支撑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垂直固定于所述主体上表面且外型呈方框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上端贴合固定有一大体呈长条状的定位杆, 所述定位杆长度小于所述前支撑架,其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端面平齐,另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上表面组合构成一台阶,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前支撑架的另一端之两侧翼对称水平延伸设置有二后支撑,所述后支撑呈方框状,所述主体之底部设置有复数个走行轮,且至少一走行轮通过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电机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轮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布于所述框架结构底部的四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走行轮中近所述前支撑架的两个走行轮均分别通过一电机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长度为所述前支撑架上端长度的30%-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厚度与所述前支撑架厚度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的夯实器落轨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所述落轨连接装置具有框架结构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一端部的两侧翼对称设有二个前支撑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垂直固定于所述主体上表面且外型呈方框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上端贴合固定有一大体呈长条状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长度小于所述前支撑架,其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端面平齐,另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上表面组合构成一台阶,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前支撑架的另一端之两侧翼对称水平延伸设置有二后支撑,所述后支撑呈方框状,所述主体之底部设置有复数个走行轮,且至少一走行轮通过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电机驱动。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采用电机驱动走行轮及防锈处理,使夯实器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易快速安装,同时能确保夯实器能精准对轨、落位进行连接,又防变形、防锈,且造价低、推广便利。文档编号E01C3/04GK202131552SQ20112019722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于绍峰, 夏春华, 张雨, 张麟, 李可为, 谢华, 陈勋 申请人: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基处理车用夯实器的落轨连接装置,具有框架结构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一端部的两侧翼对称设有二个前支撑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垂直固定于所述主体上表面且外型呈方框状,所述的二个前支撑架上端贴合固定有一大体呈长条状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长度小于所述前支撑架,其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端面平齐,另一端面与所述前支撑架上表面组合构成一台阶,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前支撑架的另一端之两侧翼对称水平延伸设置有二后支撑,所述后支撑呈方框状,所述主体之底部设置有复数个走行轮,且至少一走行轮通过设于所述框架结构上的电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勋李可为于绍峰张麟夏春华谢华张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