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532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卷线钳,包括一左钳体与一右钳体彼此轴枢且呈交错设置,一驱转机构设置于其中一钳体的钳柄部位。驱转机构具有一可移动地穿设于一座管的驱动杆,驱动杆上设置有交错的一正向螺旋槽与一反向螺旋槽;二轴套套设于驱动杆,且内壁各具有一凸肋与正、反向螺旋槽配合,各轴套另具有至少一卡槽;二压板各具有一突出端延伸至对应轴套的卡槽中,该二压板受一切换件控制,导致其中一压板翘起且其突出端脱离对应轴套的卡槽,另一压板的突出端则维持在对应轴套的卡槽中。同此,可对钳体的钳颚部位所咬合的金属线进行正向缠卷或反向解除缠卷的操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金属线施作器材有关,更详细地是指一种可切换正反转向的卷线钳
技术介绍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适当的工具,能对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在一个需要将金属线先行对折,或是将两根细长金属线彼此相互缠卷的施作要求下, 已知方式是利用夹钳的钳颚咬住金属线,再以旋转夹钳的施作方式来达成金属线缠卷的目的。惟,前述方式不仅施作不易,且费时费力,更在每一次的旋转过程中,若因施作者手部未能确实夹压夹钳,则有造成钳颚未能紧咬金属线,导致金属线相对夹钳松脱的可能而须重新施作的困扰,或是造成夹钳自施作者手部滑脱而带来不安全性。另外,在必须解除金属线的缠卷状态时,施作者以反向操作夹钳亦存在前述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线钳,具有快速对金属线达成缠卷的效,以及可对金属线进行正向缠卷或反向解除缠卷的操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卷线钳包括一左钳体与一右钳体彼此轴接在一起,各钳体具有一钳颚与一钳柄;以及一驱转机构,具有一座管,固设于其中一钳体的钳柄上,且座管上设有一开放槽;一驱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该座管中,且驱动杆上设置有交错的一正向螺旋槽与一反向螺旋槽;二轴套,套设于该驱动杆上,其中一轴套内壁设有一正旋向凸肋与该驱动杆的正向螺旋槽配合,另一轴套内壁设有一反旋向凸肋与该驱动杆的反向螺旋槽配合;各轴套周缘并环设有数个棘齿,且相邻棘齿之间为一卡槽;二压板,容设于该座管的开放槽中,各压板前端为一突出端延伸至对应的轴套的卡槽;一套筒,套设在该座管外部,并将该二压板限制在该开放槽中,该套筒具有一长形开口 ;以及一切换件,具有一活动板位于该套筒与该二压板之间,及一导推块自该长形开口突出于套筒外部,该切换件另具有二触脚连接于活动板下方,触脚底端接触对应的压板。其中,该驱转机构的座管包括一长管与一短管,该长管固设于钳体的钳柄,该短管连接于长管末端,且短管具有该开放槽。其中,该短管的开放槽两端分别连接具有一阶部的下切槽;各压板后端具有二突耳跨置于下切槽的阶部上;该切换件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切换件位于前述位置之一时,切换件的其中一触脚抵于一该压板的突出端,另一触脚则抵于另一压板的后端并造成压板翘起,使得翘起的压板的突出端脱离对应轴套的卡槽。其中,该驱转机构具有一弹簧套设于驱动杆,驱动杆具有一头部供该弹簧一端抵接,弹簧另一端则抵接于该座管上。由上述结构组成,本技术确实具有快速对金属线达成缠卷的功效,以及可对3金属线进行正向缠卷或反向解除缠卷的操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类同图2,揭示金属线被施以正向缠卷的操控。图4为一侧视图,揭示本技术的短管。图5为一剖视图,揭示本技术的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图6为一剖视图,揭示本技术的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卷线钳;10左钳体;12钳颚;14钳柄;16固定座;20右钳体;22钳颚;对钳柄; 30驱转机构;31驱动杆;311正向螺旋槽;312反向螺旋槽;313头部;314螺纹段;32弹簧; 33、34轴套;331、341棘齿;332、342卡槽;333正旋向凸肋;343反旋向凸肋;35座管;351 长管;352短管;35 螺孔;353开放槽;3M下切槽;35 阶部;36、37压板;361、371突出端;362、372突耳;38套筒;381开口 ;39切换件;391活动板;392导推块;393、394触脚;40 端盖;401穿孔;402外螺纹段;41握钮;411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卷线钳100,包括一左钳体10、一右钳体20及一驱转机构30。该左钳体10与右钳体20彼此枢接在一起,各钳体具有一钳颚 12,22与一钳柄14,24,另在本实施例中,左钳体10的钳柄14内面还连接有一固定座16 ; 而该驱转机构30具有一驱动杆31、一弹簧32、二轴套33,34、一座管35、二压板36,37、一套筒38、一切换件39、一端盖40及一握钮41,其中驱动杆31身部设置有交错的一正向螺旋槽311与一反向螺旋槽312 ;且驱动杆31 一端设有直径较大的一头部313,另一端则为一螺纹段314。弹簧32套设在驱动杆31上,且一端抵于该头部313。该二轴套33,34分别具有一头部,且各头部周缘环设有数个棘齿331,341,相邻棘齿之间则为一卡槽332,342。该二轴套33,34以头部相对的方式套设于驱动杆31上,其中, 轴套33内壁设有一正旋向凸肋333与驱动杆31的正向螺旋槽311配合,轴套34内壁则设有一反旋向凸肋343与驱动杆31的反向螺旋槽312配合。座管35由一长管351与一短管352对接组成,其中,长管351固设于该左钳体10 的固定座16,且其轴线延伸通过该二钳颚12,22的咬合中心;短管352 —端连接于长管351 末端,另一端具有一螺孔35 ;请配合图4所示,一长矩形开放槽353设于该短管352,且开放槽353的两端则分别连接具有一阶部35 的下切槽354。图5进一步揭示组装后的驱动杆31穿设该长管351与短管352中,弹簧32的另一端抵于短管352的一侧端面,而该二轴套33,34正对于该开放槽353。该二压板36,37容设于该座管35的开放槽353中,且各压板的前端为一突出端 361,371延伸至对应轴套33,34的卡槽332,342 ;各压板后端则具有二突耳362,372跨置于对应的下切槽354的阶部35 上。套筒38套设在该座管35的短管352外部,并将该二压板36,37限制在该开放槽 353中,该套筒具有一长形开口 381。切换件39具有一活动板391位于该套筒38与该二压板36,37之间,及一导推块 392自该长形开口 381突出于套筒38外部,导推块392是提供使用者手指拨动用,使得切换件39可于图5所示的一第一位置Pl与图6所示的一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切换件39另具有二触脚393,394连接于活动板391下方,各触脚393,394底端接触对应的压板36,37。 在图5中,位于第一位置Pl的切换件39的触脚393是抵于压板36的突出端361,使得突出端361保持位在卡槽332中,该情形造成轴套33无法转动;此时,另一触脚394则抵于压板 37的后端并造成压板37翘起,且该翘起的压板37的突出端371脱离轴套34的卡槽342, 该情形将造成轴套34是可转动的。相对地,当切换件39位于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P2时, 其情况与图5相反。端盖40具有一穿孔401供驱动杆31的螺纹段314穿过,且端盖40具有一外螺纹段402锁入短管352的螺孔35加。端盖40的设置目的在于当弹簧32释放压缩储能后,弹簧32可顶推驱动杆31头部313以造成驱动杆31伸入座管35中。握钮41具有一螺孔411供该驱动杆31的螺纹段314锁入,握钮41是方便使用者手指夹握以拉动该驱动杆31。以上即为本技术卷线钳100的结构说明。使用时,先以卷线钳100的钳颚12, 22夹紧金属线200 (参照图2)。接着,在图5所示状态下,只需以单手手指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左钳体与一右钳体彼此轴接在一起,各钳体具有一钳颚与一钳柄;一驱转机构,具有:一座管,固设于其中一钳体的钳柄上,且座管上设有一开放槽;一驱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该座管中,且驱动杆上设置有交错的一正向螺旋槽与一反向螺旋槽;二轴套,套设于该驱动杆上,其中一轴套内壁设有一正旋向凸肋与该驱动杆的正向螺旋槽配合,另一轴套内壁设有一反旋向凸肋与该驱动杆的反向螺旋槽配合;各轴套周缘并环设有数个棘齿,且相邻棘齿之间为一卡槽;二压板,容设于该座管的开放槽中,各压板前端为一突出端延伸至对应的轴套的卡槽;一套筒,套设在该座管外部,并将该二压板限制在该开放槽中,该套筒具有一长形开口;以及一切换件,具有一活动板位于该套筒与该二压板之间,及一导推块自该长形开口突出于套筒外部,该切换件另具有二触脚连接于活动板下方,触脚底端接触对应的压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仟昌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