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光机及其飞辊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7919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光机,用于对纸张进行压光处理,包括机架,若干平行设置的压光辊,以及平行设置在压光辊的两侧的若干飞辊,压光辊、飞辊均固定在机架上,纸张通过飞辊的引导在压光辊之间穿梭运行,该压光机还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飞辊的端部的飞辊调节装置,该飞辊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调节板、传动机构及动力机构,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飞辊的端部固定在调节板上,调节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传动机构与调节板传动连接,动力机构提供动力带动传动机构,进而带动调节板移动,以实现飞辊相对固定板在飞辊的径向上的移动。对飞辊的位置进行调节,可避开飞辊与机架等的共振点,降低振动,从而提升压光机的运行效率,改善生产现场的操作环境。(*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造纸领域,涉及一种造纸设备,具体为一种对纸张作压光处理的压光机及其飞辊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化的造纸工艺特别是制造铜版纸通常都包括烘干、涂布、压光等步骤。为了确保涂布成功,还对纸张先进行预压光,即整个造纸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次压光处理。其中压光是对纸张的平滑度、光泽度、紧度和厚度等进行整饰,以使纸张的厚度、光泽等更加均勻。压光的步骤通常由压光机完成。目前业界常用的压光机均由若干个压光辊组成,垂直重叠安装在机台上。纸张延伸通过这些辊子之间的间隙,辊子间产生摩擦从而对纸张进行压光处理。另外,在压光辊的两侧,还设有多个飞辊,纸张经过该飞辊的引导穿梭在各压光辊之间。业界目前使用的一种超级压光机,在高速运行时,飞辊、机台、压光辊均会产生振动,而多个振动通常会引起飞辊与机台、压光辊的共振,使得机台整体振动更加强烈。在对重克重纸种(U8g_200g)进行压光时,由于剧烈的振动,使得压光机只能以800-1000m/min 的车速抄造,离极限车速(1300m/min)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而严重影响了机台的运作效率。此外,强烈振动不但对设备零部件可能造成较大伤害,其引起的噪音等有害因素也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压光机及其飞辊调节装置,该种压光机可有效降低压光机的振动,提升压光机的运作效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飞辊调节装置,固定在压光机的机架上并用于对压光机的飞辊的位置进行调节,该飞辊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调节板、传动机构及动力机构,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调节板用于固定飞辊的端部于其上,调节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传动机构与调节板传动连接,动力机构提供动力带动传动机构,进而带动调节板移动,以实现飞辊相对固定板在飞辊的径向上的移动。一种压光机,用于对纸张进行压光处理,包括机架,若干垂直、平行设置的压光辊, 以及平行设置在压光辊的两侧的若干飞辊,压光辊、飞辊均固定在机架上,纸张通过飞辊的引导在压光辊之间穿梭运行,该压光机还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飞辊的端部的飞辊调节装置,该飞辊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调节板、传动机构及动力机构,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飞辊的端部固定在调节板上,调节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传动机构与调节板传动连接,动力机构提供动力带动传动机构,进而带动调节板移动,以实现飞辊相对固定板在飞辊的径向上的移动。进一步的,该固定板上设有供飞辊的端部移动的开槽。进一步的,该开槽的外沿处设置用于限制飞辊的端部移动的挡板。进一步的,该调节板与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调节板与固定板相对移动的互相配合的滑槽、滑轨,或者/以及互相配合的线性轴套、轴承。进一步的,该滑槽、滑轨均为两个,滑槽设置在调节板上,滑轨设置在固定板上。进一步的,每对互相配合的滑槽、滑轨上设置两个线性轴套、轴承。进一步的,该调节板上设有供飞辊的端部通过的开槽,该飞辊的端部延伸出连接板,连接板与调节板固定。进一步的,该传动机构包括与动力机构连接的转动轴,以及与调节板固定连接的传动块,且该转动轴与传动块连接并可由转动轴的转动实现传动块的线性运动,进而实现调节板的线性运动。进一步的,该传动块包括连接端与传动端,该连接端设有供该转动轴通过的通孔, 该转动轴及该连接端通过螺纹连接进而实现转动轴的转动转变成传动块的线性运动,或者该连接端的通孔侧面固定设置传动螺母,该转动轴进一步穿过传动螺母并与传动螺母螺纹连接进而实现转动轴的转动转变成传动块的线性运动。进一步的,该调节块上设有凹陷,该传动端容置固定在该凹陷内。进一步的,该传动机构的转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板上。进一步的,该调节板上还设有光电跟踪检测装置。进一步的,该压光机还包括操作该动力机构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与动力机构电气连接并固定在固定板上或者通过箱体固定而与固定板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压光机设置飞辊调节装置可实现对飞辊的位置调节,从而避开飞辊与机架、压光辊等的共振点,以达到降低振动的效果,从而可提升压光机的运行效率,同时改善现场生产的操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飞辊调节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II-II方向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飞辊调节装置内的固定板的于图2中视角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飞辊调节装置内的调节板的于图2中视角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飞辊调节装置内的传动机构的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飞辊调节装置内的传动机构的传动块于图2中视角的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飞辊调节装置内的传动机构的传动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压光机的侧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固定板10本体12螺孔121、131、311侧板13滑轨14加强筋16开槽18,31挡板19狭槽191飞辊20端部21连接板22凸柱211中间部分23结合板25调节板30凹陷33连接孔331、401、425、435滑槽34线性轴套/轴承36传动机构40转动轴41轴承411螺纹413输入端415输出端416板体417传动块42连接端421传动端422通孔423传动螺母43内螺纹430凸耳431螺柱433动力机构50压光辊51、52、53纸张6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飞辊调节装置固定在压光机的机架(图未示)上并用于调节压光机的飞辊20的位置。请参考图1和图2,该飞辊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10、调节板30、传动机构 40及动力机构50,固定板10固定在机架上,飞辊20的端部21固定在调节板30上,调节板 30与固定板10活动连接,传动机构40与调节板30传动连接,动力机构50提供动力带动传动机构40移动,进而带动调节板30移动,以实现飞辊20相对固定板10在飞辊20的径向上的移动。为使图视便于理解,图1中的飞辊20用虚线表示,图2中没有示出飞辊20, 且图2中的传动机构40以及调节板30与固定板10活动连接的结构均以虚线示出。飞辊 20在径向上的移动即可避开与压光机的机架等部件的共振点,因而可有效降低振动,提升压光机的运作效率。该飞辊20具有左、右两个端部21及连接两个端部21的中间部分23。飞辊20的5中间部分23与端部21之间设有内嵌轴承。飞辊20的中间部分23用于与纸张接触并引导纸张的行进。纸张在飞辊20上运行时,飞辊20的端部21固定不动,仅中间部分23随纸张的运行而转动。飞辊20的两个端部21均设有飞辊调节装置,且原理和基本结构大致相同。 下面以一个端部21上的调节装置为例作具体的介绍。请同时参考图3和图4,固定板10包括本体12及由本体12 —端垂直延伸而出的侧板13。本体12与侧板13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16。侧板13上设有若干螺孔131以供固定件通过从而将固定板10固定在压光机的机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借助一个挂板 (图未示),挂板内穿设的连接柱进一步穿设这些螺孔131而将固定板10固定在压光机的机架上。本体12上也设有若干螺孔121用于连接设置滑轨/滑槽或者线性轴承/轴套等结构(详见下文)以与调节板30形成活动连接。固定板10上,具体而言,本体12上设有一个开槽18。该开槽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辊调节装置,固定在压光机的机架上并用于对压光机的飞辊的位置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该飞辊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调节板、传动机构及动力机构,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调节板用于固定飞辊的端部于其上,调节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传动机构与调节板传动连接,动力机构提供动力带动传动机构,进而带动调节板移动,以实现飞辊相对固定板在飞辊的径向上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恒生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