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卫兵专利>正文

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5612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设置在鼻饲营养管内的引导丝,所述引导丝为整体自发光材料引导丝,或者所述引导丝上设有发光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克服了现有鼻饲营养管在全腔镜手术下无法置入的缺点,在全腔镜手术中在暗光源条件下监视发光的引导丝,将营养管经鼻顺利置入空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全腔镜下消化道手术中的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上消化道手术如食管、胃切除后,一般会经鼻插入鼻饲营养管至空肠,在禁食期间输入营养液,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通常使用的鼻饲营养管为一外径4mm,内径2mm硅胶软管,长120cm,有一配套使用的引导钢丝,直径2mm,长120cm。在进行开放手术时,当食管胃、食管肠、胃肠的吻合手术结束后,手术台下助手帮助将插入引导钢丝的鼻饲营养管插入患者鼻腔,沿患者纵轴向下送入,手术者经胸腔、腹腔切口用手触摸体会营养管在食管、 胃、肠腔中的位置,并帮助营养管顺利通过重建后的消化道到达空肠,然后台下助手拔出钢丝,将鼻饲管固定于鼻。由于腔镜技术的蓬勃发展,上述手术均可在全腔镜下完成,全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手术切口长度一般在0. 5-2. 0cm,手术者无法用手经切口进入胸腔、腹腔, 普通鼻饲营养管就无法象开放手术一样置入空肠,只能放弃置入。这样患者术后早期无法进行肠内营养输入,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特别是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时,对患者康复极为不利。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全腔镜手术下的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为手术提供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在全腔镜手术中也可以将鼻饲营养管置入空肠,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包括设置在鼻饲营养管内的引导丝,所述引导丝为整体自发光材料引导丝,或者所述引导丝上设有发光单元。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引导丝的顶端或者间隔设置在所述引导丝上。前述的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所述引导丝为钢丝,其顶端设有发光单元,通过全腔镜监视引导钢丝的顶端的光点,确定鼻饲营养管所处的位置。前述的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所述引导丝为钢丝,其钢丝上间隔设置有发光单元,通过监视整个引导钢丝在肠道的情况,从而确定鼻饲营养管所处位置。进一步的,前所述的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所述发光单元为LED 发光单元或光纤发光单元或其他发光单元,通过将LED发光单元设置在引导丝上,或将光纤编织在引导丝内,通过光纤顶头端发光,起到引导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克服了现有鼻饲营养管在全腔镜手术下无法置入的缺点,使全腔镜手术时在暗光源条件下监视发光的引导钢丝,将营养管经鼻顺利置入空肠,有利于病人术后尽快的恢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 包括设置在鼻饲营养管1内的引导钢丝2,在所述引导钢丝整体上设有LED发光单元3。营养管内的引导钢丝整体发光,在引导钢丝外壁整体设置有LED发光单元,并包裹绝缘材料,将整个引导钢丝的直径控制在2 mm内,长度为130cm,导电,并使其具备一定的弹性。将引导钢丝的光源亮度调节到足以透过消化道空腔肠器壁,并且在胸腹腔较暗环境下可明确定位。引导钢丝末端可插入便携电源装置,电源装置有插孔,通过引导钢丝末端可顺利插入,由开关电源接采用直流电池,以便能够反复使用。使用时,在全腔镜下食管、胃、肠等吻合结束后,手术台下助手帮助将插入有发光引导装置的鼻饲营养管插入患者鼻腔,沿患者纵轴向下送入,手术者将胸腹腔镜的光源调暗,在胸腹腔镜的监视下可观察到透过食管、胃、肠壁的营养管内整体光源的运动轨迹,以此判断营养管在肠道内所处的位置,并可以用腔镜操作器械调整营养管的行进方向,顺利通过重建后的消化道到达空肠,然后台下助手拔出钢丝,将鼻饲管固定于鼻。实施例2本实施例结构如图2所示,整个导丝即为光纤如何,只要包裹材料具备一定弹性及牢固性即可,包括设置在鼻饲营养管1内的引导钢丝2,在所述引导钢丝内设有光纤4,通过光纤的头端发光,将整个引导钢丝的直径控制在2 mm内,长度为130cm,导电,并使其具备一定的弹性。将引导钢丝的头端光源亮度调节到足以透过消化道空腔肠器壁,并且在胸腹腔较暗环境下可明确定位。引导钢丝光纤的末端接入便携电源装置,电源装置有插孔,通过引导钢丝光纤末端可顺利插入,由开关电源接采用直流电池,以便能够反复使用。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包括设置在鼻饲营养管内的引导丝, 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丝为整体自发光材料引导丝,或者所述引导丝上设有发光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引导丝的顶端或者间隔设置在所述引导丝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丝为钢丝,其顶端设有发光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丝为钢丝,其上间隔设置有发光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LED发光单元或光纤发光单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设置在鼻饲营养管内的引导丝,所述引导丝为整体自发光材料引导丝,或者所述引导丝上设有发光单元。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克服了现有鼻饲营养管在全腔镜手术下无法置入的缺点,在全腔镜手术中在暗光源条件下监视发光的引导丝,将营养管经鼻顺利置入空肠。文档编号A61M25/09GK202128806SQ20112015516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吴卫兵, 朱全, 陈亮 申请人:吴卫兵, 朱全, 陈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腔镜下发光引导鼻饲营养管置入装置,包括设置在鼻饲营养管内的引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丝为整体自发光材料引导丝,或者所述引导丝上设有发光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兵朱全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吴卫兵朱全陈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