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通插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1937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二通插装阀,包括成型有通腔的阀套,通腔侧壁上成型有径向孔;阀芯;复位偏压装置;径向孔的朝向阀芯尾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径向孔的朝向阀芯头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封闭圈,所述半封闭圈包括两条以所述半圆的端点为起点,沿切线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一条与所述第一直线段垂直,且与所述半圆的圆心相距一个半径距离的第二直线段,以及将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平滑连接的弧形段,且所述弧形段上除两端点之外的点到所述半圆圆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半圆的半径,小于倍所述半圆的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二通插装阀阀套上的不规则径向孔比常规的圆形径向孔的通油面积大,通油能力强,提高了二通插装阀工作的灵敏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阀,具体地说是一种二通插装阀
技术介绍
二通插装阀是采用先导控制,插装式连接,主要结构为锥阀式或滑阀式的液压控制元件。它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冲击小、控制换向灵活,具有多种功能、易于集成等一系列特点。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802696U提出的一种适用液压系统中的二通插装阀,包括阀套、弹簧、阀芯及设置在阀套上的ο形圈,在阀芯上设有挡圈,挡圈的两端设有ο形圈。该现有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双向封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缺点二通插装阀的阀芯被顶开后,阀芯的头部通常仍有一部分挡住成型在阀套上的径向孔的朝向阀芯尾部的一部分,而在现有技术里,考虑到加工方便,加工后孔处的应力集中小,成型在阀套上的径向孔普遍加工为圆形,而沿阀套的轴向方向上,圆形的径向孔上同等距离之间所占的面积,越往两端通油面积越小,因此,在开启的阀芯的头部未挡住的部分正好是通油相对面积较小的部分,从而导致圆形孔的通油面积小,通油能力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二通插装阀的阀套上的径向孔为圆形而导致实际通油面积小,通油能力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径向孔为非圆形的,径向孔处应力集中小,通油面积大的二通插装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二通插装阀,包括阀套,所述阀套成型有通腔,所述通腔侧壁上成型有径向孔; 阀芯,所述阀芯可轴向往返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套内,且所述阀芯的头部的轴向往返移动实现所述通腔的一端与径向孔的连通或截断,所述阀芯的尾部在轴向往返移动中,与所述通腔的另一端的内壁始终保持密封; 复位偏压装置,所述复位偏压装置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尾部中心孔内,抵住所述阀芯趋于截断状态; 所述径向孔的朝向所述阀芯尾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所述径向孔的朝向所述阀芯头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封闭圈,所述半封闭圈包括两条以所述半圆的端点为起点,沿切线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一条与所述第一直线段垂直,且与所述半圆的圆心相距一个半径距离的第二直线段,以及将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平滑连接的弧形段,且所述弧形段上的点到所述半圆圆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半圆的半径,小于g倍所述半圆的半径。所述半封闭圈关于过所述半圆圆心的,且与所述第一直线段平行的轴线对称。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均分别与所述弧形段相切。所述阀套的所述径向孔周边处加厚。所述阀芯的尾部端成型有中心盲孔,所述复位偏压装置设置在所述中心盲孔内。所述复位偏压装置为压缩弹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31、在本技术中,径向孔的朝向阀芯头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封闭圈,半封闭圈的特殊形状,能够使得在不扩大径向孔在阀套上所占的纵、横方向的尺寸的同时,将现有技术中的圆形径向孔以外,圆形径向孔纵、横方向的切线以内的空间利用起来,增大了径向孔的通油面积,提高了径向孔的通油能力,从而提高了二通插装阀的工作灵敏度,且圆弧段作为连接段,能够减少径向孔上的应力。2、在本技术中,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均分别与弧形段相切,能够使得径向孔上的应力最少。3、在本技术中,阀套的径向孔周边处加厚,能够提高阀套的承压能力。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二通插装阀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二通插装阀的阀套的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阀套、2-阀芯、3-径向孔、4-第一直线段、5-弧形段、 6-压缩弹簧、7-第二直线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二通插装阀,包括成型有通腔的阀套1,所述通腔侧壁上成型有径向孔3 ;可轴向往返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套1内的阀芯2,所述阀芯2 的头部的轴向往返移动实现所述通腔的一端与径向孔3的连通或截断,所述阀芯2的尾部在轴向往返移动中,与所述通腔的另一端的内壁始终保持密封;设置在所述阀芯2的尾部, 且抵住所述阀芯2趋于截断状态的复位偏压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偏压装置为压缩弹簧6,所述阀芯(2)的尾部端还成型有中心盲孔,所述压缩弹簧6设置在所述中心盲孔内;所述径向孔3的朝向所述阀芯2尾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所述径向孔3的朝向所述阀芯2头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封闭圈,所述半封闭圈包括两条以所述半圆的端点为起点,沿切线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4,一条与所述第一直线段4垂直,且与所述半圆的圆心相距一个半径距离的第二直线段7,以及将所述第一直线段4与所述第二直线段7 平滑连接的弧形段5,且所述弧形段5上的点到所述半圆圆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半圆的半径,小于0倍所述半圆的半径。所述半封闭圈设计成上述形状,能够在不扩大径向孔在阀套1 上所占的纵、横方向的尺寸的同时,将现有技术中的圆形径向孔以外,圆形径向孔纵、横方向的切线以内的空间利用起来,增大了径向孔的通油面积,且圆弧段作为连接段,能够减少径向孔上的应力。为了使径向孔上的应力最少,优选所述半封闭圈关于过所述半圆圆心的,且与所述第一直线段4平行的轴线对称,且所述半封闭圈上的所述第一直线段4、所述第二直线段 7均分别与所述弧形段5相切。为了提高所述阀套1的承压能力,所述阀套1的所述径向孔3周边处加厚。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二通插装阀,包括阀套(1),所述阀套(1)成型有通腔,所述通腔侧壁上成型有径向孔(3 ); 阀芯(2 ),所述阀芯(2 )可轴向往返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套(1)内,且所述阀芯(2 )的头部的轴向往返移动实现所述通腔的一端与径向孔(3)的连通或截断,所述阀芯(2)的尾部在轴向往返移动中,与所述通腔的另一端的内壁始终保持密封;复位偏压装置,所述复位偏压装置设置在所述阀芯(2)的尾部,抵住所述阀芯(2)趋于截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孔(3)的朝向所述阀芯(2)尾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所述径向孔(3)的朝向所述阀芯(2)头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封闭圈,所述半封闭圈包括两条以所述半圆的端点为起点,沿切线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4),一条与所述第一直线段(4)垂直,且与所述半圆的圆心相距一个半径距离的第二直线段(7),以及将所述第一直线段(4)与所述第二直线段(7)平滑连接的弧形段(5),且所述弧形段(5)上的点到所述半圆圆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半圆的半径,小于@倍所述半圆的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封闭圈关于过所述半圆圆心的,且与所述第一直线段(4)平行的轴线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4)、所述第二直线段(7)均分别与所述弧形段(5)相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1)的所述径向孔(3)周边处加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的尾部端成型有中心盲孔,所述复位偏压装置设置在所述中心盲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偏压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通插装阀,包括        阀套(1),所述阀套(1)成型有通腔,所述通腔侧壁上成型有径向孔(3);        阀芯(2),所述阀芯(2)可轴向往返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套(1)内,且所述阀芯(2)的头部的轴向往返移动实现所述通腔的一端与径向孔(3)的连通或截断,所述阀芯(2)的尾部在轴向往返移动中,与所述通腔的另一端的内壁始终保持密封;       复位偏压装置,所述复位偏压装置设置在所述阀芯(2)的尾部,抵住所述阀芯(2)趋于截断状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孔(3)的朝向所述阀芯(2)尾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圆;所述径向孔(3)的朝向所述阀芯(2)头部的一半的截面形状为半封闭圈,所述半封闭圈包括两条以所述半圆的端点为起点,沿切线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4),一条与所述第一直线段(4)垂直,且与所述半圆的圆心相距一个半径距离的第二直线段(7),以及将所述第一直线段(4)与所述第二直线段(7)平滑连接的弧形段(5),且所述弧形段(5)上的点到所述半圆圆心的距离大于所述半圆的半径,小于倍所述半圆的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熛王育春邰小琴戴明翰马兰
申请(专利权)人: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