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83174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装置,包括:壳体;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钳夹;可相对壳体移动的移动钳夹;设置在壳体内的传动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移动钳夹;设置于壳体内的马达,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传动组件;以及一个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可操作地连接到传动组件,在马达不工作时该控制元件可驱动传动组件使移动钳夹产生轴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而且该夹紧装置包括一个手动控制元件,使得夹紧装置在没有电源或电源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工作,具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模式,使得操作者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对工件施加压力从而夹紧工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夹紧装置目前被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机械、木工等,不同形状的夹紧装置能适用于不同的目的。同样的,传统的夹紧装置都需要手动来调节钳夹之间的距离,如美国专利US 6367787中介绍。但是这样手动调节比较耗时间,也比较乏味,并且当需要多次松开或者夹紧工件时就会使工人感到疲劳。手动调节的夹紧装置的另一个缺点是钳夹的松开或者夹紧速度比较慢。为了解决上述手动调节钳夹距离产生的问题,美国专利申请US 2007138724中揭示了一种电动的方式来调节钳夹之间距离的装置,其传动机构类似于普通电钻的驱动机构。由于该装置的驱动机构是靠电力来驱动钳夹靠拢或分离,所以会比手动调节机构更加省力、快速。但是,该装置会遇到一个问题,但电源用完且找不到新电源时,该装置就不能工作了。当某道工序做到一半的时候,由于夹紧装置不能工作而使整个工件报废时,问题就变得比较严重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采用手动、电动两种模式调节钳夹距离的夹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的夹紧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紧装置,包括壳体;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钳夹;可相对壳体移动的移动钳夹;设置在壳体内的传动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移动钳夹;设置于壳体内的马达,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传动组件,并提供移动钳夹轴向移动的驱动力;其还包括一个控制元件, 该控制元件可操作地连接到传动组件,在马达不工作时该控制元件可驱动传动组件使移动钳夹产生轴向移动。所述夹紧装置具有手动、电动两种工作模式,其中电动模式中由马达驱动移动钳夹连续轴向移动,手动模式中由控制元件使移动钳夹间歇式轴向移动。所述控制元件为设置在壳体上且可枢轴旋转的扳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移动钳夹固定连接且可相对壳体移动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塞杆滑动配接的至少一个驱动杆;以及由马达驱动旋转的凸轮;所述凸轮能驱动所述驱动杆,在凸轮旋转过程中,能量被连续地从马达传递至所述活塞杆和移动钳夹。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凸轮固定连接的活动轴,所述活动轴配接在马达上能被马达驱动旋转,且又可相对于马达轴向移动。所述凸轮的圆柱面为凸轮面,该凸轮面由一个上升面和一个下降面组成,所述凸轮面能驱动所述驱动杆。所述下降面相对于马达轴线大致平行。与所述活塞杆滑动配接有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凸轮的凸轮面能同时驱动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凸轮与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分别在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相互抵接,且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与凸轮轴心的连线夹角为210度。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杆分别具有与所述凸轮的凸轮面滚动配合的轮子。所述壳体包括滑动支撑所述活塞杆的三个侧壁,所述第一驱动杆及抵接于其上的弹簧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杆及抵接于其上的弹簧设置在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之间。所述壳体的前端为一个C型框架,移动钳夹可在框架开口处面向固定钳夹移动。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具有通孔的锁紧杆,活塞杆穿过通孔设置,并且锁紧杆能被压动挤压活塞杆;以及在第一和第二位置间切换的转换器,第一位置上,允许锁紧杆被压动挤压活塞杆,第二位置上,克服压力,使锁紧杆被保持在活塞杆可以在通孔中自由移动的位置上。所述锁紧杆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转换器包括与锁紧杆接触的半圆端部,当转换器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时,锁紧杆从挤压活塞杆转换到松开活塞杆。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可以接通或切断马达电源的开关。所述控制元件上还设置有能控制开关的凸起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夹紧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而且该夹紧装置包括一个手动控制元件,使得夹紧装置在没有电源或电源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工作,具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模式,使得操作者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凸轮的示意图。图4是图2中C-C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处于驱动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其中,1 壳体11 第一侧壁1213 第三侧壁14 框架1516 移动钳夹17 孔23a,3b 驱动杆31a,31b 通孔32a,32b33a, 33b 轮子34a, 34b 弹簧35a,35b4 凸轮40 凸轮面4142 下降面5 活动轴5152第二端53滚珠6马达60马达轴线62导线63开关7扳机71枢轴点73第一端74第二端81半圆端部82锁紧杆84通孔P,Q夹角部器簧池簧起换簧弹电扭凸转弹414 2 356 6 7 8 8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夹紧装置,与现有技术一样,包括有壳体1,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夹紧装置的工作组件,而壳体1的前端为一个C型框架14,需要被夹紧的工件可以从C型框架14的开口处放入。在C型框架14的开口处固定有一个固定钳夹15,与其面对的是一个移动钳夹16,该移动钳夹16可在框架开口处相对于壳体1移动。当工件放入C型框架14的开口处后,移动钳夹16面向固定钳夹15的移动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小, 最终能夹紧工件。壳体1内设有第一、第二、第三侧壁11、12、13,有一活塞杆2穿过所有侧壁、可活动地设置在夹紧装置壳体1上,且能够相对壳体1轴向移动。该活塞杆2与移动钳夹16固定连接,即活塞杆2的轴向移动能带动移动钳夹16的轴向移动。电池61设置在壳体1的手柄处,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夹紧装置的其他合适的位置, 当然也可以采用外接交流电电源的方式。马达6位于壳体1内,通过导线62连接到电池61 上。在壳体1内设置有开关63,用于接通和切断马达6与电池61之间的连接。结合放大图2,马达6具有一马达轴线60,与马达6连接有可相对于马达6轴向移动的活动轴5,该活动轴5的第一端51插入到马达6内又可以被马达6驱动绕马达轴线60 旋转。马达6与活动轴5之间采用的结构为扁方或花键等常规连接方式。活动轴5的第二端52伸入到壳体1的孔17内。在孔17内还设置有弹簧M,弹簧M的一端抵在一个滚珠 53上,滚珠53又抵接在活动轴5的第二端52上。这样当活动轴5产生轴向移动能压迫弹簧54,当活动轴5受到的外部驱动力消失后,该弹簧M就能驱使活动轴5回复到初始位置。同时,活动轴5上固定配接有一个凸轮4,当活动轴5轴向移动时可以带动凸轮4 一起轴向移动。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凸轮4的圆柱面为凸轮面40,该凸轮面40由一个上升面41和一个下降面42组成。凸轮4的下降面42是逐渐减少的斜坡形式,与活动轴 5成P角度设置,相对于马达轴线大致平行。本优选实施例中,与活塞杆2滑动配接有两个驱动杆3a、3b。第一驱动杆3a和弹簧3 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壁11、12之间;第二驱动杆北和弹簧34b设置在第二和第三侧壁12、13之间。第一驱动杆3a较第二驱动杆北长。驱动杆3a、!3b上设有用来收容活塞杆 2的通孔31a、31b。本实施例中活塞杆2是圆柱形的,而通孔31a、31b也都是圆形的,且该活塞杆2的直径略小于通孔31a、31b的直径。当然活塞杆2和通孔31a、31b的形状还是其它形状,如六角形、方形等等。结合图4所示,第一和第二驱动杆3a,3b的一端各枢轴设置有一个轮子33a,33b, 该轮子33a,3 与凸轮4的凸轮面40滚动配合。凸轮面4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紧装置,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钳夹;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的移动钳夹;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输出旋转运动的马达,接通或切断所述马达电源的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将马达输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移动钳夹向着所述固定钳夹的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可触发所述开关;并且,所述控制元件可操作的推动所述传动组件进而使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钳夹向着所述固定钳夹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